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非遺鐵砂掌

2023-08-29 21:59:47 字數 1386 閱讀 1380

非遺夏津連環鐵砂掌:傳承人王會銳,師從夏津縣武術名家,潘安泉。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社會在農村主要是小農經濟,農民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生活,文化娛樂方式單一,河北大名人曹繼英深受父輩愛好習武的薰陶,自幼隨父習武,練習佛漢拳,鐵砂掌。山東夏津縣宋樓鎮潘馬莊村人潘安泉(2023年4月18日出生),自幼習武,練習梅花拳、太極等。18歲時因生意需要到河北大名出差,邂逅武術世家傳人曹繼英,志同道合,交流甚歡,在其懇求下,拜師曹疾英,跟隨老師練習佛漢拳、鐵砂掌。斷斷續續的跟隨曹老師練習了十幾年。隨後他把佛漢拳、鐵砂掌、梅花拳、太極進行融合,吸取各種拳法的優點,形成了內外兼修,身似軟鞭,出手如綿,手如鞭稍,快如閃電,連綿不斷,獨具特色的連環鐵砂掌,並發揚光大。

王會銳,夏津丁坊村人,丁坊村,村風尚武,王會銳小時受爺爺輩人的影響,和當時少林寺的熱播,內心中埋藏著武術的種子。先在周美印(夏津七里屯人)處亦師亦友的開始打沙袋,打磚塊,開啟鐵砂掌的初級練習,後拜潘安泉為師,進行深造,系統練習鐵砂掌。

夏津連環鐵砂掌特點是:

內外兼修,身似軟鞭,出手如綿,手如鞭稍,快如閃電,連綿不斷,獨具特色的連環鐵砂掌。練習功成後,手掌不變形,沒有老繭,手掌紅潤,越練手指越靈活,不僅能開磚劽石,還能夠用針線縫縫補補,手掌靈活的可以繡花。連環鐵砂掌分為練和打兩部分,講究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以意領氣,以氣運身發力。力分五種:鞭、崩、杵、整、續,要求做到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心意氣、力膽智協調配合。身似彎弓,手似利箭,眼似流星,腿如鑽,出掌如鞭,握指成鉤,攥拳如錘,體如彈簧,身似鞭。打時連環回拉,連綿不斷,主要動作有削(掌削)、抹(指抹)、帶(鐵鉤帶);打的技法為遠掌,近肘,貼身靠,出手不空回,疾步趟泥往前跟。

採用站樁練氣,擊打沙袋,藥酒洗泡,練成後手掌如綿,紅潤細膩,無老繭,死皮。

可以手掌開磚裂石。

練成後,可以底上各一花崗岩石板,中間放置水豆腐,一掌擊打,上下石板碎裂,而水豆腐安然無恙。

幾種練法,主要動作有,有削,有拍,有按,有推,有切,有撩,有抹,出手不空回。

非遺展廳設計要點

非遺展廳設計旨在展示和保護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是一些建議和常見的設計要點 空間規劃與布局 非遺展廳設計的空間規劃應考慮不同非遺專案的展示需求,並為其提供相應的展示區域。可以根據不同的非遺專案設定專門的展示區域或活動區域,使參觀者能夠有序地了解每個專案的歷史 傳承方式和技藝特點。展品陳列與展示手...

收藏!暑期非遺打卡計畫

暑期非遺打卡計畫是乙個非常有趣和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非遺,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傳承至今具有獨特性 代表性和歷史價值的人類口頭傳統 表演藝術 社會實踐 儀式節慶等各種形式的文化實踐。它們承載著民族記憶和智慧型,反映了不同地區和民族的風情與傳統。在暑期非遺打卡計畫中,你可以選擇一些著...

縣級非遺 抿節飯

涉縣地處深山,自古以來多產玉公尺,豆類 黃豆,青豆,綠豆,紅小豆,狸小豆 高粱等粗糧。據有關史料記載,涉屬冀州地,春秋屬晉,戰國徵兵屬魏 趙。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他在河北與王郎周旋,有一段極有名的傳說 王郎趕劉秀 相傳劉秀走國時,被王朗兵追擊不捨,在太行山中,劉秀飢餓難耐時,到一戶人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