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焦慮的關係,中醫內科如何破解?

2023-07-25 23:27:57 字數 5365 閱讀 7545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由內在遺傳因素與外在環境等多種因素引起的以體迴圈動脈壓公升高為典型表現,並長期處於不斷進展狀態的心血管症候群。

其患病率高、併發症多、致死率也逐年**。焦慮情緒是一種持續對現在或未來過度擔憂而產生的一種病理情緒,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和運動性不安的症狀。

焦慮情緒常和多種慢性疾病並存,隨著雙心疾病的提出,焦慮與高血壓的發生、發展及嚴重程度均有密切關係。

目前西醫在**高血壓伴焦慮情緒時除了給予常規降壓藥外還給予抗焦慮藥物**,但由於藥物***大且用藥樣多複雜使得患者依從性差,療效不佳。

傳統醫學中並沒有高血壓一詞,現代醫者根據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將其歸為傳統醫學中的“眩暈”“頭痛”“中風”“肝風”等範疇。

高血壓多本虛標實,其發**素與風、火、痰、瘀、氣虛、血虛、精不足有關,病變部位多與肝、脾、腎三臟相關。

傳統醫學中同樣沒有焦慮一詞,而是根據焦慮的表現症狀將其納入“鬱證”、“臟躁”、“百合病”、“燈籠病”等疾病範疇。病機虛實夾雜,與臟腑氣血經脈等功能異常有關,涉及肝、腎、心、膽等多個臟腑。中醫在**高血壓伴焦慮情緒方面療效佳,***低,可兼顧標本,許多臨床研究表明中醫**高血壓伴焦慮情緒具有優勢且療效確切,但目前針對該疾病的中醫**沒有集中明確的思路及方法。

根據《ish2020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當就診者在未服用降壓藥物時,於診室測量3次血壓(非同日),血壓值≥140mmhg/90mmhg;或初次就診診室血壓值≥180/110mmhg,即可確診為高血壓病。

當就診者在家中自行測量血壓時,血壓值≥135/85mmhg

使用中藥材**高血壓頻數字居前10的中藥共涉及12味,依次為茯苓、白芍、柴胡、川芎、鉤藤、甘草、天麻、首烏藤、白朮、當歸、黃芩、酸棗仁。

1.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之效,入脾、腎、心三經。傳統醫學描述脾的生理特性為喜燥惡濕,且脾胃乃五臟六腑氣機公升降之樞紐。

當脾土虛溼,痰飲內生,濕邪阻遏氣機,則清陽不公升,故頭暈目眩;腎主水,當腎水不能涵養肝木,可致肝陽上逆,發為眩暈;

當腎中陽氣不足,氣化失司,則水濕運化代謝失衡,泛溢於肌表形成水腫,如同現代醫學中的水鈉瀦留,當腎臟高灌注時間過長,其結構會產生變化,易引起腎臟血管狹窄,進而產生高血壓。

水”態則由於先後天之本陽氣虛弱,溫運失職,水濕內蘊,壓迫血《日華子本草》中描述其具有“開心益智”之效,《神農本草經》則提及“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久服安魂養神。”

2.白芍具有養血、柔肝、平抑肝陽之效,**眩暈證屬肝陽上亢證。利用白芍養血柔肝之效,滋養陰血以制約陽亢來**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現代研究發現白芍中的提取物能夠保護心、腦功能,使動脈血管擴張,降低血壓。

通過對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大鼠的研究發現,白芍中的有效化學成分白芍總苷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及內皮素的產生,提高一氧化氮功能,調節血管張力以達到降壓目的。

白芍不僅入肝、脾二經可養血柔肝,又性微寒,味苦、酸,可瀉心、肝火以**肝鬱日久,化火傷陰致陰不斂陽,心火亢盛的焦慮。

綜合古今醫案**鬱證,白芍通過健脾補益氣血使脾胃恢復正常運化,則氣機條暢,鬱證自除。

3.柴胡入肝、膽、肺三經。肝、肺二經聯絡密切,肝經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註肺。不僅如此,肝於左公升發,肺於右肅降,二者共同調節一身上下之氣機,使得周身氣暢則鬱疏,因此柴胡被稱為疏肝解鬱之首藥。

柴胡具有降壓的藥理作用。肝、膽二經互為表裡,相輔相成。肝性宣發,膽性通洩,膽氣降有助於肝氣公升且不致上公升太過,所以柴胡可**因肝、膽二經公升降失於平衡,致肝氣上公升太過的高血壓。

如今許多學者在**高血壓伴焦慮情緒時常運用柴胡疏肝散、大柴胡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或丹梔逍遙散,其高血壓及焦慮症狀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也明確指出柴胡在高血壓伴焦慮情緒的**中功不可沒。

4.川芎入肝、膽、心包經,因此川芎同時兼顧公升降,使肝氣公升發有度,平衡血壓;心包為心之外膜,代心行事,《黃帝內經》時期,心包經與心經所治之病相通。

所以,川芎既可通過養心疏肝以**鬱證,又可通過疏肝利膽**高血壓。川芎味辛能行能散,具有“上行頭目,下調經水,中開鬱結,血中氣藥”之效。

類證治裁》指出鬱證“始而傷氣,繼必及血”,《醫林改錯》雲“急躁,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這恰好為川芎能夠活血行氣以解鬱提供了依據。

正是利用川芎的提取物川芎嗪**鬱證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同時也有表明川芎嗪通過減少氧化應激反應,提高內皮功能實現降低血壓。

5.鉤藤的功效最早見於《名醫別錄》,後世醫家不斷補充,最終《本草綱目》對其進行了較為完善的總結,稱其“治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除心熱,……

鉤藤可息肝風、清肝火、平肝陽,**肝風內動、肝火上炎、肝陽上亢之眩暈。目前,臨床**高血壓常用天麻鉤藤飲、複方鉤藤降壓片等鉤藤合劑,其降壓效果極佳。

鉤藤中含量最多的鉤藤鹼是其發揮降壓作用的主要物質,鉤藤鹼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ii降低血管平滑肌增殖或抑制神經傳導系統鬆弛血管平滑肌以減少外周血管壓力或降低鈣離子濃度

使心肌興奮性降低以及阻斷tgf-β/smad訊號通路達到降壓目的。除此之外,鉤藤還具有一定的抗焦慮功用。可能通過調節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濃度從而發揮抗焦慮功用。

6.甘草藥性平和,入心、肺、脾、胃經,具有益氣養心,調和緩急的功用。

日華子本草》描述甘草可“安魂定魄”,張仲景提出的甘麥大棗湯以甘草為臣藥養心和中消除心中煩亂。

甘草甜素可不同程度的緩解焦慮。因其入脾胃經,故可**脾胃氣虛,清陽不公升引發的眩暈。

其化學成分甘草酸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可舒張痙攣收縮的血管,起降低血壓的功效。

7.天麻可平抑肝陽**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或頭痛,《黃帝內經》稱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張元素稱天麻“治風虛眩暈頭痛”。

天麻素不僅可以減少內皮素與血管緊張素的釋放,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又可以調節多種神經遞質和促炎細胞生長因子改善焦慮症狀。

首烏藤入心、肝二經,具有養肝血安心神之效。首烏藤又名夜交藤,顧名思義其在**睡眠障礙上頗有療效。睡眠障礙是焦慮症狀與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伴隨焦慮或抑鬱情緒的患者更易出現睡眠障礙。

在**高血壓合併焦慮時,常常加入首烏藤類安神藥,通過緩解睡眠障礙以達到降低血壓緩解焦慮的目的。

白朮入脾、胃經,可健脾胃利水濕,治痰濁上擾清竅之風痰眩。《名醫別錄》對白朮功效的描述為“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日華子本草》描述其功效為“治水氣,利小便……除煩……”

現代藥理表明白朮可**心血管相關疾病,在**高血壓時常配伍其他中藥共同發揮降壓作用。

同時,白朮揮發油具有鎮靜功效,可保護神經活性,通過增加γ-氨基丁酸發揮抗焦慮作用。

當歸入肝、心、脾三經,乃補血之首藥,可補血、止痛,故可**肝脾血虛、心脾血虛,清竅失養之頭痛或眩暈。

本草綱目》及《本草分經》中均認為其可治頭痛之疾。當歸的藥理作用體現在擴張血管,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方面。

除此之外,當歸發揮油具有鎮靜作用,可明顯緩解焦慮且***少、安全性強。

黃芩可清熱瀉火,常與柴胡配伍和解少陽。《蘭室秘藏》記載單味黃芩可**“少陽及太陽頭痛,不拘偏正”,《丹溪心法》中也提及到黃芩可**眉眶痛。

黃芩可降低高血壓大鼠的收縮壓,其機制可能與黃芩中黃酮類化合物對血管發揮抗炎性反應有關。除此之外,黃芩中的黃芩苷也具有緩解焦慮的作用,其發生機制是黃芩苷與γ-氨基丁酸受體功能位點結合。

12.酸棗仁被認為是安神之要藥,入肝、膽、心經,可養心補肝,寧心安神。《名醫別錄》中記載其主“煩心不得眠”,酸棗仁水提取物對焦慮模型大鼠具有抗焦慮作用。

與此同時,酸棗仁總皂甙作為酸棗仁水提物主要有效成分可明顯降低血壓,其發生機制可能與其降血脂或抗血小板聚集等心血管調節作用相關。

目前,臨床用酸棗仁湯加減**高血壓伴有焦慮情緒,患者**前後血壓及焦慮評分均明顯下降且效果顯著,**低。

如何有效預防高血壓?內科醫生告訴你!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據統計,我國有2.5億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其中有近一半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 而且高血壓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甚至有些年輕人也患上了高血壓。要預防高血壓,首先要了解高血壓的原因。高血壓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 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高血壓又稱為原因不...

更年期遇上高血壓,女性應該如何應對?內科醫生告訴你!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乙個重要階段,它標誌著女性從生育期向老年期過渡。更年期一般發生在45 55歲之間,持續時間約為2 10年。更年期的主要特徵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從而引起月經週期和量的改變,直至停經。更年期不僅會影響女性的生殖系統,還會影響女性的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如心血管系統 ...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與自然療法

高血壓,也被稱為高血壓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會增加心臟病 中風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許多人選擇使用藥物來控制血壓,但同時也有一些自然 可以作為輔助 方式。本文將介紹高血壓的藥物 和幾種自然 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高血壓。一 藥物 1.利尿劑 這類藥物通過促使身體排尿來減少體內液體量,從而降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