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省一首代表詩詞,進軍祖國大西北,看看你家鄉有什麼詩

2023-08-09 23:23:07 字數 1894 閱讀 3580

#暑期嗨學計畫#

一、新疆。新疆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

西漢神爵二年(西元前60),西漢在烏壘(今輪台縣境內)設立西域都護府,標誌著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清光緒十年(1884),清**正式在新疆設省,並取“故土新歸”之意,改稱西域為“新疆”。

2023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

2023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關山月》是樂府舊題,是寫傷離別的詩。李白的這首詩,在內容上繼承了古樂府,但在寫作技巧上又有極大地提高。

李白用廣闊蒼茫、深沉磅礴的圖景描繪了一幅清冷蒼茫的月夜圖,將關山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思鄉情懷融入月夜高樓,表達了詩人對徵人的關切和嚮往和平的思想感情,是詩人博大胸懷的自然流露。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淒涼而又雄渾悲壯。

二、青海。青海簡稱“青”,省會西寧市。

青海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

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文人也不甘落後,正如楊炯所寫:“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昌齡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從軍行》就是王昌齡採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三、陝西。陝西“陝”或“秦”,省會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西安與世界著名的羅馬、雅典、開羅合稱世界四大古都。

陝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代表文化為“三秦文化”。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終於進士及第,他那個激動的心情真是無以言表,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確實,最喜不過金榜題名時啊!

四、甘肅。甘肅簡稱“甘”或“隴”,省會蘭州市。

甘肅地形呈狹長狀,地貌複雜多樣。

甘肅歷史代表文化為“河隴文化”。

唐開元十四年(726)王之渙辭官,過了15年的自由生活。《涼州詞二首》當作於其辭官居家的15年期間,即開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這一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邊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表現了盛唐時期人們寬廣豁達的胸襟。詩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使詩意的表現更有張力。用語委婉精確,表達思想感情恰到好處。

五、寧夏。寧夏簡稱“寧”,首府銀川市。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寧夏還是中國長城博物館,從戰國長城到明長城的古長城遺址,在寧夏都有分布。

寧夏既有秀美的風光,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唐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奉唐玄宗之命,以監察御史身份,赴西北邊塞慰問軍隊。《使至塞上》這首詩就是在出使途中所寫的。

碼字不易,如果您喜歡我的作品,請幫忙關注、評論、點讚。謝謝!

蘇軾的夏雨詞,一首輕悠閒適,一首溫柔心醉

可以說,蘇東坡是我最喜歡的古代詞人 詩人 沒有之一。他文學功底深厚,才華橫溢,豁達開朗,天性樂觀,了解了他一些瑣事後,會想說因為知道世界上有過蘇東坡,就知道自己不該辜負生活。夏天,明媚而炙熱,我們總在等一場雨,等那份清涼,夏天,聽著雨聲,心中就涼悠悠的。蘇軾筆下的夏天,不知暑熱為何物,萬物並秀,悠然...

曹操一首詩,便寫透人生歸宿,智者總是能看得更遠

曹操,中國古代歷史上熠熠生輝的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書法家 詩人。他活躍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在 三國演義 和影視劇的描述中,曹操常被描繪成奸詐小人,而劉備和諸葛亮則被美化,這讓我們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各方諸侯互相征伐,百姓流離失所。正值董卓崩潰...

他好色 好酒 好賭,卻憑一首詩留名青史,李白也沒能超越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弔古懷鄉之佳作。這首詩首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 頷聯緊承首聯,說自從仙人離去,黃鶴樓已經歷經千百年之久 頸聯詩意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