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夏令營,讓學生在丈量大地的腳步中成長

2023-07-25 08:47:23 字數 3514 閱讀 6911

7月12日,山東省濟南市舜華路街道涵玉翠嶺社群暑期託管班,志願者給孩子們講解航天知識。郝鑫城攝/光明**。

欣賞《華陰老腔》《二虎守長安》,在曲江池畔體驗“唐流彩”“黑金描漆”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在半坡遺址製作並吹奏陶塤,在大明宮遺址投壺、射箭,參加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唐運動會”……7月1日開始,五天四夜的“西安拾遺研學之旅”讓上海市北蔡中學的學生們收穫滿滿。

活動結束後,我們評選了研學全能獎、進步獎、愛心獎,同學們在研學中學會了自律、團結協作、互幫互助,擴大了視野,相信這些品質和技能將會被帶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學習中。”帶隊教師說。

2023年暑期是新冠疫情“乙類乙管”防控措施落地後的第乙個暑假。不少中小學生選擇外出研學放鬆身心、增長見識、開拓視野。然而,據**報道,“研學熱”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的變成了“景點+課本”“景點+作業”,同質化嚴重;有的“只遊不學”,成為趕行程、打卡;有的實踐性缺乏,止步於“看”“聽”。研學活動應該秉持怎樣的育人指向?如何讓這一“行走的課堂”更具適齡性、實踐性,讓學生真正收穫體驗與成長?記者進行了採訪。

行走中究竟學什麼?

學會知識遷移、促進人格養成。

遊園會讓我感受到植物的奧妙,還學會了一些觀察‘小訣竅’,了解到了植物葉片的多樣,例如有些是光滑的,有些是有稜的。”6月的一天,在北京市少年宮裡的教學植物園結束“探秘自然樂園”之旅後,東城區板廠小學三年級學生張真語意猶未盡,“今天可算明白‘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這句話的科學內涵了,也體會到大自然有無窮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

番茄的葉是單葉還是複葉?葉脈紋路是怎樣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以“葉葉各不同”為主題,在植物園裡觀察葉片。同學們漸漸感到,平時俯首即見的葉片,每片都有獨特的形狀和質地。

平時比較多的形式是乙個老師帶乙個班,今天乙個學校三年級孩子們都來了。”北京市少年宮自然教育部部長李廣旺表示,利用園區豐富的植物資源,這裡為研學的孩子們打造了“植物大課堂”,結合中小學的科學課、生物課、勞動課等,根據植物生長特點和適合的觀賞專案,在相應月份打造了小學低年級段、中年級段、高年級段,以及中學段研學(夏令營)課程。

4至6歲孩子通過長城主題的手作、繪畫、泥塑,與家長們進行親密協作,設計屬於自己的長城模型;7至14歲少年通過長城遺跡探訪、長城營造工具及材料收集,與小夥伴分享創意、分工協作,完成“高空操作台”建造。一邊,孩子們壘長城、做香囊,另一邊,家長們也化身傳說故事中的人物角色,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舞台劇演出……6月底,在北京延慶的八達嶺鎮石峽關谷,一場非遺文化研學活動火熱進行,同以往老師帶著學生“組隊行進”不同的是,親子互動成了研學行的新方式。

雖然有給孩子念繪本的習慣,但從沒嘗試過用演出的形式把書上的故事還原。看到孩子們聽得認真又開心,我們這些家長都覺得很值得。”家長陳媽媽欣慰地說,“後來從老師口中得知,孩子在做香囊的時候非常認真地挑選香料,特意加入了檸檬草、薄荷、艾草等,提醒我開車別犯睏,我特別感動。”

旅行、遊歷見聞往往奠定了人的認知和體驗基礎。對古今中外傑出人才成長的研究表明,沒有充足親歷親聞體驗基礎的人就不可能理解、融匯大量的‘聞知’,也難以生成足夠的‘說知’促動自己創造,也就很難有大成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研學活動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用智慧型對待生活,確立自身主動性、主體性、自主性。

不少孩子在知識學習上表現很好,但身心發展明顯不平衡。當下,個別學生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這可能和平時與大自然接觸少有關係。所以這類‘第二課堂’活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調適、放鬆,走出平時學習的緊張感。此外,我也觀察到一些學生因校內學科知識學習落後,產生自卑心理,通過實踐課程,反而發現了自己的強項,增強了自信心。”李廣旺表示。

在研學過程中,學生要通過理解、分析、判定等過程,找到自己在該活動中的定位,這有利於豐富人生閱歷,也有利於未成年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養成健全人格,促成其社會化過程。”儲朝暉補充道。

研學熱”如何走向“真研學”?

優課程、雙導師、重實踐、有評價。

孩子們,把鸚鵡螺的殼放在耳邊,你是否聽到了‘悄悄話’?”在懸掛著鯊魚、魔鬼魚等真實海洋生物標本的廣東省博物館展廳,廣州天河第一小學的孩子們一邊聽講解,一邊在研學手冊上認真地記錄。

6月30日,“大開‘研’界·走讀廣州——廣州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活動裡,這樣一堂“真研學”示範課為廣大師生提供了更科學、規範的研學指引。

真研學”的主要特徵是什麼?該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優課程、雙導師、重實踐、有評價。

課程是研學的核心。此前廣州組織了兩批學校進行課程資源研發,設計出35門研學實踐系列教材,本次示範課上使用的研學手冊,就是以此為藍本,經過市教研院專業老師的指導優化,按‘課前導入-實踐體驗-自主**-成果展示-研學評價’的授課模式設計的。”該負責人表示,在師資方面,通過1名基地營地研學導師+1名學校名師組成的“雙導師”授課模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一半的時間是在園區裡,以老師講解、學生觀察、師生互動為主,另一半時間是動手專案。”李廣旺介紹,“學校和我們預約後,會有相應教師和學校教師溝通,在所選課程選單基礎上,如‘三四年級-植物的花’,再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備課和再打造,如教給學生見到一株植物怎麼去觀察?你看,學生人手乙份任務單,根據葉片尋找相應植物,這樣能更好地鍛鍊觀察能力。”

研學不光是讓學生簡單體驗,更應強調跨學科研究性學習和設計,”廣州市天河中學副校長譚小霞介紹,“如我們設計的‘尋香之旅’示範課,除了欣賞香具、製作香牌之外,還引入傳統香禮、香料的起源和**等知識,讓學生深入學習香文化,培養鄉土人文情懷。”

真研學”鼓勵孩子們發揮創造性和想象力,把創意“物化”。該負責人表示,除了導師教學的內容,孩子們還可以通過小**、調查報告等方式呈現自己的研學收穫,優秀作品將在市區融媒新花城平台展示。

如何打造“破圈”的優質研學?

跨界思維”與“立體構思”不可少。

插花、品茶、繪製古紙花箋,在悠悠古琴聲中體會文人雅士的閒情逸致;現場換裝,身著漢服,體驗金釵鈿合的魅力;豐富的手工操作環節中,體驗火漆印章、古籍修復的完整流程,《永樂大典》中經典內容的臨摹、塗色,還可親手製作一本屬於自己的線裝書。近日,國家典籍博物館推出的“小小雅士”體驗營主題研學活動再現了文人雅集的“勝景”。

目前‘小小雅士’七、八月的名額都已被報滿,熱度超出了我們預料。”博物館負責活動報名的工作人員表示,該研學活動主要面向9~12歲青少年,“我們通過賞花、插花、漢服再現了文人雅士的風貌,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古代的文人意趣。設計中,我們精心挖掘了諸如‘古籍中的字型’等孩子們熟悉的元素,幫助他們實現對已有認知的融通。”

新式的研學、遊學,一定要有育人導向。作為研學承接地,要將文化重鎮與藝術定位相結合。”*美院美術館公共教育負責人任蕊表示,“首先要有系統性思維,很多孩子到北京研學,是為了一睹高等學府的風采,可藉此打造‘公升學信念遊’;學校美術館有藝術展、校史展,可以此為同學們‘開啟藝術之旅’;同時,借助新科技,我們與798藝術區聯動,打造了全息影像新科技體驗的深度研學營,讓學生感受北京的藝術文化氛圍,凸顯了學校的社會服務功能。”

儲朝暉表示,近年來教育需求多樣化,人們對增值性和成長體驗要求也隨之增多。“新課標強調學習由‘解題’轉變為‘解決問題’,強調通過真實情景中的深度學習加強知行合一,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在學習中重視學習經驗向其他情境的遷移,這些都為研學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

儲朝暉認為,研學組織者應具有跨界思維與多方協調能力,“首先,傳遞的知識應嚴謹、科學,但不能照搬學校教學,要讓參與者獲得多樣性的體驗;要將主體、時間、空間、內容、設計參觀、參與等融合,讓學習者在活動中聯想、反思,引導其聯絡已有知識,增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記者 周世祥)

2023年公益體彩微光行動瓊劇研學夏令營開營

為弘揚傳承海南優秀傳統文化,讓瓊劇藝術發展勃勃生機,7月24日下午,最萌瓊劇人 仲夏放光彩 2023年公益體彩微光行動瓊劇研學夏令營 在海南戲院正式開營。瓊劇研學夏令營從營員招募到確定營員名單,歷時僅半個月,最終30名學生從上百餘報名者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為 首屆瓊劇研學夏令營 的營員,將在海口 儋州...

如何選擇研學夏令營機構,確保安全與品質

目前正值學生們放暑假,各種教育 培訓機構都在招生,那麼怎樣選擇夏令營,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1 是決定品質的關健因素 2 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來選擇 3 考量組織機構的資質,選擇國內學生夏令營的關健環節便了解清楚主辦機構的師資。力量。一 如何選擇夏令營?1 選擇適合孩子的夏令營,最核心的是從孩子自身情...

小學生適合參加什麼夏令營

在炎炎夏日中,孩子們期待著夏令營的來臨。那麼,小學生適合參加什麼夏令營呢?小學階段,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重要發展階段。1 3年級是孩子成長路上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塑造性最強。4 6年級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定型過渡階段,很多好的習慣就是在這個時間段養成的。因此,在選擇夏令營時,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