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故事 東滕城村 “善治”,千年古滕國

2023-08-29 16:39:38 字數 1131 閱讀 6121

滕州市姜屯鎮東滕城村位於滕州市西,荊河北岸,是古“滕國”的發祥地,村名也由此而來。

東滕城村村口。

據滕州市滕國文化研究會會長何錫濤介紹,滕,是古代國名,也是地名,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據史料記載,西元前26世紀,黃帝封其第十子於滕,稱“黃帝之滕”。

到了西元前10世紀,周武王封錯叔繡於滕建立姬姓滕國,錯叔繡成為姬姓滕國的第一代國君。

專家考證,自第一代國君開始,滕國歷經了三十四世(故有三十一世之說),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混戰不休的局面下存在了700餘年,堪稱治理小國的典範。《左轉》中記載,滕國的疆域“絕長補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稱“滕小國”。其領土面積雖小,但因為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傳後裔,地位非同尋常。

滕國歷代國君中最有名的便是滕文公,他曾禮聘著名的儒學大師孟子到這裡講學,在《孟子·滕文公》中多有記載,孟子也稱譽滕國為“善國”。孟子曰:“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這也是成語取長補短的出處。根據孟子的意見,滕文公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他的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願意來這裡定居的人絡繹不絕,善國之名也隨之遠揚。

滕文公還在此修建古台,相傳為祭祀、遊樂或觀測天文氣象所用,又稱“靈台”。物轉星移,古台歷經滄桑,到20世紀80年代,已經破敗不堪。2023年,滕州市**對文公臺進行了重修,2023年又進行了維護。現今修復的文公臺,保持了原始台基,坐北朝南,古樸端莊,為滕國故城的主要景觀地,滕州古滕八景之一。

滕國故城。後來,滕國被滅,這裡也逐漸變為村落。《滕州何氏族譜》記載,何姓於乾隆十年由杏花村徙居滕城。

滕國故城前的古槐。

何錫濤說:“滕城村分東、西兩個自然村,內城牆的西牆是東西滕城的分界線。如果在外地,滕城周邊村莊的人,大都稱自己是滕城人。”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王萌 通訊員 刁文鑫

紅色記憶 連環畫《紅軍的媽媽》背後的故事 吳東

紅軍的媽媽 背後的故事 吳 東。紅軍的媽媽 故事梗概 解放軍 到大別山,在去年8月28日隊伍經過潢川到 公路旁的馮北樓村 準備造飯,全村人都跑光了。進村時發現了一條紅軍時代的標語,大家疑問 既是老革命地區,為啥老鄉都跑了呢?他們不知道咱們就是過去的紅軍回來了嗎?戰士牛寶三扶著一位沒有眼珠的老媽媽叫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當地傳統與文化的珍貴遺產

喀 k 左東蒙民間故事是指流傳在喀左鎮東蒙村的一系列民間傳說 神話和傳統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當地人的文化 信仰 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等。東蒙原是乙個古代部落的稱呼,也是東蒙村最早的名字。喀左東蒙民間故事起源於當地人的生活和傳統文化,由於長期以來口耳相傳,經過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