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鹼地利用農業新模式,從“改地適種”變成“以種適地”

2023-08-29 16:39:38 字數 1471 閱讀 8490

8月27日,來自省內外十餘位專家會聚到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研究院,圍繞“鹽鹼地油料作物高質量發展及產業實踐”展開研討。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泰山學者青年專家等從事油料作物育種、加工、檢測及鹽鹼地改良相關研究的青年專家,參加了會議。

專家們圍繞“鹽鹼地油料作物高質量發展及產業實踐”展開研討。

會上,國家青年拔尖人才、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張良曉指出,近年來,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高達85%,芝麻70%以上依賴進口,花生也由淨出口國變成年進口量約100萬噸。因此,擴面積、增單產、提產能是我國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生產的迫切需求。

山東省現有鹽鹼地近900萬畝,其中570餘萬畝具有農業開發潛力。喚醒這一“沉睡”資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實現耕地資源擴容、提質、增效。

2023年**一號檔案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公升工程,穩步開發利用鹽鹼地種植大豆,並由主要治理鹽鹼地適應作物向更多選育耐鹽鹼植物適應鹽鹼地轉變。

對此,專家們分別闡述了目前山東省耐鹽鹼的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的品種篩選情況及研究進展。其中,山東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特色油料作物創新團隊負責人、研究員趙軍勝介紹了近年來該團隊開展的耐鹽鹼芝麻、油葵等新品種(系)的選育及鹽鹼地綠色高產關鍵技術的攻關成果。

趙軍勝在介紹近年來該團隊的攻關成果。

我們充分利用芝麻、向日葵等油料作物具有耐鹽鹼、耐瘠薄、抗旱節水的特性,培育了‘魯芝1號’‘綠芝2號’等5個耐鹽鹼、適宜機械化的芝麻新品種(系);篩選出‘q2’‘q31’等2個耐鹽鹼高產抗病向日葵新品種。”趙軍勝說,“魯芝1號”在黃河三角洲中輕度鹽鹼地上畝產可達130公斤。

除了培育耐鹽鹼的新品種,團隊研發了農機農藝融合的配套栽培技術,從地塊準備、播種施肥、機械化病蟲草害防控到最後的聯合收穫,在鹽鹼地上芝麻已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在節本增產的基礎上做到了有效減損。

耐鹽鹼芝麻新品種,在黃河三角洲中輕度鹽鹼地上長勢良好。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研究員賈曦,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同成,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省農科院種質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李國衛,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彥威,先後以《鹽鹼地綜合利用現狀及國家鹽鹼地創新中心基本情況》《山東省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思考與踐行》《花生耐鹽鹼研究進展》《耐鹽鹼大豆品種篩選及育種實踐》為題,作了主旨報告。

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對鹽鹼地利用的實現途徑及方式進行了深入**,將為山東省油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及黃河三角洲鹽鹼地改良利用提供新思路。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陳茹

改良鹽鹼地 打造新糧倉

河北省黃驊市天寶麵粉 生產車間內,一排排淺綠色的 高方篩 來回擺動,一粒粒細小雪白的麵粉顆粒從 篩 間 流淌 下來。生產車間一旁是公司的麥倉,儲滿新收的旱鹼麥。今年我們從全市收購了1萬多噸,其中400多噸來自舊城鎮仙莊片區。公司副經理於金行介紹。豐收來之不易。黃驊市地處渤海之濱,耕地以中度鹽鹼地為主...

“改種 改地 改機”,“白花花”鹽鹼地成為穩產增產“大糧倉”

山東省東營市位於黃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鹽鹼地之一。多年來,山東東營通過改種適地 改地適種 改機適地等措施,不斷探索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在鹽鹼地育種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困難。鹽鹼地的土壤鹽分非常高,且土壤板結嚴重,這對作物的生長和發育造成了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研團隊在國家鹽鹼地綜合...

賈魯河 渦河流域鹽鹼地的形成?受氣候和水文影響大

鹽鹼地是土壤鹽鹼化的產物,肥力低下,是一種特殊的土壤型別。鹽鹼化程度重的土地比較貧瘠,自然影響到它的作物產量和納賦。在難以完成賦稅的情況下,田主不得不向地方官上報申請蠲免。它的特殊性表現在未被蠲免前是需要按科則賦稅的,而在被蠲免後我們才能從史籍中知道它是鹽鹼地。古籍中的鹽鹼地主要記錄在方志的 田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