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週刊丨保障性住房讓新市民 青年人等群體“住有宜居”

2023-08-30 16:00:42 字數 2774 閱讀 2572

住房保障再發力。

編者按 7月24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閒置房產。**和有關部門也發布了多個相關政策檔案,加大住房保障支援力度,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本期地產週刊聚焦“住房保障再發力”,敬請關注。

樓市熱點。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曉紅。

在心儀的城市裡,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窩”,這是在城市奮鬥的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對擁有一處穩定住所的美好嚮往。 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10年來,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加快完善,累計完成投資14.8萬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圓了1.4億多名群眾的“安居夢”。

***攝圖網。

8月25日,**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規劃設計,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推進建設,確保住房建設質量,同時注重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 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保障性住房建設歷來受到各方重視,今年以來,多次高層會議均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讓更多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實現“安居夢”。

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

2023年,在北京市門頭溝的諾德彩園,張丹購買了一套兩居室的共有產權房。 張丹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決定購買共有產權房的原因在於,一方面,房子的首付款在支付能力範圍內,壓力不會太大;另一方面,臨近s1線橋戶營地鐵站,步行大約5分鐘左右,交通便利,出行方便,日常通勤時間大約一小時,也在接受範圍之內。“無論是戶型,還是居住條件,都是比較滿意的。” 袁華是一名京東快遞員,2023年住進了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的原香漫谷公租房。 “房子雖然只有50多平方公尺,但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每月的租金不到800元,更重要的是離家近。”袁華對這個“小窩”很滿意。 得益於北京市順義區推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於鑫住進了萬科泊寓28街區店的一套36平方公尺的loft公寓。“月租金不到3000元,獨立衛生間、開放式廚房、電視、冰箱等家具家電齊全,不僅小區環境好,而且居住安全有保障。”於鑫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她終於不用住合租房了,有了乙個屬於自己的獨立“小窩”。 新市民和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對保障性住房的主要訴求集中在**適中、面積足夠、穩定性高、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以滿足他們在城市安居樂業的基本需求。”對外經濟**大學國家(北京)開放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吳英傑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張英傑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保障性住房的目標群體而言,一方面,居住需求集中在“住得起”和“住得到”。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有超過70%的青年群體主要靠市場渠道租房子,而部分熱門區域由於租賃供給結構失衡導致一些***漲幅大,此外,房型不合理、**本身質量、所在區位、周邊配套服務條件等不理想,也都進一步加劇了優質***高、租房成本負擔較重的現實。因此,在人口流入型大城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需求相對較大。 另一方面,需求還側重於“住得好”和“住得久”。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空間適配度和管理服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響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職住平衡”或通勤便利是重要考慮的因素,如軌道交通的可達性,公共運輸的便捷度等。同時,租賃關係的穩定性、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的完備程度、所在社群的治理服務現代化水平也與租房群體的體驗感和幸福感直接相關。

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仍待進一步完善。

保障性住房為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提供了可負擔的住房選擇,緩解了城市住房緊張問題,確保更多人能夠獲得合適的住房。”吳英傑認為,保障性住房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維護社會的穩定具有積極作用。 不過,吳英傑表示,目前,很多地區的保障性住房**不足,難以滿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的需求,而且一些保障性住房位於城市邊緣地區,交通不便、基礎設施不完善,房子質量不高、舒適度差,影響居住者的生活質量。此外,一些地方的保障性住房申請和分配機制也不夠透明、公平,應改進申請和分配機制,確保公平合理。 於鑫希望,保障性住房在考慮低價的同時,更要提公升住房品質和交通出行的便利性。 “共有產權房裝修質量仍有待提高,只有在房子的細節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張丹期望,共有產權房**的產權比例能進一步降低。 保障性住房如何更好地滿足不同群體住房需求,張英傑認為,應積極響應多層次、多元化的居住需求,保障性住房供給應進一步關注各類為城市提供基本服務的務工人員和勞動者(如快遞物流、餐飲、外賣等領域),還可以與產業園區和大型企業合作,儲備好符合“藍領工人”居住需求的住房。同時,加強專業經紀服務,提高供需匹配效率。 吳英傑建議,針對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建議採取靈活、多樣化的措施,確保保障性住房能夠真正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應將保障性住房布局在更便利的區域,並提供足夠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學校、醫療機構、文化娛樂設施等,實行長期可持續管理,以提公升居住者的生活質量。” 在注重硬體的同時,也需要兼顧軟體。”張英傑表示,要關注租賃群體的歸屬感,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推進“租購同權”等問題,逐步補齊在落戶、子女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配套服務上的不足。

本***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並註明**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鏈結。關注丨千億農業保險市場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時報訪談丨蘇劍:戶籍制度改革與統一大市場建設相輔相成。

焦點丨強化分紅導向提公升a股投資價值。

經濟地理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按下提能“加速鍵”

總 監 制丨王輝王繼承。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地產週刊丨專家建議多渠道籌資加大保障房建設和供給

住房保障再發力。編者按 7月24日召開的 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 平急兩用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閒置房產。和有關部門也發布了多個相關政策檔案,加大住房保障支援力度,著力解決新市民 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本期地產週刊聚焦 住房保障再發力 敬...

收盤丨滬指漲0 03 貴金屬 房地產板塊漲幅居前

7月19日,a股三大指數小幅波動。截至 上證指數 0.03 深成指 0.37 創業板指 1.06 wind資料顯示,總體來看,漲少跌多,兩市 超過2800只。盤面上,板塊走強,地產 零售 傳媒 教育板塊 3d列印 儲存晶元 工業主機板等板塊表現低迷。資金流向 wind資料顯示,全天北向 淨賣出49....

中奧資訊丨中奧地產獲“2023年度投資價值地產企業”

2023年8月7 10日,由觀點地產機構舉辦的2023博鰲房地產論壇在海南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 突圍大變局 為主題,齊聚住宅開發 金融資管 商業 物業 產業 物流 數字科技 租賃 文旅 大健康及養老 聯合辦公 代建及城市更新各業態精英,集合央國企 民企及外資 港資企業數百位智者一起腦力激盪,群策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