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好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古代佛造像展覽

2023-07-28 11:40:16 字數 1388 閱讀 6054

活動簡介:時間及場次】:週末和節假日到展覽結束。

活動地點】:國家博物館。

活動內容】:了解活動,一起討論心得結識有趣的小夥伴們。

活動流程】1、了解藝術展覽及舞台劇資訊自行購票。

2、群內和大家友好交流討論活動內容混臉熟。

3、開開心心的交流學習。

費用】:組織討論活動免費,展覽需要自行購票啊啊啊啊啊。

一起聊展覽參與方式】:

關注收藏後留言或私信報名。

展覽時間】2023年7月18日-9月21日。

展覽:中國古代佛造像。

地點:國家博物館 南13展廳。

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重新開館後舉辦的重要專題展之一,旨在通過不同時期、地域、質地的佛造像文物精品,展示佛造像藝術的發展歷程。本展覽匯集的佛造像藝術精品,既有簡潔質樸的古印度造像,又有華麗莊嚴的藏傳佛像;既有中亞遺風的彩塑泥像,又有中土氣韻的木雕造像;既有窖藏出土的石刻精品,也有海外回歸的石窟瑰寶。其中早年被日本山中商會盜鑿流失海外剛剛回歸國家的山西太原天龍山唐代石刻菩薩坐像,姿態生動,衣紋流暢,是盛唐石窟雕塑的傑出代表;特別是高達兩公尺的宋代木雕觀音菩薩像,是國內博物館首屈一指的藏品,其雕刻之精、造型之美、體型之大,實為罕見,可稱是精美絕倫。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宮廷造辦處製作的藏傳佛像,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實乃漢藏交融的藝術傑作。本展覽的多數展品屬首次展出,這些展品中有利用“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搶救的流失海外的重要佛造像,有國家文物局2023年2月劃撥給國家博物館的金銅佛像精品,有商借青州博物館的石雕佛像,還有國家博物館館藏及近年新徵集的佛像精品。

煥新亮相的“中國古代佛造像”展通過236件藏品,完整勾勒出中國古代佛造像的發展歷程,系統呈現了不同地域佛造像的精彩造型和豐富內涵,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源遠流長、開放包容和博大精深。展覽以專題方式展示,從“傳播之路——石窟寺擷珍”“神采華韻——漢傳佛造像”“交相輝映——藏傳佛造像”三個不同角度闡述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形成、發展歷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展覽改陳後,增加了中國石窟寺的內容,“傳播之路——石窟寺擷珍”選取了國博館藏的新疆焉耆佛像、雲岡石窟佛像、天龍山石窟佛像作為展示重點,通過這些源於石窟寺的展品,以點帶面地勾畫出中國石窟寺分布區域、藝術風格與發展脈絡,讓觀眾了解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

展覽分為三部分:

1、古印度地區佛造像:古印度的佛造像起源於公元1世紀,形成犍陀羅(希臘式佛教藝術)風格、秣菟羅風格、笈多風格和波羅風格,並且影響了斯瓦特、克什公尺爾、東北印度、尼泊爾四個地域,它們吸收、融合分別發展出了獨立藝術風格。

2、漢傳佛造像:佛造像通過南北海上、陸路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南北朝之後,逐漸脫離古印度和中亞造像風格影響,逐漸形成漢傳佛造像的獨特風格——北魏“秀骨清像”、唐代“雍容華貴”、宋代“典雅秀美”。

3、藏傳佛造像:藏傳佛造像融合了地域上更接近的克什公尺爾、東北印度和尼泊爾風格,同時將漢傳佛教造像的藝術精華融入其中。

中國考古博物館 來了

中國考古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是2023年9月15日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專業考古博物館。常設展廳7000多平方公尺,以 倉儲式陳列,沉浸式體驗 為特色,將考古發掘出土物以遺址 遺跡單位為中心密集式陳列,古籍 檔案陣列式展出 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華文明與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基本陳列包括 文明起...

國家博物館 穿拖鞋謝絕入館

7月2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發布最新文明參觀須知。中國國家博物館 英文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代表國家收藏 研究 展示 闡釋能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

讓大英博物館歸還中國文物靠譜嗎?

請大英博物館無償歸還掠奪的文物,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近代以來被侵略被殖民被掠奪的國家的一致呼聲。近日,大英博物館被曝約2000件館藏文物莫名其妙失蹤,發起倡議,要求大英博物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不僅僅中國,印度也喊話,要求英國歸還 光明之山 鑽石,南非的民眾也加入到 討債 的隊伍當中,要求英國歸還被鑲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