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雨汙分流改造

2023-08-08 21:32:07 字數 2497 閱讀 7529

近幾年,隨著城市建設不斷完善,城市的雨汙分流改造已經成為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結合舊城改造及道路建設,城市排水系統改造及建設力度相應加大,特別是城市汙水處理廠建設的不斷完善,相應的城市排水管網系統也應該跟上相應的步伐,使城市汙水和雨水在分流原則的控制下得以較好的處理。

1. 常見改造方式。

在我國舊城區或者其他排水管網改造中,需要對原有的合流制排水系統進行改造,通常有設定截流井及新建汙水管道兩種方法,通過分析比較國內的一些工程例項,並結合一些工程設計經驗,對道路雨汙分流改造方案,有經下一些考慮。

目前雨汙分流改造已經進行的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1截流式改造。

截流式改造主要適用於河道附近以及主截汙幹管處。它是在臨河的截流管道上設定截流井。晴天時,截流管以非滿流將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送往汙水處理廠;雨天時,隨著雨水量的增加,截流管以滿流將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雨水的混合汙水送往汙水處理廠。當雨水徑流量增加到混合汙水量超過截流管的設計輸水能力時,截流井開始溢流,並隨雨水徑流量的增加,溢流量增大。當降雨時間繼續延長時,雨水降雨強度減弱,雨水截流井處的流量減少,溢流量減少。混合汙水量又重新等於或小於截流管的設計輸水能力,溢流停止。

1.2雨汙分流改造。

新增汙水或者雨水排水系統,這種方案主要用於城區道路。將合流制改為分流制,可以完全杜絕溢流汙水對水體的汙染,是乙個比較徹底的改造方法。

2. 改造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以上的改造方案存在以下問題:

1) 設定跳躍式截流井及截流槽的方式,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排出汙水,對水體汙染較小。但是在降雨時,在雨水未超出滿流負荷時,管道內汙水和雨水均排至汙水處理廠,會增加汙水處理廠的處理負荷。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由於降低了截流管/槽的高程,會加大下游截汙管道的埋深,增加施工困難及費用。

2) 設定固定堰,需要根據截流井所在位置的旱流汙水量及初期雨水量,計算固定堰的高度。可以降低工程造價,有效減少下游埋深及施工難度。但是在降雨過程中,當混合汙水量超過固定堰的設計截流量時,發生溢流。溢流發生的時間相對於截流槽及跳躍式截流井較早,這親就導致排入河體的水量增加,增加對水體的汙染。並且由於初期雨水量無法計算(雨水匯水面積難以確定,老城區管道複雜,管道服務面積及徑流係數確定困難),在計算固定堰時,存在困難。

3) 對於老舊城區來說,雨汙分流難度很大。這是由於雨汙分流改造工程工作量大、工期長,給居民生活和交通帶來不便。城市合流管網雨汙分流改造工程從摸查到工程實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逐樓排查出水口,再根據具體情況改造。實踐證明,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和商業網點實施這樣的工程,其工程量大、工期長,將會給居民生活和交通帶來極大的不便。另外,老城區管網陳舊、複雜,改造耗資巨大。其實現需要一定條件:①住房內部有完善的衛生裝置,便於將生活汙水和雨水分流。②工廠內部可清濁分流,便於將符合要求的生產汙水接入城市汙水管道系統,將生產廢水接入城市雨水管道系統,或可將其迴圈利用;③城市道路的橫斷面有足夠的位置,允許設定由於改成雨汙分流而新增的汙水管道,並且不致對城市的交通造成過大的影響。

4) 合流制的道路大多建造時間較早,道路寬度小,地下供水管道、通訊管道、電力管道、供暖管道縱橫交錯,改造難度大。且在原有道路基礎上,新增一道汙水管道,空間不夠。

5) 部分城區原有排水系統採用蓋板渠砌築,上層除去道路結構層幾乎沒有覆土,新建汙水支管需要穿越舊渠,無法施工。且部分渠道長久失修,在改造中存在滲水等現象。

3. 改造中的建議。

由於以上一些問題,常使在改造過程中,施工難以進行,有些施工完成後,執行效果不理想等。針對這些問題,有以下幾點見解:

對於道路寬度足夠的,可採取雨汙分流改造,新建汙水管道的方案,分階段實施改造。施工過程中可以採用半幅施工,並且在設計階段盡量降低埋深,新建汙水支管對接小區出水口及兩側商戶排出汙水,在檢查井端封堵原有汙水支管。同時對舊管道清淤疏通,下游出路就近接入河道。

對於道路寬度不夠的位置,可以在立緣石側設定蓋板渠,按照正常雨水設計雨水篦子,新增雨水排水系統,蓋板渠占用空間較小,且埋深較小,容易實現。對原有雨水篦子拆除回填,接入篦子的舊汙水使用者管延長接入汙水管道。

當採用管道設定截流井的方式改造時:

採用固定堰:初期雨水量按照降水量12.5mm計算,對原有管道徹底排查,建立數學模型,並結合地勢標高,確定雨水流向,據此劃分匯流面積。計算旱流汙水量和初期雨水量,計算固定堰高度,同時按照水體的承受能力進行複核,按照管道滿流計算固定堰高度,複核水體承受能力。兩個高度中取較大值。

按照旱流汙水量和初期雨水量,計算固定堰高度,對溢流混合汙水進行適當處理,主要是自然處理和物化處理技術,一級處理為主。可以採用人工混地、調蓄池沉澱技術、強化沉澱技術、高效過濾技術等都有成功應用,其中水力旋流分離器、化學強化高效沉澱等已有多項專利產品問世。需要**對溢流的混合汙水汙染控制和管理,相關政策制定非常重要。

對溢流的混合汙水量進行控制,為減少溢流的混合汙水對水體的汙染,在土壤有足夠滲透性且地下水位較低(至少低於排水管底標高)的地區,可採用提高地表持水能力和地表滲透能力的措施來減少暴雨徑流,從而較低溢流的混合汙水量。例如,採用透水性路面、增加綠地建設、下沉式綠地。

雨汙分流改造是乙個複雜艱鉅的任務,在改造過程中,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方案,改造專案建成後將提高汙水收集率,保障雨、汙水更有序的排放,完善了城區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分流改造後需加強排水管網維護管理工作,保證分流改造效果的發揮。

JWC雨汙分流的益處

雨汙分流 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是指將雨水 汙水分管執行的排汙方式。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工程,對市民群眾出行 生活帶來不便和影響。在改造的 陣痛期 群眾會有一些吐槽 質疑 不解。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原有小區雨汙水管網設施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要求,排水系統老化,管道堵塞,汛期排水不暢,雨水倒灌等現象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