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精神分裂泥潭,我終於破繭成蝶

2023-07-28 20:30:38 字數 1557 閱讀 7627

我是一名精神**症的患者,從19歲被確診為精神**入院**,到今年我31歲,已經12年過去了。時間過得真快,從18歲的花季19歲的雨季到如今三十而立之年,青春的列車匆匆而過,一去不會復返。而其中,有著我的奮鬥、酸澀、苦難,也有著成就、樂觀、滿足。站在31歲的人生節點上,往前看,我沒有後悔過。

先說說我的病吧,就是精神**症。大學一年級19歲時起病的,當時有很嚴重的妄想,說自己被人給害了、得病了、遭受了損失。儘管醫生說沒有,可我就是不信。後來,覺得自己的臉變形了,電視裡的畫面是針對我的,收音機裡也是針對我說話,甚至連他人眼神語氣,都是針對我的。還有一些其他的妄想,因為隱私,這裡我就不多說了。這是乙個我媽媽怎麼也預料不到我會得的病,得了這個病以後,她很長時間都不相信她女兒患的是精神疾病。就是這樣一種病,沒有人願意自己的親人沾上它,我相信很多患者家屬都有過這樣的心態。患者吃藥住院好了,出院後家屬會讓患者私自停藥,甚至認為醫生的診斷錯了,然後患者又**。就這樣在痛苦的不情願中,慢慢接受事實;在無盡的堅強忍耐中,夾存希望。

後來,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去了我們當地的精神專科醫院就診,後來住院了。我比較幸運的是,住院的時候正好是寒假,所以,同學老師都不知道我生病了。出院後,醫生建議我休學一段時間。現在想想,我有一位理解我的好媽媽,她對醫生說,“她不能休學,這樣對她的刺激太大了,她會病得更重。不如先上著學看看,不行再說休學的事情。”我很幸運,有這樣理解的母親,不僅如此,她還在財力上支援我。回到學校,我住了單間,這樣,每天我自己吃著藥(利培酮),堅持上課,充足的睡眠,規律的作息,我把大學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因為一些原因高考落榜,我上的是大專。大一的時候,我就報了外校的自考本科。這樣,大專和自考本科需要同時學習,我在週三下午,周。

六、週日都要上自考的課。大學期間,我一直吃著藥,大專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並且大專期間過了大英四級。自考本科也在大專畢業一年後,順利畢業,也拿到了學位。

感恩生活,自己雖然得病了,卻是幸運的。幸運之一,我恰恰是寒假住院的,沒有影響上學。幸運之二,我有一位十分了解並理解我的母親,她力挺我繼續念書。幸運之三,學校有一定的條件,方便我休息、睡眠、吃藥。幸運之四,就是說藥吧,後來我才知道,我生在乙個多麼幸福的時代,有利培酮這樣的好藥,與前面幾代精神**症患者相比,我是年輕的,亦是幸運的。感恩生活,感恩時代,感恩環境,感恩親人,也感恩自己。如果沒有自己的毅力、堅持不懈、不放棄不屈服的精神,一切的外因都是通過內因才起作用的,那麼我將是乙個就疾病而消沉的虛度青春的大學生。

最後,總結一下我**心得:

首先,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不能擅自停藥減藥。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吃藥,是前提。

其次,對生活要有信心,磨難是正常的,不管它是什麼。沒有人,一輩子是一帆風順的。

第三,吃上藥,該幹什麼幹什麼,有目標就去實現它。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是**的過程,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過程。

最後,學會擅長捕捉到生活當中美好的事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發現自己的幸運的地方,感恩它們。

如何識別早期精神分裂症?

精神 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早期識別和 對於改善患者的預後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於識別早期精神 症的跡象 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精神 症患者,那麼個體患精神 症的風險可能會增加。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具有家族史的人一定會患上這種疾病。早期社會關係問題 一些研究表明,早期社會關係問題可能與後期精神 ...

袁立精神分裂?網友 揭露袁立驚人內幕!

袁立的表現引起了網友的困惑和擔憂,有人懷疑她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事實上,袁立曾在接受 採訪時透露自己曾經因為壓力過大而患上了抑鬱症。而在這場比賽中,她可能受到了各種壓力的影響,導致她表現異常。但是,袁立的表現卻被節目組惡意剪輯,將其表現放大,讓她看起來更加的失態。這種惡意剪輯的行為不僅是對袁立的不尊...

乙個精神分裂的研究生 那個男生能夠影響我,我身不由己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我們社會關注的乙個重要問題。近期,我接到了一些諮詢,其中有乙個女生的案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女生在大學時喜歡上了乙個男孩,向他表白後卻遭到了拒絕。從那以後,她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認為自己被這個男孩控制了。她覺得自己的考試不順利,都是男孩對她下了指令或傳遞了負面資訊。她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