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書法寫日記,還用古文體!陳洪標 我是裝,更是一種創新?

2023-07-23 04:25:29 字數 1675 閱讀 5941

學書法,幾乎看不到希望。

因為古人的書法是乙個天花板,至今還無人超越。

具體點,就是唐朝及之前的名家書法,從宋代以來還沒有人能超越,尤其我們近代、現代和當代書法家。

從時間上,我們無法超越。我們每天學書法的時間,少得可憐。舉個例子,我們和古人一樣從5歲開始學書法,學到18歲,我們所用的時間不到古人的四分之一。而古人是從小就拿毛筆寫字的,並伴隨一生。

從筆法上,書法的傳授和其他的不同,是手授口傳,手把手教放在第一位,而傳統書法筆法的傳承,因為受條件限制,很難大範圍傳承。

首先具備買得起紙絹、筆墨的都是非富即貴人家,普通百姓無法奢望。其次是法帖難得,受印刷技術的限制,靠看名家真跡,而這又是有錢有權人家才有這個條件,所以早在唐代就失傳了。

據說到了僧人懷素之後,就沒有把那套書法的技法傳承下來。

從內容上,古人書寫的不是書信,就是自己創作的詩詞和賦,還有楹聯等,我們現在都是抄寫古人的詩詞為主,因為自己能寫古詩詞的不多,能寫好的就更少了。

所以,在時間上和筆法上,都沒有辦法超越古人,只有在內容上,向古人靠近。難道學書法,就一定要靠抄寫古詩詞嗎?不能寫點現在的內容,寫點自己的東西?

這就是陳洪標寫書法日記,並借鑑古文體,古文今用的最初想法。

你說這是在裝,也沒錯!與眾不同,肯定有妖。

你說,這是一種新的書法形式,也對。

要改變靠抄寫古詩詞學書法的現狀,肯定要改變書寫的內容,這就需要自己去撰寫,所以才會有古文體日記,才有這樣的與眾不同。

至於能不能成功,那要看你能不能接受這種「復古」式的文字,還要看我能堅持多久,最後是交給時間來大浪淘沙。

至少,我寫的內容字數少了,你看它所浪費的時間自然也少了,這一點對你是有好處的。

本文系【陳洪標書法】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書畫評論家、百公尺書法長卷書家陳洪標撰寫,其出版個人著作16部,代表作有長篇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等。**由陳洪標等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