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天下之大稽!贏了決賽卻只能拿亞軍

2023-08-09 21:43:03 字數 2506 閱讀 1723

滑天下之大稽!贏了決賽卻只能拿亞軍。

體育運動,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競爭性是體育運動更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正是因為競技性,體育運動中的輸贏有很多不確定性,這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而當一場比賽被各種場外工作所主導時,這場比賽的趣味性又會增加多少呢?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花這麼大力氣去看一場有滋有味的比賽。

這種有趣的事情確實存在。8 月 2 日,全國 u17 女籃總決賽落下帷幕,最終山東隊以 96-63 大勝浙江隊 33 分。贏了對手這麼多分,冠軍還是不保,可惜組委會不同意。最終結果如下:浙江隊奪冠,山東隊只能屈居亞軍。

這太離奇了!恐怕我們又打破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我們在球場上沒找到的東西,在球場外找到了。這不是口誤嗎?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奇怪的一幕呢?原來,投標綜合排名是根據投標總得分、質量技術符合性得分和技術評審得分三項綜合評標結果的總得分來確定的。

計算方法如下:總分 = 競賽得分 + 質量和技術達標得分 + 技術評估得分。競賽得分=(參賽隊數量-排名)×75%;質量和技術達標得分=(參賽隊數量-排名)×15%;技術評估得分=(參賽隊數量-排名)×10%。

而看看他們記下的總分,其實更有趣的是看誰覺得自己做得不對了。賽前公布比賽規則,賽後裁判認真記錄分數,計算最終得分。難道這些**不認真嗎?比誰都認真,不是嗎?

但是,他們恰恰忘記了一點,即競技體育是以臨床表現為基礎的,而不僅僅是體能測試和技術評估。而體能測試和技術評估只是基礎,如何將其公平、正確地轉化為實際比賽成績呢?這難道不是最奇怪的事情之一嗎?只有我們才能做出這樣奇怪的事情,不是嗎?

我們的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而且總是有理有據,就像這次一樣。2020 年全國田徑選拔賽難道不是史上最奇葩的事情嗎?

於是,各種奇特的場面出現了:擊劍運動員身體前傾、縱跳、跳繩,"百公尺飛人 "蘇炳添跑 3000 公尺,游泳運動員投射陸。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

因為我們體育局的**沒有辦法影響國際比賽,所以在國內比賽的時候,他們就大張旗鼓地宣傳,還說這是為了體育運動員好。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讓乙個人經歷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在當年的全國錦標賽與東京奧運會的達標賽中,傅園慧預賽第一,因為體能不達標被淘汰;王簡嘉禾兩次預賽第一,都因為體測不達標而無緣決賽;在東京奧運會拿到金牌的孫一文,當年在全國擊劍錦標賽南京站的比賽中,因為體測不達標而無緣八強!..

看看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是不是很有趣?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意願,這些體育領袖們真是無所不能。

專業運動員在體能上存在短板,確實是乙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但必須是在訓練中去切實解決問題。只有在平時的訓練中加強對短板的彌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

現在這些**不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卻把平時應該解決的問題都放到比賽中來,這不是本末倒置嗎?比賽比的是整體實力,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問題,可這些**卻看不到這一點,他們只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把自己搞得一團糟,讓自己不得不低頭。

這難道不是乙個天大的笑話嗎?然而,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個笑話,反而認為別人是個笑話,這不是可笑可悲嗎?

在本屆女足世界盃上慘敗之後,球隊核心王霜提出了乙個反思性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比歐洲球員練得多,付出得多,卻總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王霜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嗎?他當然知道,難道**們也不知道嗎?他們自然也知道。但他們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制度。他們只知道自己不願意思考,只知道這是自己意志的體現,為了顯得自己有地位,為了讓人們看得起自己--當官的就應該有當官的樣子!

親愛的讀者,對於全國 u17 女籃決賽,山東隊以 96-63 擊敗浙江隊,卻只能屈居亞軍,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蝶花雨語教育,關注教育新聞,關注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就關注我:蝶花雨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