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有哪些症狀?如何護理?

2023-07-20 21:21:30 字數 1528 閱讀 2317

夏季天氣越來越熱,皰疹性咽峽炎也進入了高發期,全省各地就診患兒人數劇增,今天湖南省衛健委健教中心給大家科普一下這種高發的幼兒傳染病的知識,以便做好預防和應對措施。

什麼是小兒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由柯薩奇a組病毒所致,多發於夏秋季,它是常見的一種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臨床特徵為驟起高熱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並常有頸、腹和四肢疼痛。各年齡段人群均可受到感染,但以1~7歲多發。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發作時主要有以下幾個症狀:

1.口腔、喉嚨、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皰疹潰瘍。

2.突然高熱,可出現驚厥。體溫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發病時常有嘔吐或頭痛,少數患兒有腹痛。

孩子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就要考慮是皰疹性咽峽炎的可能性,要及時就醫,否則有可能合併細菌感染,小皰疹發展成膿疱,病情就加重了。

皰疹性咽峽炎不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嘴裡、手上和腳上都起皰疹;而皰疹性咽峽炎只有嘴裡起皰疹。皰疹性咽峽炎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家長對該病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當作普通感冒而延誤**。

傳染性強要隔離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疾病,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較強,傳播快。患兒應盡量待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後再隔離一周,一般來說,需要隔離2周時間,和手足口病的隔離時間是一樣的,尤其是在發病的第一周內,傳染性是最強的。家長也盡量少串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會成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媒介。

如何護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飲食為主。予以溫涼的與年齡相應的烹飪軟爛或流質、半流質食物,如麵湯、稀飯、公尺糊、母乳等,避免過鹹、過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在發病後的一周內,休息很重要。盡量限制其活動量以防止過度疲勞;注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每次餐後宜用溫涼開水漱口或直接飲用適量的溫涼開水。

3.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後,建議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複感染或交叉感染。

注意消毒

腸道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70℃~-20℃仍可長期存活,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但不耐高溫。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應徹底消毒。

1.紫外線照射。如有條件,可以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0.5~1.0小時,但消毒只侷限於光線所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

2.陽光暴曬消毒。有陽光普照時可以將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於太陽底下暴曬0.5~1.0小時,但只限於陽光所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

3、家長自身也需注意清潔消毒。家長或照顧者在接觸患兒前後、給患兒更換尿布/尿不濕和處理大便後都應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通訊員曹仲輝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晨**」客戶端,搜尋「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