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鄉村裡的新生活

2023-07-25 08:47:23 字數 1484 閱讀 1704

恰逢盛夏,煙雨繚繞,青磚黛瓦的大釗故居靜矗在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落**,肅穆而厚重。在它的西鄰,全新打造的少年李大釗教育館正緊鑼密鼓陳列布展。

進入館內,李大釗外祖父家古樸的大門尤為顯眼。據介紹,大門的一磚一瓦皆是按照原貌復建。

在遷移重建過程中,我們按序編號,一樑一牆,盡可能完整還原。”李大釗故居管理處副主任、大黑坨村第一書記趙書明說。

趙書明是李大釗妻子趙紉蘭的侄孫,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大黑坨村人。2023年,18歲的他來到大釗故居工作,從保安、售票員、講解員做起,堅持默默守護這片土地,眨眼間,已是二十餘載光陰。“近五年來,村子的變化尤其大。”趙書明說。

據介紹,該村以大槐樹為軸,將李大釗手跡作品展覽館、少年李大釗教育館、谷家私塾、大釗片區**風情街、精品民宿區、智慧型果園等景點加以串聯,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探索紅色旅遊新業態,逐步建立起文旅資源一體的紅色旅遊景區和以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群眾觀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紅色主題陣地,呈現出特點鮮明、形式多樣的紅色旅遊“群景”。

趙書明說:“李大釗手跡作品展覽館正於去年此時開放。館中47件李大釗手跡作品,一札一式,傳遞著濃濃的家國情懷,穿越百年,依然讓前來參觀的遊客震撼不已。”

今年暑假,來自北京43歲的遊客張麗敏帶著自己剛上初中的兒子來到大黑坨村參觀遊學後說:“五年後故地重遊,故居青磚黛瓦依舊,但是景區更加規範,景點更為聚集,對於孩子們來說,能全方位觸控感知革命先驅的思想軌跡,更具有教育意義!”

近五年,大黑坨村走起數智化賦能路子,以“資料上行”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種大棚是個講究活,冬天得檢查保溫被或草苫的搭茬處是否貼合緊密,夏天得時刻想著什麼時候‘放風’、蓋網,棚裡的溫度需要始終控制在28—32度。”大黑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範紅立介紹,近年來,大棚管理逐步實現智慧型化、數位化,自動捲簾機、溫控機等新裝置廣泛運用於設施農業生產中,縮短了日常“撒簾子”保溫和“放風”調溫等生產環節的時間,使農業生產更精準、更高效。

據介紹,如今,大黑坨村680戶建有溫室大棚1600個,已成為冀東地區重要的錯季精品果菜生產基地,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45萬元。

村民富裕了,但大黑坨村的一草一木還是那熟悉韻味。在農村面貌改造提公升中,大黑坨村歷屆領導班子充分遵從群眾意願,在規劃理念中融入本地文化、建築風格以及古樹、古井等歷史符號的鄉土風情,乾淨整潔的街道與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築相得益彰。

近幾年,為徹底走出農村環境衛生“清理—**再清理—再**”的怪圈,大黑坨村提出“小街長、大責任”新觀點,街長由各條街道村民選出,承擔起各街道的環境維護、垃圾分類監督、文明新風帶動等責任,全面提公升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水平。

近日,在唐山市舉行的“雙爭有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行政村)志願服務專案競賽中,村內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全市14個參賽單位中脫穎而出,獲大賽第一名。

近年來,大黑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探索實施“群眾點單——志願服務——驛站存單——積分兌換”的志願者“時間銀行”服務模式、創新推出“大釗宣講團”“馬扎課堂”等宣講形式、建立大釗志願服務隊深入活躍在為民紓困、法律宣傳、健康義診、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一線……一抹抹青春志願紅溫暖了整個村莊,逐漸成為大釗故鄉志願服務、基層治理的“新名片”。(鄭惠文)

遠離娛樂圈,她的新生活

要說娛樂圈的女神,湯唯堪稱一位不可多得的存在。她多才多藝,出生於藝術世家,從小接觸的是繪畫。小時候的她其實更喜歡語言,但卻被安排進入文化經紀公司,從而進入了演藝圈。雖然曾經連考三年中戲都沒能被錄取,但她卻並沒有放棄。她轉頭去報考導演,一舉上榜,從此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在電影 色戒 中,她飾演了王佳芝...

數字技術打造慧民新生活

在剛剛結束的大運會中,我們能看見運用人臉識別 魔鏡ai等技術建設的5g數字孿生小區 在即將召開亞運會的杭州,步行在文三數字生活街區中,3d裸眼大屏可讓人們看見 活起來 的亞運吉祥物 當前數字技術已進入人們生活中,為人們打造了乙個便民的數智世界。攝圖網 數字技術激發各場景消費新潛能 我們在談論 智慧型...

愛與背叛 離婚後的新生活

在這個充滿複雜情感和連貫人生轉折的故事中,我們將跟隨主人公曉儀,探索她在愛與背叛之間的抉擇,以及離婚後的新生活。第一章 試探與欣喜。曉儀,乙個已婚婦女,踏上了一次出差之旅,同時也是對她感情生活的一次試探。她並不滿足於平淡的婚姻,但也不願輕易拋棄老公和兒子。然而,命運似乎有些不按她的計畫來,她在上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