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著追李白看《長安三萬里》的觀眾,有多少人最後被高適圈粉?

2023-08-08 18:02:00 字數 1040 閱讀 7123

說起唐朝,可能每個中國人都能說上幾句唐詩,說起唐詩,每個人都能提起幾個唐代詩人。這就是唐朝的魅力。

李白才華橫溢,青年得志,登過帝王殿,醉臥權貴前,灑脫,天真,浪漫,恣意,常得罪人而不自知,想入世而妄為。即便是老年失意,也不枉經歷過波瀾起伏的一生,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他是所有世人值得仰望的耀眼星辰。

但是我們為什麼更喜歡高適?因為李白的才華無人能及,反而高適更像平凡的我們。

誰家祖上沒有過一段輝煌?無奈如今到自己這裡也是無名之輩。誰不是有志一展巨集圖,但是身邊總有乙個或幾個更有天賦,更優秀,更有資源的人,讓你如星伴月。一邊是對能人通達的敬佩歆羨,一邊是自身命運多舛的憤懣不甘。我們和高適太像了。你有一腔熱血,但誰又不是呢?像投海之石,濺不起一點波瀾,就淹沒於茫茫人海中。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英雄,如果不是那場動亂,也許高適的結局就是從八品上下的幕僚。就像平凡的我們,如果沒有意外,就是平淡一生,沒有什麼命運齒輪的旋轉了。

像,是高適吸引我們的第一點。然後是他活出了我們渴望的樣子。因為沒有哪方面天賦異稟的才華,他一直木訥自卑,這是他的缺點,但是他有情有義,忠信赤誠。不論是與李白的揚州之約,還是與哥舒翰的追隨之約,他都記在心裡。救郭子儀,救李白,雖然是編劇移花接木對他的美化,但是我們願意相信那就是他做的。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乙個英雄夢。

電影最後寫到,他是唐代詩人中,功業最卓著的一位。我想他的一生,就是杜甫期望的“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吧。如果我們能有乙個如此高的評價,一生所有的顛沛流離,值了。乙個看得見,夠得著的榜樣,自然圈粉了。

ps:1.從畫面來說,人物形象甚至馬,都參考了唐代人物畫和唐三彩,丹鳳眼和高顴骨並沒有醜化形象,體態豐腴而不是肥態。看得到背後工作人員的努力。

2.杜甫說來自長安杜氏,高適說久仰並不是客套話,因為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初唐著名宮體詩人。杜氏當時在長安確實有名氣,有點勢力,只不過到了杜甫這倒霉孩子這時期家族沒落了。

3.電影裡這些名人彼此都認識不假,但是並非這麼聚集。是經過藝術的加工,把不在同一時空的名人,齊聚一堂了。藝術作品別當紀錄片看。

《長安三萬里》 李白為何愛荊楚?

本文約 2600 字。閱讀需要 7 min 近日,國漫 長安三萬里 熱映,又一次勾起了人們對大唐盛衰的歷史記憶,激發了人們對李白 高適 杜甫等眾多才情橫溢 風華絕代的天才詩人們的無盡遐想。三萬里長卷,所展示的不只是大唐遼闊的疆域,更詮釋了作為中華文化瑰寶的唐代詩歌綿延不絕的鮮活生命力。在這部影片裡,...

看長安三萬里,讀懂詩仙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李白是個不折不扣的浪漫主義詩人,從大唐芙蓉園的曲江出發,途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又遊覽了茂陵,沿途景點美不勝收。每個景點都從不同的角度,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盛唐時期的英雄人物及其壯麗的詩篇。李白當年遊覽過的地方,如今已是人山人海,李白已成千古名句的詩篇也成為了大唐詩歌的瑰寶。然而...

長安三萬里,李白演繹了我們的一生!

長安三萬里,長安,是心中的理想與信念 三萬里,是我們的一生 為了理想與信念,我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努力到達長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數百年。大唐詩人百家爭鳴,如今能否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一 共同的理想與信念 因為共同的理想與信念,使得兩個年輕人走到了一起。李白與高適的相遇,這麼兩個人,為了能夠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