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不止是“心情不好”那麼簡單!

2023-07-28 20:30:38 字數 1072 閱讀 2194

抑鬱症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無論是聚光燈下的公眾人物還是平凡的你我,都有人曾經或者正在經受抑鬱症的痛苦折磨。

因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又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特徵被稱為抑鬱障礙,抑鬱症是抑鬱障礙最常見的型別,而且抑鬱症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它的症狀是多維度的,持久的心境低落、興趣和愉快感的喪失是核心症狀,輕度的情緒低落表現為悶悶不樂,感覺心裡頭壓抑又難受、就是高興不起來,嚴重時會感覺到絕望、度日如年,甚至痛不欲生,對任何事情都喪失興趣和愉快的感覺,感覺沒有意思沒有意義。

通常抑鬱症患者還會感到非常的疲憊,雖然沒有做什麼事情,但就是感覺好累,嚴重時對於刷牙、洗臉這類日常衛生都不想做,同時還會出現認知功能損害和思維障礙等,比如: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會出現自我貶低和過度悲觀、消極情緒,可見有意志性活動減退,例如:拖延症。另外,軀體症狀也是抑鬱症常見的症狀,例如:食慾減退、失眠、體重下降、渾身疼痛、便秘、性慾減退等等。

目前抑鬱症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是通過研究發現與個體性格、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生物遺傳等綜合因素有關。相對於性格開朗的人,消極、內向的人更容易患有抑鬱症,孩童期經歷過比較嚴重的負面事件也會增加成年後患有抑鬱症的風險,人生中遇到較大挫折或應激事件等,都可能成為抑鬱症的發病**,同時,抑鬱症有遺傳的風險,如果乙個人的直系親屬患有抑鬱症,那麼他患病的風險會比一般人要高。

抑鬱症的患病率存在性別、年齡差異,女性的患病率要高於男性,抑鬱症起病多在人生早期階段,各個型別的抑鬱症最早發病年齡階段在14歲左右,18-29歲個體患病率比60歲以上個體要高。

有這些因素的人,相對於其他人群有更大可能患有抑鬱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性格開朗外向、童年幸福、生活順遂,又沒有家族遺傳的人就沒有患抑鬱症的可能,事實上任何人都沒有絕對的豁免權。

那我們要如何預防抑鬱症呢?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軀體疾病、平衡睡眠與飲食、適當的鍛鍊,避免精神活性物質,同時,關注自己的內心,當遇到挫折時,要寬以待己,避免苛刻自己,可以進行自我對話,轉移注意力,自我安慰等方法來減輕壓力和負面情緒的影響,保持良好的社交,主動學習調節情緒、減少壓力以及預防抑鬱症的相關知識。

抑鬱症到底是個什麼病?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它影響著個體的情緒 行為和思維。然而,許多人對於抑鬱症並不了解,不知道它究竟是一種什麼病。下面旨在科普抑鬱症相關知識,讓讀者更好地了解這種疾病。抑鬱症通常表現為持續的情緒低落 興趣減退 失眠等症狀。情緒低落是指個體感到悲傷 憂慮 沮喪等負面情緒,且往往伴隨著自尊心下降 焦...

孩子是叛逆?還是抑鬱症?該如何應對?

研究分析,從2015年到2020年,共27萬多位12歲以上的研究物件,結果發現在2020年有9.2 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重度抑鬱症 其中17 25歲的年輕人盛行率超過30 且增加的比例也最快,但多數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既沒有求助專業,也沒有接受 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表示,過去幾年,全球因疫情而患抑...

你是那個“任勞任怨”的高功能抑鬱症患者嗎?

高功能抑鬱者常是有苦不能言,當他們真的想訴苦時,卻常遭到周遭人負向的回應。他人會因為你本來就表現很好,給你訴諸期待,當你撐不住時,開始會說 你自以為是太久了,現在有什麼好抱怨的?你不知道我忍了多久?冤枉 可能是這類人最大的感受。其實,不管多麼表象厲害的人,都有可能被抑鬱情緒所侵擾。一樣會茶不思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