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預防高血壓?內科醫生告訴你!

2023-07-25 23:27:57 字數 5513 閱讀 3191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據統計,我國有2.5億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其中有近一半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而且高血壓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甚至有些年輕人也患上了高血壓。

要預防高血壓,首先要了解高血壓的原因。高血壓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高血壓又稱為原因不明的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與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例如:

遺傳:如果父母或者近親有高血壓,那麼子女患高血壓的風險就會增加。

環境:如果長期生活在空氣汙染、噪音大、氣候變化劇烈等不良環境中,那麼也會影響血管的功能和調節,導致血壓公升高。

生活方式:如果飲食不均衡、含鹽量過高、缺乏運動、吸菸飲酒、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等,那麼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為有明確**的高血壓,佔高血壓患者的10%以下。繼發性高血壓通常是由於某些器官或系統的疾病導致的。例如:

腎臟疾病:腎臟是調節水鹽平衡和分泌一些影響血管收縮和舒張的物質的重要器官。如果腎臟功能受損,就會導致水鈉瀦留、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紊亂等,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內分泌疾病:內分泌系統是調節人體各種代謝和功能的重要系統。如果內分泌系統出現異常,就會影響一些激素或神經遞質的分泌和作用,從而導致血管收縮或舒張失調,引起血壓公升高。

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庫欣症候群等。

心臟疾病:心臟是人體的幫浦血器官,如果心臟功能不良,就會導致心輸出量減少、心臟負荷增加、心肌缺血等,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常見的心臟疾病有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臟瓣膜病等。

血管疾病:血管是輸送血液的管道,如果血管出現異常,就會影響血流的阻力和動力,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常見的血管疾病有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炎、主動脈縮窄、腎動脈狹窄等。

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是調節人體各種活動和反應的重要系統。如果神經系統出現異常,就會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從而導致血管收縮或舒張失調,引起血壓公升高。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顱內壓增高、腦出血、腦梗死、腦腫瘤等。

了解了高血壓的原因後,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採取一些預防高血壓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預防高血壓的方法:

1.定期監測血壓

定期監測血壓是預防高血壓的基本措施。一般建議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如果有家族史或其他危險因素,可以更頻繁地測量。

測量血壓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儀器和袖帶,遵循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姿勢,避免飲食、運動、情緒等因素的干擾,最好在早上空腹和晚上睡前各測量一次,並記錄下來。

如果發現自己的血壓超過正常範圍(120/80mmhg),就要及時就醫,尋求專業的診斷和**。

2.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是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方法。一般建議遵循以下原則:

限制鈉鹽攝入:鈉鹽是影響血壓的主要因素之一,過多的鈉鹽攝入會導致水鈉瀦留和血管收縮,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因此,要儘量減少食鹽的用量,每天不超過6克,並且少吃鹹菜、鹹肉、鹹魚、醃製品、醬油、味精等含鈉高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豆製品等含鉀高的食物,以促進鈉的排洩和血管的舒張。

適量攝入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素,可以提供氨基酸和氮素,參與人體各種代謝和功能。

但是,過多或過少的蛋白質攝入都會影響血壓。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導致腎小球硬化和腎功能下降,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過少的蛋白質攝入會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導致水分從血管內滲出到組織間隙,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因此,要適量攝入蛋白質,每天不超過1克/公斤體重,並且選擇優質的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質,如魚、雞、牛奶、豆製品等。

限制脂肪攝入:脂肪是人體的重要能量**,也是合成一些激素和細胞膜的原料。但是,過多的脂肪攝入會導致肥胖、動脈粥樣硬化、胰島素抵抗等,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因此,要限制脂肪攝入,每天不超過30%的總能量,並且選擇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和海洋性動物油,如花生油、橄欖油、亞麻籽油、魚油等,少吃動物性油脂和反式脂肪酸,如黃油、奶油、豬油、人造黃油等。

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也是維持血糖穩定和神經系統正常的必需營養素。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攝入可以降低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和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血壓。

但是,並非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有利於降血壓,要選擇低公升糖指數(gi)和高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如全穀物、雜糧、豆類、燕麥等,少吃高公升糖指數和低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如白公尺、白麵包、甜點等。

適當補充鈣鎂鋅:鈣鎂鋅是人體的重要微量元素,對於維持血管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有重要作用。缺乏鈣鎂鋅會導致血管收縮過度和舒張不足,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因此,要適當補充鈣鎂鋅,每天分別達到800毫克、300毫克和15毫克的推薦攝入量,並且選擇富含鈣鎂鋅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綠葉蔬菜、堅果、海產品等。

適量飲用茶水:茶水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飲品,其中含有一些有益於降血壓的物質,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適量飲用茶水可以促進血管的舒張和血液的流動,從而降低血壓。

但是,不要過量飲用茶水,否則會導致失眠、心悸、胃痛等不良反應。

一般建議每天飲用3-5杯茶水,最好選擇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低發酵的茶類,避免紅茶、黑茶等高發酵的茶類。

3.增加運動

增加運動是預防高血壓的有效方法。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迴圈,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運動還可以消耗多餘的能量,減少體重和脂肪,從而降低血壓。

運動還可以緩解精神壓力,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從而降低血壓。一般建議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者75分鐘的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並且每天進行一些肌力訓練和柔韌性訓練,如做俯臥撐、仰臥起坐、拉伸等。

運動時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案和強度,避免過度勞累和損傷,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運動後要做好放鬆活動,運動中要保持呼吸順暢和心率穩定。

4.戒菸限酒

戒菸限酒是預防高血壓的必要條件。吸菸會導致血管收縮和硬化,增加心臟負荷和氧耗,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吸菸還會導致一些有害物質進入血液,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從而損傷血管內皮和紅細胞功能,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因此,要堅決戒菸,不吸菸也不被動吸菸。

飲酒會導致血管擴張和收縮失調,增加心臟負荷和氧耗,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飲酒還會導致一些有害物質進入血液,如乙醇、乙醛等,從而損傷肝臟功能和代謝平衡,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因此,要限制酒精攝入量,每天不超過25克,並且選擇低度的白酒或紅酒等有益於心臟的酒類,避免高度的白酒或啤酒等有害於心臟的酒類。

5.調節情緒

調節情緒是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方法。情緒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如果情緒過於激動、緊張、憤怒、抑鬱等,就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分泌一些影響血管收縮和舒張的物質,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從而引起血壓公升高。

因此,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避免過度的負面情緒,多培養一些積極的情緒,如喜悅、樂觀、信心等。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調節情緒,如聽**、看書、畫畫、寫日記、做冥想、做呼吸練習、與親友溝通等。

高血壓是一種危害人體健康的慢性病,要想有效預防高血壓,就要從多方面入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方式。

具體來說,就是要定期監測血壓,均衡飲食,增加運動,戒菸限酒,調節情緒。

這些方法不僅可以預防高血壓,還可以預防其他的慢性病,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希望大家都能做到這些方法,並且堅持下去,讓自己遠離高血壓的困擾!

高血壓與焦慮的關係,中醫內科如何破解?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由內在遺傳因素與外在環境等多種因素引起的以體迴圈動脈壓公升高為典型表現,並長期處於不斷進展狀態的心血管症候群。其患病率高 併發症多 致死率也逐年 焦慮情緒是一種持續對現在或未來過度擔憂而產生的一種病理情緒,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運動性不安的症狀。焦慮情緒常和多種慢性疾病並存,隨著...

更年期遇上高血壓,女性應該如何應對?內科醫生告訴你!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乙個重要階段,它標誌著女性從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更年期一般發生在45 55歲之間,持續時間約為2 10年。更年期的主要特徵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從而引起月經週期和量的改變,直至停經。更年期不僅會影響女性的生殖系統,還會影響女性的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如心血管系統 ...

預防高血壓 六個簡單的方法保護你的心臟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得當地管理,可能導致心臟病 中風等嚴重後果。然而,通過採取一些簡單的預防措施,我們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的風險,並保護心臟的健康。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六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來預防高血壓。健康飲食 採用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於預防高血壓至關重要。減少鹽的攝入,限制高鹽食物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