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為本 素質教育背景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2023-07-25 14:37:37 字數 5077 閱讀 5594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素質教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教育體系中,素質教育的討論度也越來越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順應時代的變革適時做出改變。

作為小學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小學語文對學生的成長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思路,結合素質教育進行理論的創新和教育方式的改革,是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和協助者,教師的作用是讓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在遇到問題時給出解決思路或者引導學生自行找到解決辦法。

然而在傳統教育觀念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上課時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才能得到“能力”的提公升。教師大多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上課時注重聆聽教師的教誨。學生沒有對語文進行深入思考,僅僅關注教師在課堂中提到的重點,因此不能提公升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遇到問題僅能想到教師教授的方法,思維受到了侷限。

素質教育已經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認可,但是在小學語文的實踐過程中卻更多存在於理論教育方面。

小學生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較為困難,而語文教學本來就是較為抽象的學習過程,素質教育融於語文教學後,教師的理論教學讓學生不能夠真正理解素質教育的意義,只能夠在腦海中有乙個大致的觀念,沒有得到實踐的理論教育對小學生來說就是空中樓閣,不能讓學生真正得到全面教育和發展。

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個性、實踐能力等各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離不開實踐的支援。在傳統的教學中,小學生的時間安排十分緊迫,在完成課程學習後,還要完成許多課後作業,一整天都在各種課業的學習中度過,缺乏自由的時間支配,沒有額外培養個性和實踐能力的時間。

過多的課業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讓學生不能自由培養自己的能力,拘束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陷入“學習”的狂潮中。

在傳統教學觀念裡,小學語文是重要的應試科目之一,語文教師對小學生的語文成績要求很高,且常常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注重教給學生傳統應試技巧而不注重學生的全面培養和素質教育,使得學生在刻板的學習中成長。素質教育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彌補應試教育的缺陷,讓學生能夠減輕應試教育的壓力,在身心健康中得到 全方位的提公升,促進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讓小學語文不再只注重對學生應試成績的培養,而是注重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等多種方面的融會貫通中得到能力的全面提高。

素質教育是對當代應試教育的彌補,意味著教師不能在繁重的課業中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而是要注重對學生個人素質和品德的培養,將素質教育的理念滲透到語文各方面的教學中。

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觀察社會教育觀念改變的同時,積極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避免讓學生接受傳統的、老舊的思想,而是讓他們接觸社會中潮流的思想,讓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讓學生能夠在先進的教育方法中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公升。

語文的學習是學生能夠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素質教育滲透的重要性,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的能力不侷限於應試教育的條條框框中。

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語文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能夠得到語文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學習語文課程時,教師不應該要求學生背誦生硬的語文概念,在死記硬背中理解語文知識,而是要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向學生傳達素質教育的概念,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想象力等語文素養。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整篇課文的內容,更要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如果你是諸葛亮,你能不能三天之內弄到十萬隻箭?你會找到什麼辦法呢?”

以此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文閱讀方式和思維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態度的轉變中得到語文素質教育的培養,不再死板地要求學生的語文成績,真正提公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學生的年齡較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維,常常在課堂上走神。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引進先進的資訊科技,創造多彩的課堂,讓課堂內容能夠煥發出新的活力,讓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放在語文課堂中、放在課文學習上。同時,要給學生建立開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能夠在開放且積極的課堂中培養自身品質,得到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會借助資訊科技為學生搭建廣泛的課堂,而小學生的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較差,因此無法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理解相關事物。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可以借助資訊科技,將內容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方便學生理解相關事物。在當代資訊科技的支援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現更加新穎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在資訊科技的幫助下認識到更廣泛的語文世界。

教師可以提前準備與課堂內容密切相關的短片、幻燈片、音訊等,利用這種有趣的方式引出當天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教學方式中開展語文知識學習

教師也可以利用資訊科技為學生創造多彩課堂,展現比傳統教學更加豐富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有趣的學習中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提公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講授《蓮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李玉剛演唱的《蓮花》,讓學生能夠在優美的**聲中開始課程的學習。

同時開啟準備的幻燈片,向學生展示各種蓮花的**,讓學生再次描述看見蓮花時的心情。通過兩種不同的引入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丟擲課程的引子,讓學生能夠願意接觸課文,了解和學習作者筆下對荷花的描寫。

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中使學生積極發揮思考和想象力,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資訊科技的幫助下廣泛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學生的認知過程中,常常會存在樂於學習和厭惡學習的矛盾。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學生思想態度的變化,只關注自己的教學進展,盲目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讓學生在長久以來的矛盾中爆發對語文學習的厭惡心理,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降低和學生素質教育的失敗。

在此情況下,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的心理矛盾,讓學生能夠身心如一地對待語文學習。

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注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過度強調學生的成績只會加重學生對學習的厭惡感。

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做到獨立自主。

同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愉悅感,讓學生能夠在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後自主學習、自主**,培養自身的語文素養,提公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就文中的內容設定簡單的遊戲,讓學生成為課文中的人物,自主思考面對課文中的問題時應該怎樣解決;然後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思路,同時帶領其他同學分析思路的可行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獲得語文學習的愉悅感,積極自主地投入課文學習。

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分析整個過程,逐步提公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自身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課堂教學常常以教師為主,不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因此,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無法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學習課文。

這使得小學生理解相應的語文概念會十分困難,且無法在教師的口頭講解中真正理解詞語的釋義,語文教學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方法中得到全面的提公升和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只要注重“教”的過程,更要注意學生“學”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在開放、積極的課堂環境中提出自己的困惑。

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積極提出自己遇到的難題,積極給予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能夠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課文時,在進行具體的講解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了解文章中表達的情感,體會文章的內涵。

在學生遇到困惑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帶領學生走進課文,重新分析和了解課文內容。注重學生學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在教師教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思考與成長,有利於鍛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提公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閱讀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需要教師積極改變自己傳統的教育觀念,不能只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判斷標準,要摒棄對學生成績的刻板看法,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課堂中提公升自己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興趣,在新的課堂結構中鍛鍊思維能力。

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團隊合作等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真正做到將素質教育融於小學生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

教育改革的重點,什麼是素質教育?如何開展素質教育?

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再是單一的人才,而具有豐富的基礎知識,較高的專業知識多向性的符合人才,而這些人材的唯一 就是教育,為了造就有知識 有能力 有修養 有創造能力的人才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只有素質教育,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所以說,素質教育是經濟建設的基礎。乙個國家,即使有...

素質教育加速推進,2023年,孩子需要具備哪些綜合素質?

教育小行家阿狸 編輯 教育小行家阿狸 本文字數約2032字 閱讀時長約3分鐘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對孩子的教育目標也在不斷變化。傳統的重視知識傳授的教育方式已經逐漸被強調綜合素質培養的素質教育所取代。素質教育意味著我們要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培養孩子的智力 人文 身心和發展等多個方面的素質。a.學科知...

中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創新教育與德育滲透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不僅涉及到邏輯思維 抽象概念 嚴密推理等智力方面的能力,也涉及到創造性 審美性 人文性等素質方面的培養。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改革中,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 創新教育與德育滲透,是乙個值得 和實踐的課題。素質教育是指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培養人的基本素質,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