文博日曆丨中國最早的「快遞小哥」正躍馬疾馳,向你趕來

2023-07-20 21:11:30 字數 2922 閱讀 8998

1600多年前。

一人一馬在漫漫黃沙的驛途上。

飛奔急遞 驛傳天涯。

他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快遞小哥」形象。

三個看點 帶你認識「驛使圖」壁畫磚。

您的快件已「裝車」

正火速送往您的手中 請注意查收

驛使圖」壁畫磚。

於2023年出土自嘉峪關新城堡魏晉墓群。

公尺黃色的磚石上 寥寥數筆。

卻傳神地刻畫出1600多年前。

西北邊疆的郵驛情況。

驛使圖」構圖簡單。

只有「快遞小哥」+他的「座駕」紅鬃馬。

快遞小哥」頭戴黑幘(zé)

身穿右襟寬袖衣 足蹬長靴。

胯下一匹紅鬃馬。

馬身塗滿黃色 並畫有紅色的斑塊。

一人一馬 這對「快遞搭子」

如何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呢?

只見「快遞小哥」左手拿棨(qǐ)傳文書。

右手抓緊韁繩。

穩穩坐在四蹄騰空的馬上。

看這姿態 他們或許正賓士在戈壁綠洲的道路上。

而且還有點急。

畢竟連馬尾巴都「飛」起來了。

棨(qǐ)傳是古代通過關卡、驛站時的信物。

只要舉著它。

快遞小哥」就能一路「綠燈」 暢通無阻。

這件「驛使圖」壁畫磚。

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郵驛制度的影象資料。

保密+八百里加急

古人的快遞也很給力

送信最重要的是什麼?

答案就在壁畫磚裡。

仔細看就會發現。

畫中這位「快遞小哥」沒有嘴。

據說這是為了表現驛使的「守口如瓶」

別問我,我什麼都不會說。

私拆信件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在古代 快遞主要用於政令、軍情的傳遞。

所以「快遞小哥」必須守口如瓶。

務必保密!保密!保密!

漢代馬遞的最快速度是日行四百里。

到了清代。文書傳遞速度提高到。

一晝夜六百里甚至八百里。

也就是所謂的「八百里加急」

我國快遞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快遞業務。

大概就是給楊貴妃送荔枝。

身兼數職的「快遞小哥」

其實你早就見過他啦

我國是世界上驛傳最早的國家。

據考證 周代就有了快遞業務。

秦統一中國後。

建立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驛站網路。

驛道沿途有供驛使食宿、換馬的驛館。

並且頒布了我國最早一部郵政法。

行書律》目的是保證公文、書信及時、準確到達目的地。

到了漢代 張騫出使西域。

開拓了國際快遞業務。

快遞小哥」的工作量也增加不少。

為了提高效率。

漢武帝曾在河西走廊「設四郡、據兩關」

四郡:敦煌、張掖、酒泉、武威;兩關:玉門關和陽關)

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

是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郵驛機構。

也是我國發現的第乙個相當於郵政局的遺址。

懸泉漢簡懸泉置遺址共出土懸泉漢簡2.3萬餘枚。

主要內容包括郵書、信札等。

大量以「懸泉置」為名的簡牘。

記載了使用傳車、傳馬。

及接待過往行人的情況。

2023年 為紀念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

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

中國郵政發行紀念郵票小型張一枚。

主圖就是這幅「驛使圖」

2023年 這位「快遞小哥」還代言了。

中國郵政儲蓄卡。

成為中國郵政的「形象大使」

甘肅嘉峪關火車站這位身兼數職的「快遞小哥」

以「快馬加鞭、守口如瓶」的形象。

持續演繹著1600多年前的驛途傳奇。

1600多年後的今天。

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郵政快遞網路。

快遞、閃送、外賣。

都是「家常便飯」

xxx正在派送中」

成為乙個讓人充滿期盼的提示。

每個人都享受著快遞帶來的便利。

*:央視新聞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22

福字的源起 最早見於甲骨文

福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符號,代表著吉祥 幸福和祝福。它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它的源起。福字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商朝晚期的甲骨文中。甲骨文是中國古代商朝時期的一種文字形式,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用於占卜和記錄。在甲骨文中,福字的形狀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其基本含義依然是吉祥和幸福。據考古...

《尋夏記》 探索“最早的中國”資訊新來源

文博時空作者安富提出 是否存在當時沒有文字證據的夏朝?這是乙個至今仍在激烈爭論的話題。它是存在的,二里頭遺址在很多方面都展示了王都的形象。同時,書中還涵蓋了許多與二里頭考古相關的通俗易懂的熱門內容。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經過60多年的考古發掘,仍有重大發現不斷發表。今年發布的202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國天黑最晚和天亮最早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在神奇的東方國度,存在著一片神奇的土地,這裡是中國的 在這個令人陶醉的地方,有一座城市,它由一座壯麗的山脈環繞,隱匿在茫茫蒼天之中。而這座城市,見證了中國天空最晚變黑,最早變亮的奇蹟。它就是被譽為天黑最晚 天亮最早的地方 阿爾金山。在這個被遺忘的角落,歡迎您來探索這個悄然閃耀的秘境,感受天黑最晚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