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全面暫停債務兌付,債務違約規模達2300億

2023-08-10 02:33:12 字數 2504 閱讀 3595

又是一顆萬億級別的巨雷。

最近一兩個月,中國最大的財富管理公司中植集團,一直有那麼一絲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先是有自**在網上爆出,中植系旗下多個理財產品出現逾期。緊接著又有**發文證實,已從多位投資人和客戶經理渠道了解到。中植集團四家財富公司,均出現逾期兌付情況。

根據一名自稱為中直恒天財富的工作人員紛紛表示,公司從7月19日開始,就已全面暫停債務兌付。目前監管層已成立專項風險化解小組介入,本次事件涉及投資者150000人。企業客戶近5千家,債務違約規模達2300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史無前例的,大型債權違約事件。訊息傳出後市場震動,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金融財團之一。中植旗下管理的資產規模,根據2023年的資料來看。超過3.72萬億,比此前已確定爆雷的恆大多了足足1.14萬億。兩顆萬億級別的巨雷,一顆在地產,一顆在金融。

中直與恆大這兩家看上去毫無關聯的公司,卻早已在數年前就共同寫下了他們先後走向爆雷的宿命。中植集團最近一次走入公眾視野是在2023年12月18日,公司創始人謝誌坤,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而不幸離世。

這位平素低調的資本大佬,在離去後卻因其明星妻子毛阿敏或將繼承萬億級別的遺產。而得到了**的廣泛關注,也使其人生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為人所知。

上世紀80年代以前,謝誌坤一直都是黑龍江五營區印刷廠的一位工人。若非時代給予的機遇,他今天的境況或許就和許多。從那個年代走來的工人們一樣,2023年一月國家發布國營工業企業利潤流程實行辦法,試圖通過將利潤留在企業的分配制度變革。扭轉國營工廠普遍虧損的局面,五英區印刷廠在12023年出現經營虧損後。能力出眾的謝誌坤被任命為廠長,僅用時幾年便帶領工廠走出了虧損的境地。此後幾年他又陸續開辦起了麵食廠、服裝廠、木材廠和水泥廠等多家工廠企業。藉此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積累。2023年四月,謝誌坤以5000萬元註冊成立了黑龍江中植集團。在經營路線的選擇上,他依舊也延續了印刷廠的老路子。走上了造紙材料的生產與製造領域。倘若謝誌坤一直沿著這條路往下走,中植今天恐怕將成為中國紙業一哥。但就像今天所有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在前赴後繼的湧向ai大模型一樣。那個年代的民營經濟很難擺脫時代和趨勢的力量。2023年,中植集團開始轉向經營地產與建築行業。此後的幾年裡,謝誌坤的地產專案先後遍及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多個城市。2023年他還投資建設了膠溫高速公路,開創了民營企業投資高速公路的先河。2023年謝誌坤再次推動企業轉型進入金融領域,他聯合哈爾濱國資委等多家單位,共同成立中融信託。並以此為造血中樞,完成了從地產實業到金融的華麗轉身。

表面上來看,中馳是從地產脫身了。實則不然,在轉身金融後,他與地產行業的關聯,反而更加深入。2023年謝誌坤將中融信託遷至北京,次年國家為提振經濟發布4萬億刺激計畫。謝誌坤在這個時間點做了乙個堪稱精妙的布局。他將中融信託36%的股份,轉讓給了上市公司經緯紡機。經緯紡機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母公司恒天集團。作為由中國紡織機械集團為核心重組的公司,恒天是名正言順的央企企業。而謝誌坤憑藉著這個操作,讓中融信託從一家民營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了國資金融公司。披著國資外皮,中融信託在4萬億計畫的背景之下,開始進軍地產信託。到2023年,其房地產領域的資產管理規模,就已達到了五百二十八億元。總資產規模更是進一步飆公升至一千七百六十億元,至此中植系築牢了在金融領域的根基。以這1760億的資產為核心,謝誌坤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開啟了一段堪稱瘋狂的資本運作。2023年以後中植信接連成立了中融**,恒邦財險,恆信人壽等多家金融企業。業務範圍涉及保險**國企混改,併購重組等多個領域。

我們都知道金融是一門牌照生意,而謝誌坤幾乎擁有了金融業的全牌照。這些牌照不僅為中職帶來了相關業務的運營及通道營收,還讓中職系的資產規模更上乙個台階。其中最為核心的也就是本次暴力事件的主角。恒天,鑫湖,大唐,以及高盛四家財富管理公司。這四家財富管理公司主要面向高淨值客戶,代銷**保險等金融類產品。而產品的出處大部分都是中職系依託自己各品類金融牌照所開發出來的。本質上這就是中職系為自己成立的乙個募資信道,依託於中融信託四家財富管理公司,以及若干金融牌照子公司。中植系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到2023年就已經從1750億,飆公升至3.72萬億。攬資速度可謂瘋狂,吸攬如此規模龐大的資產。謝誌坤想要幹什麼,要知道3.72萬億可不是3.72萬,這筆龐大的資金。別說是找到回報率不錯的投資標的了,就算是能夠全部運作起來都非常難。謝誌坤給出的解決方案是pe加上市公司,既積累起來的龐大資金,收購上市公司股份,成為其第一第二。隨後通過運作往上市公司旗下裝入資產或關聯熱點,將股價炒高後再出貨套現。這種操作實質上就是資本套利,2023年資管新規出台後,最大程度上打擊到了中職信。依託各類金融牌照業務和財富管理公司吸籌的速度,這也讓中職信以往的資本手段再難奏效。

2023年隨著三道紅線的出台,地產行業走路衰退,恆大佳兆業,泰和等多家地產公司的暴雷。無一重創了扎根地產的中融信託。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從2018到2022的五年時間裡,中融信託所管理的資產,足足縮水了一千五百億元。一邊是內生增長停滯,投機收益虧損;一邊是外部環境嚴峻,融資通道收窄。在收入與成本兩端的擠壓之下,中植集團雖然頂著,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名頭。但早已危如累卵,事實上,謝誌坤對中植系這種經營模式的風險早有認知。2023年時他就已經開始操作中止轉墮,試圖通過收購上市公司來重回實業。完成中植實業加金融的雙布局,資料顯示。從2023年以後,中植先後失控的上市公司多達九家,其實業布局領域涉及半導體大資料、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

假以時日,中植未嘗沒有平穩落地的可能,然而2023年謝誌坤因突發意外不幸離世。使這艘萬億巨輪,失去剁手的那一刻,似乎就已注定將駛向今天的結局。

中植系集團發布最新方案 全面保障使用者權益!

中植系的倒下讓人不禁唏噓,曾經輝煌一時的金融巨頭如今卻讓十幾萬人血本無歸,這樣的變故實在令人痛心。中植系作為市場的翹楚和行業的標桿,其涉足私募 信託等多個領域,以往的成績已經讓人對其寄予了厚望。然而,今年資金問題的突發導致了它的瞬間崩盤,多隻產品無法按時兌付,專案違約也接連不斷,涉及金額之高實在讓人...

中植系旗下新湖財富組織文化體驗活動,體驗傳承工藝之美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翠鳥生命為代價的奢侈之美已留在博物館供後人觀瞻,但點翠的非遺傳承價值和豐富內涵依然受到追捧。在多元替代材料日漸豐富的當下,用其他材料取代翠鳥羽毛製作的點翠飾物贏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近日,由中植系旗下新湖財富蘇州二財富中心傾情組織的 點翠非遺文化體驗之旅 為客戶們帶來了一場深度體驗絕...

關於中植系定融違約事件的一些看法

近期,中植集團下屬四家財富公司發生偽定融產品大規模違約事件,各種網傳的內幕訊息不斷,在官方公告出來之前,我們對這件事情後續發展不作任何猜測,但是我們從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規避偽定融類產品。這一點說了很多次,不論任何形式的偽定融產品,投資人堅決不要去碰。目前的監管要求是清退定融及偽定融類產品,我們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