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和城市的兩極對立,謹防中國城市化的拉美病

2023-08-18 01:59:56 字數 3485 閱讀 8024

***以前說過,工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要一起走,如果農村崴腳了,就會造成城市病,它體現出來的特點就是農村會空心化,城市裡工業向好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工業有衰退週期的,這個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就會產生很多失業人口,游離在邊緣行業。

拉美國家就是這樣,他們在20世紀30年代搞工業,快速地推動了城市化,城市化率超過了歐洲,像巴西和阿根廷這種,都是過度城市化,導致了城市貧民窟非常龐大,這些拉美國家在經濟改革中,重工輕農,工業質量搞的不怎麼樣,卻加速了農業的衰敗和落後。

拉美國家的過度城市化的結果,像里約熱內盧、聖保羅、波哥大、墨西哥城、布宜諾斯艾利斯、加拉斯加等成了世界出名的有組織犯罪和暴力活動猖獗的城市,哥倫比亞、薩爾瓦多、巴西分別是全球城市暴力犯罪的前三名。

那拉美國家的城市病能不能解決,這個比較難,雖然拉美國家搞過土改單幹,但是個體農戶面臨資金、技術、市場等重重困難,根本就做不了農業,養家餬口都難。後來**就允許他們自由買賣土地,外國的資本大量進入拉美農村,這導致了乙個現象,在城市裡混不下去的人又回不了農村,而在農村幹活的,也是給農業資本家打工,而且還不是長期工,是有活幹就給錢,沒活幹就不給錢,農民連個長工身份都混不上,變成了短工,就在農村和城市來回穿梭、靈活就業。

小農經濟是不穩定的個體經濟,一直這樣搞肯定是不對的。但是拉美農業交給資本家之後,尤其是交給了跨國集團之後,他們又不承擔社會責任,導致了拉美國家的城市化,被人稱之為“虛假城市化”,像巴西,自己根本就沒有太強的工業,農業上又吸納不了人口,自然就社會亂。

**當年思路是這樣的,他說,幾千年來都搞小農經濟,也沒見農民富裕,這條路在歷史上反覆證明了是走不通的,他就想走合作化的路子,農村合作化是有兩個目的,乙個是在農村搞城鎮化,讓農民沒有必要去城裡,就能安居樂業,另一方面是農村將來會成為城市工業化產品的市場。

他說:“農業上大規模機器的使用,只有在農業已經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規模經營的基礎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 為什麼我們的國產農機具產品遠遠不如國外,就是因為你生產出來沒有用武之地,在2023年的時候,我老家農村耕地用的還是耕牛呢,三戶人家買一頭牛,我小時候放牛放的夠夠的,用的犁就是歷史書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那種犁。

現在談集體,總是被人罵,有些事情不能忌諱去談,要敢於反思總結。有些事可能看的太超前了,往往也難以在短時間看到效果,老百姓不理解也正常的。但是我們還得認真去思考,這個事情是完全錯誤的呢,還是做的太超前,或者哪些有可取之處,哪些應該摒棄?一說到集體,就說在一起吃大鍋飯,又扯違反人性之類的話。

**在搞集體農業的時候還是比較謹慎的,在2023年的時候,他說:“做一切工作,必須切合實際,不合實際就錯了。切合實際就是要看需要與可能,可能就是包括政治條件、經濟條件和幹部條件。”

但為什麼後來搞不下去?有人說,大鍋飯沒有積極性。但是把企業和農業送給私人了,給私人打工了,打工的人反而倒有積極性了,這是在邏輯上是解釋不通的。我水平不高,只能理解為時機不成熟。要吃飽,一家兩畝田就可以了,但是要吃好,還得走合作和集體的路,可能是因為在要吃飽的階段,幹了要吃好階段的事情,於是群眾不理解,等不及。

我看了下如今比較富裕的農村,不僅僅江浙滬粵這些地方,雲南、陝西、江西等地都有,他們走的也是“集體道路”,是毛時代的集體農業的公升級版,我稱之為“現代經濟學下的集體農業”,比如江西的順進村,該村在村兩委的提議下,村民代表大會一致通過了對村集體經濟實行社群型股份合作製改造的方案,將“股份制”與“合作製”有機融合,讓村民人人持股、個個當家,每年村民股利分紅300餘萬元,人均分紅2000餘元,戶均分紅7000餘元,率先實現了村民社會統籌保險,解決村民後顧之憂。

中西部地區不出去打工的富裕農村走的都是集體的道路,這解決了乙個什麼問題,一方面農民仍然是有產者,另外一方面實現了農業現代化,還衍生了很多鄉鎮企業,像陝西東嶺村、雲南福保村等等,雖然具體做法不一樣,但是他們富的流油的前提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安徽的農村非常差,差到讓**淚的地步,可能是小崗村的光環太大了,讓他們不敢去創新,至今還是“一包了事”,比如我老家的土地和水塘以及湖泊都承包給了浙江人,浙江老闆一年能賺100萬,但整個村子裡人卻都到外省打工去了,村集體只能收點承包費。

聽說安徽當塗縣農村很富,被人稱之為“全省農村首富縣”,他們自己對外的總結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這麼好的做法,卻很少有人報道,是不是覺得打臉“小崗村”了呢?我認為小崗村也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是社會是向前發展的,不能乙個舉措能用百年吧?現在如果證明了農村集體的路有用,那麼就大膽地去採用,至少我走了很多皖南農村,窮的要死的村子全部是搞單幹的,這種村子配村長都是多餘的。

那麼資本下鄉能解決農村富裕問題麼?解決老闆富裕問題是可以的,但解決農民富裕是很難的,拉美十來個國家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沒有必要再走一遍,拉美地區平均城市化率已達80%,造成大量城市貧困人口。這些人買不起住房,大都在城鄉結合部搶占地皮,自行搭建簡陋住所,逐漸形成大規模的貧民窟,這就是資本進農村搞出來的“城市難民”。

有人疑惑了,發展農村要錢啊,要錢肯定要投資啊!投資和集體經濟並不衝突啊,集體控股的混合制業態不是很正常的嘛,現在富裕的農村走的集體路,也接受投資啊,農民有拿錢投的,有拿地投的,也有外來資本投資的,不都是在村集體的管理下嘛!不是說一賣了之,一包了之,就能解決農村發展問題,農村的集體資產要惠及到每乙個人,我們一定要明確國家屬性,明確土地屬性,然後才不會被西方人帶歪,我們是人口大國,靠幾個資本家是帶動不起來的。印度現在在走財閥推動國家的路,要是幾千萬人口,印度早就騰飛了,就是因為他有15億人口,幾個財閥集團根本就推不動,印度財閥是非常有良心,也非常愛國的,但是沒啥用,走美國式的路必然會一敗塗地。

天天爭辯理論是沒有必要的,喊口號也是沒有用的,哪個地方的農村做的好,人人都富裕了,其他地方的村長過去取經就行了,但取經也要結合本地的條件啊,比如江蘇的農村是靠工廠富裕的,你回家辦廠未必行,很可能虧死你,因為你所在的農村沒有江蘇那邊完整的工業鏈。像安徽當塗的一些農村是靠集體養殖水產富裕的,我的意思是要看你這個村子的資源是什麼樣子的,而不是一味地去學別的先進村,走集體路的大方向是對的,但村子裡要搞什麼致富,那是全體村民要思考的事情。

通過集體化來改造耕地、興修水利、集約化生產、讓農村有個百業形態,這樣農村就在本地城鎮化了,農村的現代化對於***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你看看拉美國家就知道了,他們和美國關係還是比較好的,由於農村問題,國家就已經很亂,若是美國制裁他們,流動人口疏散不到農村,在農村沒有落腳的地方,這些人口不都變成不穩定因素了麼?

集體經濟重要的本質並非同吃同住同勞動,而是生產資料集體化和紅利集體化,有些沒腦子的專家總是嚇唬人,說又要吃大食堂了,建議專家少說話,現在全國前100強的農村,沒有乙個是單幹的,現代經濟學下的集體,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有股權證的、有計畫分配的、總而言之,社會主義屬性是沒有變的,這樣的集體如今有很多村里已經走通了,大家就不用懷疑了。

現在搞農村振興很容易成功,還有乙個原因,就是工業有能力反哺農村了,現在工業生產過剩,農村迎來了絕好的發展機會,只要村長有點腦子,農民的好日子很快就來了。

尉遲敬德兩極分化的一生

尉遲敬德被雪藏是在玄武門之變後,原因很複雜,有派系之爭也有帝王權術。武德三年他作為劉武周的部將在介休吃了敗仗後投降於李世民。沒多久和他一起投降的尋相便突然背叛,這讓尉遲敬德的處境萬分危險。因為李世民的部將都認為他也會背叛便將他關了起來。甚至屈突通和殷開山更是進言 將其殺掉。原因是他剛剛投降,心志不穩...

價差過大,歐亞天然氣「兩極分化」?

歐洲地區,本週保持下降態勢,天然氣庫存增速有所增加,市場對供暖季天然氣 信心增加,但歐洲區內炎熱的天氣導致天然氣發電需求有所增加。美國地區,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顯示,目前美國國內氣溫持續公升高,國內天然氣庫存增速持續,美國亨利港天然氣 ng 降後 1.國際天然氣市場周度綜述。a 市場概況。截至7月18...

熱播劇《長相思》口碑兩極分化,豆瓣評分僅7 6分

要說8月最火的劇,莫過於 長相思 了。自開播之後,碾壓同為古偶劇的 玉骨遙 迅速成為騰訊 上最火的電視劇集,甚至成為2023年以來,騰旭 上熱度最高的劇集。目前 長相思 第一季收官,雖結局還未完全播出,吊足了大眾胃口,但就其第一季的豆瓣評分來看,達到7.6分,雖分數不低,但相比於 蓮花樓 的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