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長安三萬里》的最後一裡

2023-08-25 22:03:38 字數 1861 閱讀 2677

詩詞界的千古謎題,情詩之王李商隱的《錦瑟》,到底是寫給初戀的?還是寫給亡妻的呢?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要想讀懂這首詩,我們得先了解李商隱的一生,如果說李白是盛唐的驕傲,那李商隱就是晚唐詩壇最高成就的代表,我們把唐代詩人排個序,李商隱的詩才絕對名列前茅,是妥妥的頂流。

他跟詩仙李白,詩鬼李賀並稱為三李,跟杜牧並稱為小李杜,跟溫庭筠並稱為溫李,可是這樣一位曠世奇才,一輩子當過最大的官兒,竟然只是乙個九品秘書。

其實李商隱也是遇到過伯樂的,晚唐腐朽出身沒落貴族,又幼年喪父的李商隱,一度得到大唐宰相令狐楚的欣賞,令狐楚幾乎將李商隱視為半個兒兒子,處處為他鋪路,可是很倒霉,還沒等李商隱在仕途上一展巨集圖,這位伯樂卻先去世了。

沒了令狐楚的庇護,李商隱很快又得到了,荊州節度使王茂元的賞識。在唐朝節度使都是封疆大吏,李商隱不僅做了王茂元的幕僚,還做了王茂元的女婿,這下總該青雲直上,步步高公升了吧,可是李商隱的政治悲劇從此刻就正式開始了。

晚唐**黨爭嚴重,朝堂上呢涇渭分明,牛黨和李黨水火不容,恰好曾經的恩師令狐楚和現在的岳父王茂元,分屬於兩個不同的黨派,李商隱迎娶王氏女,不僅讓世人認為他忘恩負義,首鼠兩端,恩人一死就投靠政敵,而且相當於把兩邊的人都給得罪了,兩邊都容不下他,至此李商隱不僅名聲狼藉,而且一生再也沒有得到重用事業無望,好歹還有家庭,好在王氏與李商隱感情呢一直很好,兩個人琴瑟和鳴,妻子一度成為李商隱生命裡一束溫暖的光。

可紅顏薄命,王氏纏綿病榻早早離世,而漂泊在外的李商隱,時隔數月才得知這個噩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寫下夜雨寄北時”。

他仍懷著思念在給妻子寫信,卻不知道家人已逝,這封信再也寄不到她的手中,公元858年,在潦倒窮困和不被理解的人生孤寂中,年僅40來歲的李商隱病逝於鄭州,崔玉在哭李商隱中寫了悼詞,“虛賦凌雲萬丈彩,一聲驚報未曾開”,這算是李商隱一生的寫照吧。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李商隱被譽為大唐最會寫情詩的詩人,“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他情詩確實寫得很好,可是你如果只把李商隱當作一位風流倜儻的情聖,那也是大大的低估他了,在流傳最廣的唐詩選集,唐詩三百首里,李商隱24首入選,僅次於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除了寫愛情,李商隱還擅長於詠史詩,政治詩,詠物詩。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貴臣”,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都是出自李商隱筆下,在詩歌逐漸沒落的晚唐,李商隱以一己之力將唐詩又一次推上了巔峰。

他是那個黯淡無光的晚唐詩壇上,最後一顆明亮的星辰,用自己的才華,成為了唐詩300年的完美收官,然而他也是孤身一人的天才,環顧四周,金盆撂落於世間,他再無糾葛,而景色中那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窺探的也不過是他自己的一生,曠世天才李商隱,可恨出生在晚唐啊。

《長安三萬里》 穿越時光的長安之夢

長安,這個名字自然而然地喚起華美的幻想。葡萄美酒 夜光杯的誘人光輝,琵琶大弦小弦追隨胡姬旋轉的舞裙,奢侈的荔枝一騎而來,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的哀婉。長安,這個詞語,既絢麗多彩又充滿腐朽的歷史。它深埋在時間的沙漠中,承載著千百年來無數人的嚮往和渴望。長安的精髓已經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之中,被珍視 ...

長安三萬里,太大的野心

長安三萬里,是讓人驚喜的。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孩子走進電影院時,我猜到會看到一幅盛唐的畫卷。沒錯,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高適那無奈,卻又波瀾壯闊的一生 我看到了李白放浪不羈,卻也無可奈何的一生 我看到了杜甫 賀知章 王維 岑參 張旭,甚至還有李龜年 這是一副盛唐明星群像電影,那些出現在語文課本裡的詩...

長安三萬里高適的故事

高適是唐朝中期的一位名臣和邊塞詩人。他出生於704年,逝世於765年,是渤海蓨 今河北景縣 人。他是安東都護高侃的孫子,其家庭雖然富有軍事傳統,但早年家境卻十分貧寒。高適年輕時,曾在洛陽和長安一帶遊歷,與李白 杜甫等人交遊。在近50歲時,高適通過別人的推薦,獲得了封丘縣尉的職位。然而,他不久便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