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 每天吃4 5粒花生,有效降低中風 心血管疾病風險!

2023-08-15 16:17:59 字數 1740 閱讀 3660

花生,又叫做地豆、花生公尺,含有比較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單不飽和脂肪、維生素b族、花青素等營養成分,擁有“長壽果”的美譽。

食用花生能給身體健康帶來不少益處,像強健腸道、健腦益智等等。前段時間,stroke雜誌更刊登過乙份研究文獻,研究的結論顯示,人們每日進食4~5顆花生,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風、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

雖然花生對身體好處多多,但是吃花生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以下4個點,否則不僅不能養生,反而可能損害健康。

1.每天的花生攝入量要控制好

花生是脂肪含量不低的食物,經常性吃過量,可能會導致攝入的脂肪酸過多。這些脂肪酸若不能及時代謝,就會積聚在機體,可能會增加肥胖、高脂血的發生風險。

一般來說,建議乙個成年人每週攝入花生等堅果類食物以50~70克為宜,平攤到每天就是進食10克左右

2.吃花生的方法要謹慎

市面上可以買到各種做法的花生,像水煮花生、魚皮花生、油炸花生等等。不同的做法,到底哪種比較健康?

一般來說,不太推薦魚皮花生、油炸花生這些吃法,因為這些經過加工的花生,往往會新增很多的油和鹽,攝入過多可能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而水煮花生是比較推薦的,因為這種吃法不但口味清淡,還不會破壞花生裡面的營養成分。

3.發生霉變的花生不能吃

長時間存放的花生可能會發生霉變,滋長黃麴黴菌,進而產生黃麴黴菌素等有毒的致癌物質。因此,為了身體健康,久放的花生或已明顯發霉的花生都不應該吃

4.這四類人吃花生要三思

雖然花生裡富含多種營養物質,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像下面的4類人群可能不適合食用花生:

對花生過敏的人群

花生過敏是挺常見的一種食物過敏反應,可引發**瘙癢不止、呼吸不暢、噯氣、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因此,對於花生過敏的人而言,應盡量不要進食花生及其製品。

有慢性腎炎等腎病的人群

花生屬於高脂、高蛋白的食品,而蛋白質的代謝及重吸收是在人體的腎臟完成的。對於有慢性腎炎等腎臟疾病的患者,腎臟組織已經受損,再攝入過多的花生,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病情惡化。

有高尿酸症或痛風的人群

研究發現,每一百克花生大約含有96毫克的嘌呤。有高尿酸症或痛風的人群如果攝入過多花生,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有胃潰瘍、胰腺炎等人群

花生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及脂肪成分,食用過多可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因此,對於患有某些胃腸道疾病的人群,應該謹慎食用花生。

此外,如果人們有特殊的身體狀況或者罹患其他慢性疾病,最好在食用花生或任何新食物之前,先諮詢醫生或專業營養師的建議。

家庭醫生**專稿,未經授權不得**。

吃花生,能養生!研究發現 花生讓血管更健康,每天要吃多少?

近年來,中風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健康話題。在這個背景下,有一種觀點得到廣泛傳播,即每天食用個花生能有效預防中風。這個觀點激發了人們的興趣和好奇心,並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和研究。然而,要確定這個觀點是否科學可靠,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科學研究並徵求醫學專家的意見。根據一項近期發表於境外雜誌的研究,每天食用少量花...

脂肪肝最怕的4種食物,每天吃一點

脂肪肝是現代社會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它的原因是肝臟內脂肪積累過多,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脂肪肝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 飲酒 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雖然脂肪肝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時 可能會導致肝炎 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因此,預防和 脂肪肝非常重要。除了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藥物 外,飲食也是預防和 ...

研究表明脂肪組織共同調節認知功能

在小鼠中,由於脂肪腦軸的潛在關聯,肥胖會影響認知能力下降。為了驗證這一提議,卡內拉斯和西班牙赫羅納大學醫學和糖尿病系的一組研究人員通過對三個與認知表現相關的患者佇列中脂肪組織的rna測序,鑑定了188個基因。這些基因與突觸功能 抗炎訊號 維生素代謝 磷脂醯肌醇代謝和補體級聯有關。該團隊將這些發現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