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末路是99 的城市都將回歸農村

2023-07-20 20:21:26 字數 3830 閱讀 1413

大家知道中國一共有多少座城市嗎?

答案是,中國一共有660座城市。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一線城市共有36個,河北省地級市、內蒙古省地級市、遼寧省地級市等二線城市共有237個,而縣級市一共364個,地級城市共有239個。

這660座城市裡面,真正能算得上頂級的一線城市,只有4個:北上廣深。

經濟改革開放40年,北上廣深也逐漸出現了差距,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廣州的發展最差。

北京是全國政治朝聖地,亦是首都;

上海是金融高新產業試行區;

深圳是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

唯獨廣州四不像:

說它是高新技術產業,沾點邊;

它是跟金融產業板塊相關,也沾點邊;

這樣的城市屬於是什麼都幹一點,什麼都幹不好。

因為沒有自己的核心產業鏈條。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未來廣州必然會衰敗,必然被深圳所蠶食。

原因就在於,就算像廣州這樣的超一線城市都無法打造一條完全成熟、高階的產業鏈,競爭力必然遠遠不如深圳這種已經具有集群效應的城市競爭。

這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2023年深圳的月平均工資是13557元,廣州的月平均工資是10913。

乙個簡單的橫向資料比對,就足以展示出深圳和廣州之間的差距已經在不斷拉開。

你是打工人,你也會選擇工資高點的城市吧?

你是老闆,你也會選擇人均工資更高的城市吧?

人工工資更高,消費能力越強,這個道理不難懂吧?

這種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發展下,廣州拿什麼跟深圳競爭?

要知道,廣州是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才發展到今時今日,哪怕它競爭不過深圳、上海、北京這樣頂級的城市,它依然有資本碾壓周邊的其他城市。比如佛山、東莞、韶關、中山、清遠等等…

這就是很典型的,我打不過他,還打不過你嗎?

為什麼城市之間要做比對?

因為人變少了,人口出生率下降了。

一旦人口減少,這600+城市有許多原住民就會減少,許多產業就會被荒廢,產業衰敗,**財政就會減少,進一步導致當地居民的福利減少。

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當地居民必然會去尋找其他福利待遇更好,機遇更多的城市,比如深圳,比如上海,比如北京。

現在很多新聞播報年輕人受夠了一線城市競爭激烈,高壓環境,跑回老家去了。

大哥,那是**忽悠人的,那些敢跑回鄉下的,哪個不是已經賺了好一大筆錢,能回老家降維打擊,買房提前養老了?

再不然人家也是有一身技藝,網路養家餬口也行,普通人哪來的本事擺脫一線城市的紅利?

網際網路就有一點不好的地方,特別容易把少部分人的優渥生活當成是全社會的普遍現象。

這一點咱們以後專門開個專題來講。

說回人口出生率減少的問題,現在政策已經給出招了,延遲退休,養老金組合拳,用千方百計,目的只有乙個:完成養老金的收支平衡,有盈餘最好不過。

但養老金這事治標不治本,養老金的最核心矛盾並不是寅吃卯糧,而是老年人的壽命不斷增長,超過了生育率增長的速度。

因此,現在來看,人口是不可能回暖了,尤其是像眼下,貧富差距大,階級固化,普通年輕人的生育意願是很低,而且是越來越低。

年輕人不願意生,出生率下降,首當其衝遭殃的是誰?

是。五、六、七、八線城市。

這些城市本來經濟能力就不強,常住人口低,消費能力自然也低。

消費能力低,企業是不是就不願意到當地開辦企業,沒有企業,**的持續性收入從哪來?

拍賣土地也得有人買才有成交。

像黑龍江的房價夠低了吧,有沒有人專門跑黑龍江買房在那邊定居的?

有,很少,因為黑龍江地區偏遠,且城市基礎設施不發達。

醫療資源比不上一線城市吧?

教育資源比不上一線城市吧?

收入增長比不上一線城市吧?

請大家考慮乙個問題,100萬常住人口的城市跟900萬常住人口的城市,能比嗎?

肯定是不能比的。

舟山常住人口177萬,gdp1951.3億。

佛山常住人口955.2萬,gdp1.27萬億。

有的比嗎?完全沒得比。

有人的地方才有經濟,有經濟才會有企業,有企業,**才有錢,有錢了才有更多的政策扶持。

這是乙個邏輯通路,順這個邏輯通路走,你就知道接下來應該投資哪座城市。

為什麼這一點至關重要?

請想想,這個時代經濟飛速發展,最好的投資方式是什麼?

是投資一座城市。

乙個人,發展的腳步無論有多快,永遠比不上一座城市,乙個國家。

比如40年前改革開放,假如你從黑龍江跑去上海淘金,幹的是同樣工作,結果是不是差很多?

就比如同樣是買一套房,2023年在佛山買一套房和深圳買一套房,價值可能差很多。

因此,當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當乙個城市的人口不斷減少,出現負增長的時候,其實就說明,這個城市已經沒有未來了。

像上面說到的「公立醫療」、「公立教育」、「城市交通建設」這些都是不怎麼盈利的專案,需要**墊資支援。

假如地方**都沒錢了,難道每年指望著**掏腰包救火嗎?

顯然不合理,也不可能。

因此,城市競爭到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優秀的年輕人往大城市跑,大城市產生虹吸效益,狂吸周邊的人口,變得更加繁榮發達。

跑不動的小孩和老年人就留守在。

三、四、五線城市,並且由於。

三、四、五線城市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發展,企業也會離開,最後這些城市就會衰變成農村。

就像美國一樣,說到美國,最開始想到的是哪幾個城市?

紐約、舊金山、洛杉磯。

這些全都是經濟超級發達的超級城市,其他地方呢,經濟發展不起來,人少,經濟也不強,只能規劃為農業耕種用地或是軍事基地一類了。

歷史就是一本教科書,在裡面,找到共同的規律,你就能讀懂很多未來。

關注我,讀懂更多深層次背後的真相。

農村和城市的兩極對立,謹防中國城市化的拉美病

以前說過,工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要一起走,如果農村崴腳了,就會造成城市病,它體現出來的特點就是農村會空心化,城市裡工業向好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工業有衰退週期的,這個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就會產生很多失業人口,游離在邊緣行業。拉美國家就是這樣,他們在20世紀30年代搞工業,快速地推動了城市化,城市化...

《小武》 城市化的陰影和鄉土社會的獨立聲音

在中國電影的歷史長河中,賈樟柯的 小武 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星辰。這部作品是賈樟柯的畢業作品,它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精鑿的敘事在中國電影界中獨樹一幟。這部電影講述了乙個城市化程序中的邊緣人物小武的生活,他接連失去友情 愛情 親情,最終成為了社會的囚徒。儘管這部電影的預算有限 只有38萬元人民幣 但賈樟柯的才...

城市化帶來的隱憂 中國農村流失人口問題的深層原因解析

隨著中國的城市化程序不斷加速,農村地區出現了大量的人口流失現象。這一問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中國農村流失人口問題的深層原因,並 可能的解決途徑。首先,農村流失人口問題的深層原因之一是經濟差距的拉大。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導致了收入差距的擴大。在城市,人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