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軍揮師討伐袁世凱(終)

2023-08-10 00:03:08 字數 2782 閱讀 3444

在國內各地討袁的同時,日本**也在轉變立場。袁世凱政權因不符合大日本帝國在華利益,其在“二十一條”交涉前後逐漸向歐美各國靠攏用來制衡日本,日本決定推翻袁世凱政權。

2023年,在南方起義後,日本**在背後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參與推翻北京**:

1月9日,孫中山電告上海總機關部,日本**派青木海軍中將來滬,囑與聯絡;

1月19日,大隈重信內閣通過了注意中國南方動亂的決議;

2月19日,孫中山與日人久原房之助訂立借款七十萬日元;

2月21日,大陸政策急先鋒田中義一向岡市之助建議採取手段讓袁世凱退出並扶植日本的政治勢力;

3月1日,日本駐滬武官青木中將晤梁啟超,商量討袁一事,並設法赴廣西;

3月7日,大隈重信內閣決定要袁世凱退出權力圈,因為袁世凱不能保障日本在華利益;

3月15日,**奉天日本總領事矢田七太郎電告外務省,日本人策動宗社黨起事;

3月30日,日本太倉喜八郎以百萬日元資助前清肅親王善耆的宗社黨;

5月4日,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得到日本資助,從青島到濰縣,攻擊東城。

因與日本駐滬武官青木談妥推翻袁政權,在3月份說服廣西陸榮廷獨立後,5月4日,梁啟超又電勸段祺瑞出以果斷,勸袁世凱退位。

5月6日,袁世凱同意退位,但需要先商定善後。

5月9日,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

同日,陝南鎮守使陳樹藩宣布獨立,並率兵進據西安,驅逐陝西將軍陸建章,自稱都督,這是北洋系統的將領首次公開倒戈。

5月17日,馮國璋聯絡各省組織召開南京會議,但因各省區將軍代表意見不一,會議無果而終。

5月22日,四川將軍陳宧(yí)因四川反袁鬥爭風起雲湧而宣布獨立,改稱都督,並稱與袁世凱脫離關係。

是月,護**第3軍參謀長兼第1梯團梯團長韓鳳樓率部進入湘西。當時主政湖南的是袁世凱的心腹湯薌銘,湯薌銘一開始還想負隅頑抗,但前方戰事節節失利,迫於形勢壓迫,在5月29日宣布湖南獨立。

湖南戰場的逆轉,對袁世凱可謂致命一擊。當時民間有種說法,袁世凱稱帝是“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袁世凱稱帝是受楊度等六個人鼓動,而最終斷送其稱帝希望的是陳宧(yí)、陳樹藩和湯薌銘,這三個人都是袁世凱的心腹。“二陳”和湯薌銘宣布反袁後,袁世凱感到“人心已變,大事已不可為”。

眼見袁世凱局勢不穩,北洋軍閥內部不乏段祺瑞、馮國璋、徐世昌等消極對待袁世凱恢復帝制,袁世凱最終宣布撤銷帝制,但仍以大**自居。

袁世凱利用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的名義電告各獨立省份已取消帝制望停戰,隨後又用“勝利者”姿態與護**議和,提出近乎要求護**投降的條件。護**拒絕接受,護**主要領導唐繼堯、蔡鍔等通電要求:袁世凱退大**位並接受審判,黎元洪承大**位,重建國會。

直至袁世凱對內宣布取消帝制都未正式稱帝,年號洪憲僅在內部流傳,對外仍稱**,故袁世凱仍是**大**,但滇軍堅持要袁世凱**。而孫中山的革命黨人也在繼續動亂。

2023年6月6日10時15分,在重大打擊及交煎下,袁世凱因病逝世。臨終前,袁世凱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張鎮芳入府,口述遺囑,表示遵照約法由副**黎元洪繼任**。

6月7日,黎元洪就任中華**大**。

同日,蔡鍔命令**支隊奪取敵軍要寨瀘州,並戒備附近諸縣和自流井地區。袁軍張敬堯、熊祥生等部被迫與護**達成協議,退出瀘州。**晉公升為少將旅長,駐守瀘州、自流井、敘州一帶,兼瀘州城防司令,旅部設在白塔與側三牌坊的瀘縣中學堂內。

6月24日,黎元洪特任蔡鍔為益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兼四川省巡按使。

6月29日,黎元洪**宣告恢復2023年所定的《臨時約法》,並宣布重開國會。

護**運動標誌著**成立以後,南北**的開始。袁世凱本來是擁有中華**法統的大**,但是因為其野心,引致眾叛親離。南方各省軍人以軍事實力反抗北京政權,但**已無力**。

袁世凱死後,北洋**再無足以號令全國的強大政治人物。之後原北洋系軍閥互相開戰,孫中山亦到廣州**,另立軍**。局面要到十多年後,經歷北伐、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多場內戰,直到抗戰前夕鞏固了一定權力的蔣介石,才使得南北**大致得以改變。

護國運動,曾是蔡鍔與其師梁啟超密謀定策的,二人約定,蔡鍔赴雲南廣納舊部,武力北伐;梁以筆戰,攜進步黨(當時與國民黨勢力相當)在京滬間活動,遙相呼應。事成之後,功成身退,不戀勳爵。

唐繼堯,雲南本地人,晚清秀才出身,畢業於東京陸軍士官學校。滇系軍閥的代表人物,蔡鍔2023年主動辭去雲南都督後,他逐漸掌握實權,成為地方實力派。

李烈鈞,江西人,父輩曾參加太平天國運動,畢業於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與黃興相熟,並經黃興介紹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曾領導國民黨“二次革命”中的江西戰事。失敗後,逃亡海外。

三人雖是同窗,且都曾在雲南陸軍界共事,但是出身不同,政治傾向不同,個人觀念不同。三人合作,實為形勢逼迫下,地方實力派、進步黨、國民黨三股政治勢力的匯流。但三人的這些不同點也將對整個護國運動甚至其後的國內政治格局產生巨大影響。

護國軍揮師討伐袁世凱(三)

護 在出師之前,於1916年元旦,由雲南都督唐繼堯和第1軍總司令蔡鍔率領,在昆明舉行了隆重的誓師大會,其誓文莊嚴宣布 袁逆世凱,謀叛 復興帝制,本都督服役於 作鎮滇疆,痛國家之將沉,恨 之不翦。爰舉義旅,恭行天罰 誓清中原。護 各部陸續編成,經過動員和誓師之後,分別出發,開赴前線。除第1軍第1梯團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