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轉業安置中的公平問題

2023-08-10 00:03:08 字數 1752 閱讀 8935

有時候想想,我們人從生下來,就沒有“公平”二字。

有的人家庭富裕、錦衣玉食,有的卻家境貧寒、貧困交加;有的人天生聰慧、惹人喜歡,有的卻反應愚鈍、令人著急。長大後到軍營裡,有的人進步快、立功受獎,有的人卻乙個崗位好幾年,無所建樹。確定轉業後到現在,聽到最多的也是關於公平的討論。考試前,有的人說一把年紀了,為國家奉獻了那麼多年,轉業了還要考試,為什麼不能直接按檔案分來分配,年輕的同志有意見了;有的人說以考試分定勝負,老同志有意見了。開始準備選崗了,各種關於公平的討論又開始了。有的說沒必要開協調會,直接總分都亮出來,按分選崗;有的說協調會裡面各種造假、黑幕,不可信,堅決不參加。可以說是吵得熱火朝天,算是見識了人生百態。作為一名旁觀的吃瓜群眾,我實在受夠了,忍不住出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一。

世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這都是現實。大家嘴上喊得最多的是“憑什麼”:憑什麼要這麼選崗,憑什麼有的人能去熱門單位,憑什麼有的人要去事業編?前一陣,地方乙個老鄉對我說,“你們軍隊幹部真幸福,轉業了有這麼多單位可以選,我們哪怕考個事業編都不知道有多難。”對於他們而言,我們又憑什麼?我想憑的還是我們為軍隊奉獻了。不管怎樣,所有人最終都有保底的工作,這就是國家給我們的公平。每個人入伍前學的專業不一樣,在部隊裡學的、做的不一樣,不同的環境也鍛鍊不同的人。所以我們轉業看似起點一樣,實則是工作以來所有經驗、閱歷的綜合比較。同時每個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樣,這樣的情況下,個人覺得不公平是正常的。

想想在部隊受過的教育

作為一名幹部,在部隊學的最多的、講的最多的就是要對黨絕對忠誠。為何一轉業就彷彿變成“兩面人”,勾心鬥角、互相算計,相互之間沒有實話,一幅你死我活、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2023年浙江軍轉考試以“不忘初心”為題寫作文,今年寧波軍轉考試以踐行“忠誠乾淨擔當”為題作文。我想,這某種程度上就是告訴我們,融入地方首先也要做到忠誠。轉業只是人生的另乙個開端,而不是讓我們拋棄過往。工作的確很重要,但為了它喪失一名幹部最起碼的忠誠品格,我想這樣的人最終是會受到懲罰的。

合適的便是最好的

有的人覺得自己的檔案分高,考的也不錯。霸氣外露,言談舉止中表示我就硬撞了,能把我怎麼著。誠然,確實不能怎麼著,畢竟分高是王道。但是事物都是相對的、辯證的。分高的確能進乙個好單位,但這個單位二次分配的具體工作能不能勝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個人覺得還是有必要認真梳理自己的內心,想想轉業的初衷是什麼、自己的特長是什麼、什麼樣的活幹的來。如有的人想多照顧家庭,有的想收入高些,有的想離家近些,有的想有更好發展等等。這樣在選崗時才有方向,綜合比較。記得考完試,濤哥在微信***發了一篇“地方四大班子及其內設組成機構介紹”。有些單位說明的比較詳細,還有的建議濤哥也發一下。或者讓用人單位提供需求說明,更好方便軍轉幹部選崗。

最終選崗日益臨近,焦慮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日子更需要鎮靜。相信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願所有人都能最終如意!附普希金詩一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二節:心兒永遠嚮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夏天生活圖鑑#

職稱評審中公平的核心 公正與透明

職稱評審作為高校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其透明和公正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積極性 學術熱情以及整個學術環境的健康發展。然而,長期以來,一些職稱評審存在的不透明和不公正現象令人擔憂。如何確保職稱評審在透明與公正的基礎上進行,成為高校管理者和學者共同 的焦點問題。職稱評審的透明性,體現在評審標準 流程 評...

談談AI大模型在家庭旅遊中的前景

在未來的家庭旅遊中,ai大模型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精準的旅遊資訊,還可以為我們定製個性化的旅行攻略,讓家庭旅行更加便捷 愉快。首先,ai大模型可以自動生成旅行攻略。通過對大量旅遊資料的學習和分析,ai大模型可以快速準確地為我們提供景點資訊 住宿推薦 餐飲指南等旅行服務。比如...

教育漩渦中的老師輪崗之爭 實現公平還是空中樓閣?

當鐘聲敲響新學期的序幕,教育界的聚光燈再度照亮了教師輪崗制度。這個旨在促進公平的制度,似乎在現實中卻引發了一場讓人疑慮的旋渦。河南開封市直初中的138名教師即將踏上新的征程,合肥45中老本部也將有20位名師駛向未知的航程,然而這些動向背後,真的如意料中那般神奇嗎?教師輪崗制度的初衷無疑是爭取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