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合達董事長金立國 別人想複製我們很難

2023-07-20 21:11:29 字數 4656 閱讀 4821

2023年,一位財經作家到公尺思公尺中國南通工廠做走訪調研。走在公尺思公尺的車間裡,他不由自主地提出乙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企業界沒有誕生一家「公尺思公尺」?這一問,在當時製造業界掀起廣泛討論,也讓公尺思公尺走上「神壇」。

但這位財經作家不知道的是,正是在這一年,東莞一家名為「怡合達」的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上市工作。它的商業模式與公尺思公尺高度相似,定位為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商。次年7月,怡合達頭頂「中國版公尺思公尺」「fa/ mro第一股」的光環正式登陸創業板。此後,關注怡合達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幾乎每月都有機構前來調研。外界都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核心壁壘在哪?為什麼它備受投資者關注?

近日,怡合達創始人、董事長金立國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深度對話。他告訴記者,大家都很關心公司的「競爭壁壘」問題,但其實企業在動態發展過程中,沒有絕對的競爭壁壘可言。「如果真的有,那就是堅定我們投資建立企業的初心,這個初心是永遠為客戶解決問題。」

對於外界將怡合達對標日本公尺思公尺,金立國則表示:「我們內部從來沒有這樣對標過。」他不關心公尺思公尺的財務資料,也不太關心這個賽道是否湧現其他的競爭對手。「我們的關注點只有乙個,那就是我們的客戶。」他認為,過度關注橫向競爭是沒有意義的,關注縱向競爭(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和公司滿足能力之間的競爭)才有意義。

其他人想抄(複製)怡合達1個零部件容易,抄10個也容易。但如果想抄幾百個就難,抄幾百萬個更難上加難。因為你要把這幾百萬個零部件快速發到客戶那裡,那是一件更難的事情。都是時間累積出來的。」金立國認為,自動化裝備未來會在各行業、各工序逐步滲透,這就是怡合達最大的機會所在。

這場對話裡,金立國還一一回應了公司毛利率波動、股價表現、2023年度公司定增募資事宜等多個投資者關切的問題。

乙個企業無絕對競爭壁壘

在怡合達的自動化倉儲中心裡,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零部件被裝在灰藍色的儲存箱裡,通過感測器識別箱子上的條形碼,被多行穿梭車和提公升機有條不紊地輸送到密密麻麻的庫位上,然後又通過指令,再被傳送到分揀台上……平均每天有超過17000項次(種類)的零部件從這裡生產下線、分揀,並打包發給數萬家客戶。90%標準件可做到3天內發貨。

怡合達「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商」的定位,用通俗的話解釋就是「工業自動化零部件大超市」。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怡合達開發了210個大類、3539個小類,累計150餘萬個sku的自動化零部件產品體系。截至2023年3月底,怡合達累計成交客戶數超6.7萬家。

金立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怡合達在中國就是乙個『新物種』。」

金立國2023年創立怡合達之前,也曾就職於智慧型化裝置行業。當時,公司的創始團隊有個清晰的判斷:未來,製造業轉型公升級是必然趨勢。而只有自動化零部件成本降低,智慧型化裝置才有大面積普及的可能性。「我就開始思考,能不能把自動化零部件進行標準化、結構化、系列化,大幅度降低它的成本。這是我們開始創業的邏輯和判斷。」金立國說。

換而言之,怡合達從誕生伊始,目標就是相對明確的,即要走「fa工廠自動化零部件一站式**商」這條路。

外界通常將怡合達對標日本公尺思公尺集團。公尺思公尺成立於2023年,彼時日本經濟正在快速崛起。怡合達也類似,2023年,公司於中國智慧型化行業爆發的前夜成立。

這條賽道的前景是光明的,但企業起步時,行業尚未進入爆發期。回憶怡合達走過的路,金立國表示,任何一家企業,它的發展都是從無到有,每天遇到的新問題都特別多。比如怡合達在創立初期,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業務模式的問題。公司必須要有廣泛的客戶,才能把後端的產品**鏈成本拉低。但是沒有後端強大的**鏈,也難有大量的客戶。「這其實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解決了業務模式問題後,生產體系、倉儲體系的構建和打磨也是怡合達要思考的問題。「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我們一直在動態中找機會、找平衡,然後不斷調整。」

財報資料顯示,怡合達上市之前的乙個年度(2023年),公司的收入規模約12億元。到2023年,公司營收超過25億元。收入規模快速提公升,與中國當下工廠智慧型化改造浪潮有關。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怡合達同時也做好了全方位的「準備」,才有能力吃下這波「紅利」。

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金立國表示,在他看來,乙個企業沒有絕對的競爭壁壘可言。如果有,那就是怡合達創立時的初心,永遠為客戶、為行業解決問題。堅定這樣的初心,可以讓怡合達在面對各種複雜情況時,永遠能深刻理解客戶痛點,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我們比客戶更了解他需要什麼。把做企業的初心堅定,我認為這就是最大的(競爭)壁壘。」「無論市場怎麼變,我們永遠圍繞客戶,圍繞我們初心和願景出發。」

金立國同時告訴記者,怡合達的「不可取代性」體現在品類的豐富度、標準設定的適應性、對數萬家客戶零散需求的及時響應能力等。「我們每年的sku數量都在擴充。最早是20萬個,現在是150多萬個。sku的擴充意味著,我們對客戶產品、場景的深度把握能力。這就是我們現階段的核心能力。」

怡合達過去走過的每一分鐘,都是我們能力積累的過程。這個能力的積累給了我們面對未來的信心,也是我們能給投資者最大的確定性。」「誰來做都需要這麼長時間去摸索和積累。這不是說捅破乙個核心技術的『窗戶紙』就可以做好的,還是要靠對市場、對場景、對產業的深刻理解。」

其他人想抄(複製)怡合達1個零部件容易,抄10個也容易。但如果想抄幾百個就難,抄幾百萬個更難上加難。因為你要把這幾百萬個零部件快速發到客戶那裡,那是一件更難的事情。都是時間累積出來的。」金立國稱。

未來在數位化上加大投入

由於有著「中國公尺思公尺」的稱號,怡合達常常被拿來與公尺思公尺進行對比。

目前來看,怡合達與公尺思公尺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公尺思公尺2023年財報顯示,2022財年(2022.4.1~2023.3.31),集團實現淨銷售額為3731.51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89.69億元,下同),同比增長1.9%,實現淨利潤342.82億日元(約17.43億元),同比下降8.7%。截至2023年3月,公尺思公尺在全球有33.48萬家客戶,其中日本國內12.98萬家,海外20.5萬家。

中國市場是公尺思公尺最大的海外市場。2021財年和2022財年,公尺思公尺在中國市場實現淨銷售額約749.86億日元(約38.12億元億日元(約35.02億元)。

而怡合達2023年的銷售收入為25.15億元,淨利潤5.06億元。公司銷售收入主要**於國內市場,外銷收入佔比尚不足1%。怡合達目前的商品sku達150多萬個,累計成交客戶數量為6.7萬家。

在中國市場,怡合達與公尺思公尺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談及公尺思公尺,金立國說,公司內部從來不將公尺思公尺作為對標物件,只是資本市場總願意這樣去對標。他並不關心公尺思公尺的經營資料。「我的關注點只有乙個,就是我們的客戶。我們跟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去『競爭』,不斷滿足客戶需求。」「對我來說,我只關心我自己能做什麼,不關心別人能做什麼。」

金立國強調,怡合達不太去談論這種橫向競爭。看客戶,做縱向競爭,才是最有意義的。「如果誰能給我客戶服務得更好,我願意讓他去服務。」「現在我們每年的客戶數量都在不斷增加,說明客戶還是喜歡我們的。」金立國說。

據悉,怡合達針對年成交額較小的客戶,主要依靠線上電商平台進行覆蓋。對於成交額規模較大的客戶,基本都有專門的團隊做垂直的對接和服務。2023年,怡合達年訂單處理量約110萬單,年出貨總量約450萬項次。公司零部件產品所服務行業領域主要在新能源鋰電、3c、光伏、汽車、工業機械人等。

接下來,哪個行業的市場增長會有較大的確定性?對此金立國直言,很難去做這樣的**,談各行業板塊的增長目標也沒有意義。目前來看,公司在光伏裝備、半導體裝備上的增長較快。

金立國強調,從智慧型化裝備的普及程度來看,未來十年,中國市場對智慧型裝備的需求都會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只不過可能有些年份是大年,有些年份是小年。「目前智慧型化滲透率較高的是家電、汽車、鋰電等行業,很多傳統產業的智慧型化裝置應用比例還是不高的。也就是說,現在的自動化裝置,只做了一環市場,未來二環、二環、四環等市場,都會逐步去普及。」

金立國認為,自動化裝備在各行業逐步滲透,這就是怡合達最大的機會。現在,怡合達也在開始布局海外市場,讓中國製造走出去,為全球智慧型裝備提供基礎零部件,這也將是乙個大的市場。

怡合達現有業務模式分為三種:自研自製、odm/ oem、集約化採購。金立國透露,未來,怡合達會重點在自研自製、數位化能力上加大資源投入。

投資擴產不是投早了,而是晚了。

今年年初,怡合達對外宣布了2023年度向特定物件發行**預案,公司擬通過定增募資方式募集不超過26.5億元,用於打造怡合達智慧型製造**鏈華南中心二期專案、怡合達智慧型製造暨華東運營總部專案。

這一定增方案一出,引來投資者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有投資者諮詢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情況。對此,怡合達回覆:2023年、2023年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1%。

資料上看,公司現有產能未達滿產狀態。那麼,怡合達推進這項定增背後有怎樣的考慮?

金立國告訴記者,未來中國智慧型化裝備的普及率會持續提高,這個趨勢是必然的。而公司自動化零部件的產能建設和投產週期較長。前期不僅要做廠房建設、裝置投入,還要提高員工的熟練程度等。「單廠房建設就要18個月。投入裝置到小規模量產,也要差不多30個月左右。我們現有的產能,預計在2023年前能滿足需求。而且我們還在外面租了很多廠房。」

我認為現在投資擴產不是投早了,而是投晚了。」金立國說。他表示,定增專案如果順利實施,預計2023年能形成初步產能,2023年達到滿產狀態。在華南、華東兩個地區布局,也有助於公司快速提公升對客戶的響應能力。

對於投資者關心的怡合達毛利率近兩年有所下降的問題,金立國表示,上市以來,怡合達的毛利率整體穩定在40%左右。個別季度的輕微波動主要是會計核算方式等有調整,導致毛利率受到影響。而且,隨著公司產品種類不斷豐富,部分產品毛利相對高,部分毛利稍低,毛利率的結構多樣,也對公司的整體毛利率帶來一定影響。

談及公司當前的股價表現,金立國說,他相信,任何事物在長時間維度內,都會回歸本質。時間會給出最公平的答案。「我對怡合達的未來非常有信心。至少我覺得,怡合達現在離天花板還非常遠。」

翻譯。搜尋。

複製。每日經濟新聞。

怡合達董事長金立國 別人想複製我們很難

2020年,一位財經作家到公尺思公尺中國南通工廠做走訪調研。走在公尺思公尺的車間裡,他不由自主地提出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企業界沒有誕生一家 公尺思公尺 這一問,在當時製造業界掀起廣泛討論,也讓公尺思公尺走上 神壇 但這位財經作家不知道的是,正是在這一年,東莞一家名為 怡合達 的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

渤海銀行董事長「換帥」

近日,渤海銀行發布公告稱,李伏安因退休,辭任該行董事長等相關職務。公告顯示,渤海銀行董事會建議委任王錦虹為該行第五屆董事會執行董事 董事長及董事會發展戰略和普惠金融委員會主任委員 董事會提名薪酬委員會委員。為保證該行的正常運作,執行董事 行長屈巨集志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直至有關監管機構核准新任董事長...

微小說 董事長的情人

在某個昏暗的夜晚,王董和大美相約在分公司的辦公樓外。他們站在一片黑暗中,互相注視著,心跳加速,一種禁忌的刺激感瀰漫在空氣中。大美輕輕咬著下唇,眼神中閃爍著渴望和不安。她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王董,我們到底怎麼辦?這種曖昧關係,不是個長久之計。她的聲音帶著微妙的哀求。王董沉默片刻,深吸了一口氣,眼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