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一首白話詩,通俗易懂,將人的一生都寫透了

2023-08-21 22:57:51 字數 2579 閱讀 9628

唐伯虎,乙個讓人想起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風趣幽默、風流倜儻的形象。在那部電影裡,唐伯虎為了追求美麗善良的秋香,不惜低頭做奴僕,與惡霸鬥智鬥勇,最終贏得芳心。

然而,這只是電影中的藝術加工。歷史上的唐伯虎,並非如此逍遙快活。相反,他的一生充滿了苦難和挫折。

他年少時就失去了愛妻。27歲時再娶何氏,滿懷雄心壯志,決意赴京趕考,爭取狀元之名。

誰知道,命運開了乙個大玩笑。他竟然被牽扯進了一場考場舞弊案,差點送了性命。幸虧朝廷開恩,沒有處死他,但是他的狀元夢也就破滅了。更糟糕的是,他的名聲也被毀了。原來敬仰他、巴結他、奉承他的人,都紛紛疏遠他、鄙視他、詛咒他。就連他的妻子和僕人,也對他不屑一顧。唐伯虎無法辯解,只能心中憤懣。

最後,他與妻子離婚,回到故鄉。一無所有的他,只能四處遊歷,尋找一些慰藉。他走遍了中國的名山大川,領略了自然的神奇和美麗。他回到蘇州後,專心致志地作畫,創造了許多精彩的作品,也重新贏得了一些聲譽。

這時候,你可能以為唐伯虎已經看透了官場的黑暗和虛偽,已經放棄了功名利祿的追求,已經安于做乙個自由自在的畫家。

其實不是這樣。唐伯虎並沒有完全放下心中的野心和執著。他仍然渴望在官場上有所作為。

怎麼知道呢?

有一次,江西寧王朱宸濠想要造反。他四處招攬人才,聽說蘇州有個唐伯虎才華橫溢,便派人用重金和美色去**他。

唐伯虎被騙到南昌後,雖然受到寧王的熱情款待和甜言蜜語,但是他畢竟是個**湖了,很快就看穿了寧王的陰謀。

唐伯虎明白自己陷入了危險,但是他不敢暴露自己的心思,他只好裝作乙個傻子、呆子、瘋子,整天胡言亂語,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

寧王花了大價錢請來的人才,竟然是個傻子、呆子、瘋子,他也很無奈,只好讓他回去。

但是寧王也不是吃素的,他懷疑唐伯虎是在故意裝傻,他擔心唐伯虎會洩露他的秘密,所以他雖然放了唐伯虎回蘇州,卻又暗中派人監視他。

唐伯虎回到蘇州後,本來以為可以安心生活,繼續作畫,享受一些快樂。但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自己被人盯梢,感覺自己沒有一點自由和尊嚴。他從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興趣,鬱鬱寡歡,終於在54歲時病逝。

清代有詩人為他寫下了這樣的悼詞:

才子無祿又無壽,生死悲歌總可憐。

夢斷東都空歲月,香鎖南國盡風煙。”

這就是唐伯虎的一生。

唐伯虎雖然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他留下了許多詩詞,讓後人讚嘆不已。

唐伯虎的詩詞以白話為主,通俗易懂,卻又不失深刻和韻味。其中有一首《一世歌》,就把人生的真相和哲理都寫得清清楚楚,毫無遮掩: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後除老。

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

世人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

草里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各種各樣的願望和追求。

古代的士人追求的是“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希望能夠名垂青史,功成千古。

普通的百姓期待的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長命百歲,歲歲平安”等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但是這些都是世俗的幻象,在佛教的觀念裡都是空幻無常的。就像“鏡中花,水中月”一樣難以捉摸。

深受佛教影響的人常常感慨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世事無常”,一切都是轉瞬即逝,如同雲煙。

唐伯虎的這首《一世歌》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他告誡人們要及時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不要貪圖金錢,不要痴迷權力,不要被煩惱和執著所困擾,否則就會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光,最後只能無奈地面對死亡。死亡之後,就算有再多的名聲和財富,也無濟於事。誰會記得你呢?誰會來祭拜你呢?你的墳墓也許就會被荒草覆蓋,被風吹散。

這首詩雖然寫得簡單明瞭,卻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讓我們反思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讓我們明白自己真正需要和追求的是什麼。

當然,並不是說我們就要放棄所有的理想和目標,就要無所事事,就要一味地享樂主義。這樣也是不對的。

我們應該有乙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既要有一定的抱負和奮鬥,也要有一定的知足和安寧。既要為社會和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也要為自己和家人留一些快樂的回憶。

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天,每一時刻,每一分每一秒。我們應該感恩生命中的每乙個人,每乙個事,每乙個物。我們應該用心去體驗生活中的美好,用愛去感染身邊的人。

我們應該像唐伯虎那樣,用白話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悟。用簡單而又富有魅力的語言,來抒發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

蘇軾的夏雨詞,一首輕悠閒適,一首溫柔心醉

可以說,蘇東坡是我最喜歡的古代詞人 詩人 沒有之一。他文學功底深厚,才華橫溢,豁達開朗,天性樂觀,了解了他一些瑣事後,會想說因為知道世界上有過蘇東坡,就知道自己不該辜負生活。夏天,明媚而炙熱,我們總在等一場雨,等那份清涼,夏天,聽著雨聲,心中就涼悠悠的。蘇軾筆下的夏天,不知暑熱為何物,萬物並秀,悠然...

曹操一首詩,便寫透人生歸宿,智者總是能看得更遠

曹操,中國古代歷史上熠熠生輝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書法家 詩人。他活躍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在 三國演義 和影視劇的描述中,曹操常被描繪成奸詐小人,而劉備和諸葛亮則被美化,這讓我們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各方諸侯互相征伐,百姓流離失所。正值董卓崩潰...

他好色 好酒 好賭,卻憑一首詩留名青史,李白也沒能超越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這首詩首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 頷聯緊承首聯,說自從仙人離去,黃鶴樓已經歷經千百年之久 頸聯詩意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