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目標學習效率倍增,要學會利用潛意識力量成長

2023-08-09 21:53:03 字數 5548 閱讀 7678

病從心起,相由心生。《紅樓夢》中許多病也都是心病,如鳳姐算計太多,年紀輕輕便染了一身的病,氣血太旺反而招致了血山崩,如秦可卿憂慮過多,以致氣血不足,造成血虧之症。

而劉姥姥七十五歲身體依然健朗,喝那麼多酒,第二天頭腦依然清晰。賈母養尊處優,身體反不如大她五歲的劉姥姥,逛了一天便偶感風寒,忙著請醫問藥。

劉姥姥豁達開朗,別人打趣她,也不以為意,反而樂在其中,心裡沒那麼多憂愁,她在日常勞作中吃著天然的食物,呼吸著天然的空氣。

她說: “有多大碗兒吃多大飯”。話雖粗淺,意思卻深,她明白心中所求,也知道要靠行動得到想要的,不消沉也不貪婪,不嫉妒也不做作,她始終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人,積極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身心愉悅,心無掛礙,生活自在,勤勞樂觀,自然會健康長壽。

人的精力就是身體的能量,能量富足,迴圈正常的時候,能幫助我們修復損傷穩定情緒,精力和時間富裕了,才有可能去思考其它事。

腦力和體力一樣,人的大腦只佔身體比重的2%,卻消耗身體總能量的20%。

過分用腦,就會減弱其它臟器的復原力,同時加重心肌負擔。為了維持正常新陳代謝,保持身體復原力,我們會本能地避免複雜的思考,節省能量消耗。

其實不去思考雜事,反而是對身體有益的。然而如今,人人有著操不完的心,似乎比聯合國都忙, 攝取的營養也得不到迴圈,陷入許多無休止無意義的爭執之中,損耗了身體的能量。

優秀的企業,往往會給員工充足的休息時間,繼而投入到更複雜而具有創造力的工作中來。

優秀的運動員,往往也懂得如何休息,他們從不盲目苦練,而是有節奏,有計畫的一步步遞進。

許多病是因為操勞,思慮過多,耗費過多的心力腦力,又缺乏運動,迴圈不足,身體得不到及時的修復而引起的。許多人年紀輕輕就染上一身病,甚至產生過勞死的嚴重後果。

文學創作也是一件很消耗腦力的事,曹雪芹因幼子早夭,過度傷心,又飲酒過度,導致他在創作能力最旺盛的年紀,病逝而亡。

很多大文豪也因為病痛折磨,早早離開了人世。如魯迅的肺病,路遙的肝病,和史鐵生的心血管疾病。

他們都因投入了大量感情寫作,耗費了過多精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恢復,導致身體越來越差。

心腦腎之間是相互聯絡的,大腦控制身體諸多神經,思慮過多,經血不能按時歸至,修復和代償能力折損,難免出現疾病。人的身體有自癒能力,而過度用腦耗費大量血氧,則會干擾這一修復過程。

村上春樹提到自己的寫作心得時說,每天保證寫4000字,不多不少,並且每天堅持跑步鍛鍊。日久天長,就成績斐然。這種方法十分科學,能夠使消耗和恢復達到完美的平衡。

我們的大腦和四肢一樣,都可以通過有意識的鍛鍊,讓其變得更靈活、更敏銳。運動可以將肌肉纖維變粗變長,骨骼關節變得更有韌性,而大腦通過有意識的鍛鍊,可以將無序的知識,變得有序,使神經反射變強。同時也可以利用人體生物鐘的習性,在固定的時間用腦,這樣只需要利用很少的精神就能輸出大量的資訊,大腦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做起事來,也將事半功倍。

所謂世事洞明,盲目的努力,不如認清楚方向。而自我意識的覺醒,便是要認清事物的發展規律,明白身體各種機能的作用。

掌握好技巧,有意識、有選擇、有方向的去做事,將會更有效率。而現在競爭這麼激烈,提公升工作效率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魯迅先生也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就有了,我們可以科學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將主要精力投入到複雜而需要更多時間的工作上,將一般精力放在一些不需要如何動腦的事情上。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我們應該科**用自己的大腦。我們的大腦會在無意識中自發工作,這種無意識的思考,甚至比主動思考的時候算力更強,即便在安靜睡著的時候,大腦依然在工作,並且消耗一天工作所需能量的90%。很多問題,你第一天想不出解決之道,在第二天,卻突然找到了靈感,這就是潛意識所帶來的影響。

德國科學家凱庫勒,發現苯原子排序方式,源自於自己的乙個夢,**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週期表,同樣是因為乙個夢。印度數學家馬卡努金,發明數學定理,不通過論證就直接給出結論,事後又證明是正確的。很多科學發現也是僅憑自己的感覺,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

這顯然不是神蹟顯靈,而是他們長期的知識積累,和辛勤的思考得來的,當然他們潛意識的思考能力,也幫助了很多。潛意識思考,不是憑空瞎想,前提你已經在大腦輸入了大量的資訊,主動去思考這些問題,不斷的歸納總結,讓這些資訊連成通路,將無序的資訊變成有序的,這樣當靈感來的時候,做起事來就事半功倍了。

無意識思考是建立在有意識資訊輸入的基礎上。腦子裡沒有東西,抓破頭皮也想不出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而且胡思亂想只會讓自己更加苦惱,更加重身心負擔。

心有所想,事有所成,念念不忘,終有迴響。調動潛意識的運算能力,前提是提高大腦的主動輸入輸出能力。

許多職業精英很擅長科學地利用自己的精力,他們可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在休息時又會完全放鬆自己,精力恢復之後,再投入到原先的工作,效率也會非常高。這是因為他們心中的目標非常明確,即便在休息時,潛意識裡也在幫助他們運算處理工作上的事。

很多成績好的學生,娛樂的時候,盡情地遊戲,學習的時候,便專心地學習,他們甚至不花費太多的時間,就超越很多拼命苦讀的學生。

因為他們做事有目的性,娛樂遊戲的時候,是為了大腦休息,幫助發散思維,他們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這上面,而當學習的時候,他們又能調動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認真思考。

他們目標明確,頭腦清晰,不做無用功,即便是休息、睡覺、娛樂的時候,他們的思維一直保持著學習狀態。試問你一天只用八個小時的時間,如何跟充分利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人競爭呢?

其實每個人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有些人在家長學校的引導下,先知先覺,有些人則是被社會毒打過的後知後覺。先知先覺的人早早明確了目標,並懂得利用科學的方法,一步步去實現自己的規劃。

因而我認為,自我意識的覺醒,前提便是有明確的目標,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主要事情上,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休息,不被雜事干擾,不過度憂慮。

潛意識運算能力,遠遠超出主動意識的運算能力,當你摔倒時,大腦會自動為你計算何種落地姿勢,減少傷害,這種本能反應,敏捷程度,超乎你的想象,而當你想要主動控制身體時,走正步都是很費勁的事。

很多同學,只知道苦讀,死記硬背,實則把大腦變得僵化了,這樣自主意識的運算能力是增強了,但潛意識的運算能力大大衰弱。

日有所想,夜有所夢,曹雪芹也說《紅樓夢》的創作靈感來自他的乙個夢。我們看《紅樓夢》似乎寫得很亂,但實際上曹雪芹的邏輯語言非常嚴謹,分析他的創作脈絡時,他是十分清楚自己表達的是什麼,以及該如何表達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內容。這本書的成功與曹雪芹潛意識的思考能力,也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曹雪芹詩才如鬼,故事裡許多詩詞不僅符合角色身份,也對應故事內容,同時又為後面故事留下伏線,這是尋常人很難做到的。

而即便是如曹雪芹這樣的天縱奇才,也不是一年兩年就寫出一本奇書,他是反反覆覆的修改,不斷的審視,慢慢的打磨潤色,花了十來年的時間,才使得這部**如此優秀。

李太白詩才如仙,杜少陵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們也不是無緣無故就能寫出這麼好的詩文,一樣是晝思夜想,慢慢打磨潤色,即便是醉時,他們腦子裡也想著美麗的詩詞。即便是稀世奇才王勃,也不是突發奇想就寫出《滕王閣序》的,他同樣勤奮好學,積澱了豐富的文學知識。王勃寫詩時,常常喝得醉醺醺,醒來不假思索,提筆寫就,絕不更改一字。他能寫出這麼絕美的文章,我想與他潛意識裡的思考能力有關。

所謂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們一直想著念著這件事,立下了遠大志向,許下了美好的心願,才成就一番事業。未來雖然無法掌控,但可以細心謀劃,潛心準備,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對於許多精神內耗的人來說,更應該科學地對待自己的身體和大腦,合理利用自己的精力,利用被動思考的能力,放寬心,多休息。

很多人太貪心,總想著一口氣把所有知識學進肚子裡,希望花最少的時間,得到最豐厚的回報。

天天刷著勵志成長的**,刷著各種歸納總結的學習經驗,懂再多,而不去實踐也收效甚微。

不必太貪心,也不要想著一下子把事做到盡善盡美,應科學理智的看待成長,有意識地鍛鍊,培養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還發愁學不好嗎?還發愁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嗎?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實在是大有問題,這樣填鴨式的教育,只會把每個學生培養的呆若木雞,繼而失去了自我意識。

明白了潛意識的能力,我們還需要去實踐,否則懂得再多,也是空談。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所知所學要和所作所為合二為一。知行合一,重在於行。明心見性,洞明塵世。既要量力而行,也要身體力行。知識不在多寡,更在於如何運用。

萬事開頭難,實踐出真知,知行合一是務實客觀的精神,既要學習知識文化,提高認知,也要通過知識約束自己的行為,想做即刻去做,要行馬上去行,盡量做到所學所知的和諧統一。

山高萬仞,只登一步”。身邊的事縱然是千頭萬緒,也需要一條條的捋清,數清楚一根就少一根。一開始就奔著乙個巨集偉的大目標去,那麼心中的憂慮損耗也將大於身體的復原力,最終得不償失。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大腦和身體是一樣的,讓身體超負荷運轉會損傷肌肉,不懂得休息,疲於拼命也會使大腦產生排斥反應,更加厭倦學習。

成長就是知識輸入輸出、融合轉化、螺旋上公升的過程。知行合一是化整為零,由易入難,不斷打磨精進。

我們有時候堅持不下去的原因,是因為一開始就奔著終點,一開始就想著結束時安逸的樣子,這種思維方式,會降低我們主動做事的慾望。

把大目標分割成小目標,壓力沒那麼大了,滿足感也會提高,樹立好方向,接納平凡的自己,踏踏實實,效率也會更高,也不會那麼迷茫困惑。

我們都學過《賣油翁》的故事,陳堯諮擅長射箭十發九中,賣油翁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於是展示了滴油穿入銅錢孔的技術,自謙說: “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有人覺得賣油翁的本領,與陳公善射,不過是日復一日的練習得來的,並不值得誇耀。

其實這不是熟能生巧的問題,而是如何看待事物發展規律的態度。普通人通過不斷重複的訓練也可以練成神乎其技的本領。

不要因為別人熟練,就隨便否認別人的成就,不是每個賣油翁都可以做到滴油穿錢孔,也不是每個學習射箭的人都能達到陳堯諮的水平,他們精益求精,不斷精進的努力,豈不更值得人們欽佩。我們欠缺的恰恰是這樣頑強的意志力,和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所謂笨鳥先飛,大巧若拙,真正的本領都是從細微處積累而來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重複再重複,忍受日復一日的漫長且枯燥的磨鍊,慢慢精進,由易入難,由簡入繁,最後化腐朽為神奇。

生活並沒有多少捷徑,有捷徑的地方早就塞滿了人,不要只看到通過獨木橋的人,還有無數被擠下水裡掙扎的人。

有些事看上去很難,讓人望而卻步,但有長遠的收益,有些事看著短期收益高,但是成長性差,人們又往往趨之若鶩。在這樣浮躁的世界,你只要比常人多努力一點點,明確自己的目標,用心鑽研某一領域就能超過大多數人。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成長之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漫長的積累沉澱過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特長和心性,對於未來的發展也會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最後我想說,與其杞人憂天,不如未雨綢繆,合理分配精力,知行合一,慢慢精進,放棄縹緲不切實際的幻想,踏踏實實地去奮鬥拼搏。

華為正式「發力」!手機業務重回賽道,確定目標明確方向!

華為正式 發力 手機業務重回賽道,確定目標明確方向!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慢慢變好,幾乎每個人手中都有一部手機,尤其是如今的年輕朋友們,對手機的功能要求是比較高的,手機的功能也在不斷地更新。無論是續航 螢幕 攝像頭 系統流暢度等非常強大,最重要是手機質量更好,使用的時間更長,畢竟,沒有人喜歡頻繁更換手機...

明確奮鬥目標,是不斷勇往直前的動力

不知不覺python培訓已經快乙個月了,第一階段也結束了。從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不適應,到現在已經慢慢適應了。我覺得挺好的,python培訓之前,其實挺不安的,怕沒有宣傳的好,一方面自己怕學不懂,另一方面還得回學校考試。想的太多,就會自己給自己找不愉快,整個人狀態都很糟糕,幸虧班主任老師耐...

怎麼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

從今天開始遵循這一項學習原則,一年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學習能力能好到不省人事。天吶,這麼學習嗎?我先跟大家說兩種學習方法,你們覺得哪種更有效?兩個孩子在練鋼琴,第乙個孩子呢,每天把新學的曲子練十遍以上,練兩個小時,堅持得特別好。第二個孩子先把新學的曲子彈一遍,然後把每個錯的地方標出來,接下來他只選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