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記者 律師參團的旅行社,到底在怕什麼?

2023-07-20 21:21:30 字數 2625 閱讀 2826

如果能確保所有的行為規範合法,確保旅行服務的質量,又何懼被人挑刺呢?

文 | 竹 裡

三年疫情過後,暑期旅遊很是火熱。

但最近有一則新聞,挺讓人匪夷所思的。一位新聞從業同行李先生爆料,自己在網上**預訂一家雲南旅行社時,因為持有記者證被客服建議不要跟團,說自己怕丟了工作。雲南省文旅廳則表示,沒有發現類似現象,建議記者不要選擇過於便宜的旅遊產品。

限制特殊職業人群參團、且建議對方選擇低價團,這種操作,筆者還是頭一回聽說,作為同行,筆者深深感受到了「被歧視」。仔細梳理整個事件,不讓記者、律師參團的原因,無非是怕挑刺,怕**,怕丟工作。甚至在當事人申訴時,行業內人士稱這是購物團的「潛規則」,不接受也得接受。

都2023年了,旅行社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的確讓人一言難盡。可問題是,不讓記者、律師參團,就能做到「零差評」嗎?面對「宰客」陷阱,跟團遊客就不會有人挑刺嗎?擔心特殊職業的人「挑刺」根據李先生的爆料,限制記者、律師參團的行為,到底是一家旅行社的行為,還是確實是「行規」?

7月17日,有**以預訂麗江、大理跟團遊為由,詢問「記者證是否優惠免門票」進行核實。昆明康輝旅遊客服人員表示,不接待記者,也沒有旅行社願意接待記者。並強調,這一規定屬於行規。「除非純玩團,一般都要進購物店,雖說都是自願,也不強迫消費,但導遊肯定希望你買一點。」

昆明康輝旅遊**團 **康輝旅遊官網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一位客服經理聽說是記者參團也表示:「導遊都不敢收這種,萬一隨便路上拍兩張照,這種有點不好辦,最好就不要去了。公司有規定,記者這些職業擺在這裡,導遊可能不接。雖然是純玩團,但是難免行程中會到一些景區裡有購物。記者拍出來後這個東西都說不清了。萬一他過來就是為了搞點新聞,這就不好說。」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主要是擔心這些特定職業的人「挑刺」。

對於出去的團員來講,導遊希望能夠百分之百控制,能夠影響他們。如果有人來出頭就比較難控制。特定的職業,比如律師有特定的專業能力,能夠判斷出所做的事情合法還是不合法。記者有**資源,存在**報道的可能性。

筆者梳理發現,早在2023年春節前,攜程網上有一些「**旅遊團」設定了許多門檻,對消費者的地域、年齡、團體性別組成都有規定。其中一條跨國六天五晚的旅行團只需要2288元,在預訂限制一欄明確寫著不接受旅遊從業者、記者、律師客人預訂,對雲南本地、**海南、貴州、河南等多個地區的客人也不接受預訂。後來,攜程網對該類違規產品進行下架。

2023年,攜程網上部分雲南遊產品,對遊客的職業及地域進行了限制。**網路

目前,筆者搜尋攜程網發現,只有出於安全考慮,不接受孕婦預訂的提示,已經看不到對於特定職業的限制。

再往前追溯,2023年前後,曾有**報道,北京有多家旅行社,對教師、醫生、律師等組團參加港澳、泰國遊,每人多收400元附加費,原因是這部分人維權意識高、愛投訴,並且很少購物,某國旅工作人員也表示,團費數額視停留時間和是否有購物專案而定。

在團費普遍較低、購物專案較多的港、澳、泰等旅遊目的地,地接社就以此來彌補超低團費的虧損。收取附加費問題的本質是惡性競爭,如果旅行社是在遊客出發之後臨時提出收費,遊客可就旅行社違反合同向相關部門舉報。限制參團,就能零差評?旅行團帶團旅遊,卻對遊客「精挑細選」,這樣的行為是否合法?

知名律師邱寶昌認為,旅行社的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對市場的秩序也是一種破壞。《消費者權益保**》第9條規定很清楚,消費者享有充分知情權、生命健康權、財產安全權、選擇權,這個權利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經營者不能不賣給某一類消費者,經營者沒有選擇消費者的權利。

邱寶昌還表示,旅行社限制記者、律師報團,顯然是心虛的表現。之所以限定是律師對法律了解得比較多,對不法經營、違法經營或一些欺詐消費者的事情看得很清楚,律師會維護自己的權益。經營者限定某類人群、職業消費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消費者可以向相關監管部門投訴。

關鍵是,不讓記者和律師參團,就一定能做到「零差評」嗎?

事實上,這樣的想法非常幼稚。如今,社交**發達,人人都有麥克風,不只是記者、律師,很多網友在面對不公平事時,都能夠「路見不平一聲吼」,拍**、發**上傳到社交平台,通過朋友圈、微博、抖音進行廣泛傳播,如果旅行社自身有問題,被指出問題甚至**,是遲早的事情。

旅遊業的亂象,並不是記者或者律師惹的禍。不讓記者和律師參團,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旅遊亂象。旅行社限制特殊職業人群,能防住記者、律師,但能防住有正義感的普通遊客嗎?對於各大旅行社來說,最好的做法並不是限制記者或律師參團,而是應該捫心自問一下,旅行團是否存在違規行為?相關操作是否合理?

如果能確保所有的行為規範合法,確保旅行服務的質量,又何懼被人挑刺呢?

資料**:上游新聞、央廣網、新京報

工人日報 禁止記者律師參團是在心虛什麼?

據上游新聞7月18 道,暑假來臨,旅遊逐漸火爆。近日一位新聞從業者在朋友圈爆料稱,自己在網上 預訂一家雲南旅行社時,因為持有記者證被客服建議不要跟團。向該旅行社核實這一情況時,客服人員表示其確實不接待記者,也沒有旅行社願意接待記者。也有旅行社稱純玩團對於記者身份沒有限制,只是景區對持記者證沒有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