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客變宰客?景區發展不能飲鴆止渴

2023-07-25 08:17:22 字數 1009 閱讀 5249

劉亦姝(安慶師範大學)

買了門票,還被強制購買擺渡車票,明明擺渡車可以直達景點目的地,卻被分成3段乘坐……”近日,一段吐槽國內某知名景區擺渡車設定不合理的**,引發關注。(7月23日《工人**》

在大部分觀光路程較長,面積較大的景區內,擺渡車是必不可少的通行工具,可以為遊客提供便利。可現如今,不少景區“套路滿滿”,將方便遊客遊覽的擺渡車當成了創收的工具,讓擺渡車的功能異化,載客也就變成了宰客。

出於安全考慮,也為了不影響其他遊客,一些景區禁止私家車入內,完全可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若遊客有需求,自願乘**通工具,那擺渡車的確是乙個不錯的選擇。花不多的錢乘坐擺渡車即可前往目的地,既減少了體力消耗,也節約了時間成本,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但若將景區門票與擺渡車的車票強行**在一起,則不僅有悖擺渡車設定的初衷,也違反了誠信經營和公平交易的原則。

景區的擺渡車是否應該收費,需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景區門票的**中已經包含了擺渡車的運營費用,再讓遊客花錢購買擺渡車車票,就存在重複收費的嫌疑,遊客花的是冤枉錢。如果景區門票的定價策略未包含擺渡車的運營費用,根據知情自願的原則,酌情收取遊客車票款也在情理之中。但即便如此,景區擺渡車收費也必須公開透明,需要經過物價部門的審批或備案。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景區有足夠正當的理由,向自願並確實有需求的遊客收取擺渡車的車票款,也應該秉持誠信的原則。可現實中,一些景區為了自身的利益,要麼故意延長擺渡車的行駛里程,要麼將一段路程化整為零分段收取車票款,從而加重了遊客的經濟負擔。這種做法賺了遊客的錢,傷了遊客的心。

一些景區之所以想方設法在擺渡車上想歪點子、動歪腦筋,無非就是想增加收入,獲得更豐厚的回報。然而,這種獲利的方式無異於飲鴆止渴。依靠擺渡車進行非正當收費,也許能獲得短期收益,但是當擺渡車宰客的名聲傳播出去以後,還有多少人願意到景區觀光遊覽?更不用說有回頭客來,因為遊客沒有義務為景區過分的逐利慾望買單。真到那時,景區將是最大的輸家而不是贏家。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了享受美好幸福生活,利用節假日外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景區只有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發展觀,平衡好自身利益和遊客利益之間的關係,做到守法經營、誠信經營,才能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