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總量終於趕超中國,印度女性卻生不動了

2023-08-10 02:23:11 字數 3630 閱讀 2385

今年,根據聯合國人口**的最新資料,印度人口將達到14.286億,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儘管印度社會公眾普遍認為,這是乙個具體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印度的生育率在迅速下降。

2023年,印度的總和生育率已下降到了2.1以下。

生育率2.1,被看作是維持人口數量穩定更替的臨界值,意味著平均每對夫婦生育2.1個孩子。而印度,已經到達了危險的臨界值。

曾經,印度女性創造了乙個“人**炸式增長”的印度神話。現在,她們不願意生了。

第一人口大國背後

自獨立後,印度人口增加了10億多。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印度人口年增長率幾乎達到2%。

與此同時,隨著印度醫療水平的提高,社會公共衛生的改善,嬰兒死亡率逐漸下降,人口預期壽命增加。

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十年間,印度的嬰兒死亡率下降了70%。2023年,印度每1 000例嬰兒死亡89人,到2023年,降至每1 000例嬰兒死亡27人。

不過,印度並非沒有擔心過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反而始終在想辦法遏制令人咋舌的高生育率。

早在2023年,印度啟動了計畫生育計畫,要求降低出生率,但效率微乎其微。直到2023年,印度的英迪拉·甘地**才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制定了國家人口政策《計畫生育法》,嚴厲控制人口增長。

計畫生育法》規定,對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夫婦不予提供借貸款、工作、住房、免費醫療和教育津貼等;有3個孩子的夫婦必須絕育,否則處以罰款或監禁。

由於社會觀念因素,《計畫生育法》遭到了民眾的強烈反對,直接導致了英迪拉·甘地連任失敗。此後,**在計畫生育問題上都謹慎行事。

反觀亞洲其他國家,南韓、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啟動人口控制計畫的時間比印度晚得多,但效果極其明顯,很快就實現了較低的生育率。

人口多就一定等於優勢嗎?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高階訪問研究員薩賓娜·德萬認為,印度人口是世界最多,意味著勞動資源也最豐富,這是乙個巨大的經濟生產力優勢。但經濟增長“取決於提供高質量、高生產率和高報酬的工作”。

印度需要為年輕的勞動年齡人口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以獲得人口紅利。顯然,目前印度未能很好地平衡這一問題。

根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的資料,印度只有40%的適齡勞動人口在工作或想要工作。“如果我們無法創造足夠多的工作機會,就浪費了勞動人群的巨大潛力。”薩賓娜·德萬表示。

女性不生孩子被視為恥辱

如今,印度女性一生平均生育2.0個孩子,這一生育率高於中國(1.2)或美國(1.6),但遠低於印度2023年(3.4)或2023年(5.9)的水平。

在印度,城鄉的生育率差別很大。

根據2019-2023年國家兒童健康調查,農村地區婦女一生平均生育2.1個孩子,而城市地區婦女一生平均只生育1.6個孩子。這兩個數字都低於20年前的水平,當時農村和城市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分別為3.7和2.7。

平均而言,城市地區的印度女性比農村地區的女性晚1.5年生第乙個孩子。在25歲至49歲的印度城市女性中,首次生育的中位年齡為22.3歲。在農村地區年齡相仿的女性中,頭胎生育的中位年齡為20.8歲。

更富有的女性通常也會在更晚的年齡生孩子。

最富有的五分之一印度女性的頭胎生育年齡中位數為23.2歲,而最貧窮的五分之一印度女性的頭胎生育年齡中位數為20.3歲。

同樣,各邦的人口增長也各不相同。將2023年至2023年(上一次印度人口普查進行時)的資料進行對比,北方各邦的人口增長普遍比南方各邦高。這些差異可能與不平等的經濟機會和生活質量有關。

在22個邦和聯邦直轄地區中,有17個邦的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2.1),即每個婦女只生育兩個孩子。

不願意生孩子的印度女性,遭到了一些男性的歧視和嘲諷。

2023年10月10日,在國家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研究所(nimhans)舉行的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上,卡納塔克邦衛生部長k. sudhakar聲稱,現代印度女性想保持單身,即使結婚也不願意生育,並希望通過**生孩子。這番言論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女性選擇不生孩子,或者寧願收養也不生孩子,就算印度在推行溫和的人口政策,長期積澱的社會偏見,仍然使她們被迫忍受恥辱。

與有孩子的人相比,自願不生孩子的女性會引發道德上的憤怒、厭惡和失望。她們也被認為缺乏心理滿足感。

教育是女性最好的避孕藥

namrata mondal、chander shekhar和dewaram a. nagdeve撰寫了一篇題為《印度女性教育對生育率的作用變化》的**,裡面提出女性教育與生育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教育在生育率下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其提高了結婚年齡,從而縮短了有效的生育年限,增加了婦女的工作參與和避孕藥具的使用。”

受教育程度更高確實會更晚生孩子。資料顯示,受過12年及以上教育的印度女性頭胎生育的中位年齡為24.9歲,未受過教育的女性則為19.9歲。兩者相差整整5歲。

接受過教育的女性,下一步通常是尋求工作機會。然而,印度女性找工作的前景仍然比較黯淡。

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2023年,印度女性離開學校後,在勞動力市場的參與率(對活躍勞動力和求職人口的估計)僅為19%。這還不到印度整體勞動力參與率(46%)的一半。而中國和美國的女性參與工作率分別為68%和61%。

儘管如此,一旦成功步入職場,女性生育和照顧孩子的時間變得更少。為了保住飯碗,很多印度職場女性都不願意生孩子。

2023年,阿育王大學genpact女性領導中心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懷孕後重返工作崗位的女性面臨著明顯的歧視,包括工作場所的冷漠、缺乏家庭支援和社會壓力。

越來越多的印度人看到教育改善對人口增長控制的影響,呼籲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尤其是對女性的教育投資。

我們需要加強我們的中學系統,使它更安全,離女孩們所在的地方更近,因為許多父母因為安全問題不把女兒送到很遠的中學。”印度學者muttreja表示,“教育是女性可以得到的最好的避孕藥。”

中國8大高階製造正趕超德國,歐盟進口份額大幅上公升

近年來,中國的製造業正呈現出一股強勁的上公升勢頭,特別是在高階製造領域。德國 時代週報 刊發的一篇報道指出,中國逐漸在歐盟市場中取得了進口份額的增長,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國正在高階製造領域趕超德國。這一現象已引起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分析報告的關注。本文將深入 中國在歐盟市場中的進口份額上公升,以及在複...

厲害了!中國裝機總量超G7總和,月增7 5個三峽

中國在電力裝機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連續三年超過了g7國家的總和,顯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和能源轉型的決心。今年前七個月,中國新增的電力裝機容量達到了1.7億千瓦,相當於7.5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陽能發電,新增了9716萬千瓦,佔到了新增裝機容量的57 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

當前中國人口的4個問題不容忽視,人口老齡化嚴重

2023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2年中國人口基本資料,資料顯示,全國總人口為14.1175億人,比2021年減少85萬人。第乙個問題 人口負增長問題。國家統計局資料表明,2022年中國人口負增長為 0.6 為61年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比2021年減少了85萬人。2022年死亡人數超過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