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 天宮寺的傳說

2023-08-17 00:29:04 字數 1989 閱讀 7913

說到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這個歷史事件,不得不提到安徽省太和縣三塔鎮的天宮寺這個地方。

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號稱八百萬窮苦農民的起義隊伍,在起義領袖黃巢的領導下浴血奮戰,輾轉半個大唐疆土,堅持鬥爭達二十年之久,撼動消耗了李氏大唐政權,從此李唐政權走向衰敗,這是後話了,此文暫且不表。

傳說當年八百萬起義大軍途徑三塔集,到達距離三塔集約五六裡路的“天宮寺”這個地方時,人馬瘟疫死傷大半,朝廷官軍抓住機會消滅了這支起義大軍……

關於黃巢起義,對於黃巢及其八百萬起義大軍來說,“天宮寺”就是乙個生死劫。所以,關於黃巢起義的兵敗故事一直流傳在三塔鎮的天宮寺一帶,歷經千年直到今天。據說就在天宮寺的南面、即位於原天宮鄉**南面有一處土丘墟,是黃巢的墳墓。說是黃巢及其將士死後都被就地埋葬於此。早些年曾傳聞有人耕地時發現了刀劍之類的古代兵器……

其實,野史傳說黃巢死前仰天大笑,手指著天空長嘯:“是天滅我也?還是我黃巢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情?我帶領勞苦大眾追求的是天下太平,人人不會挨餓受凍,沒有惡人欺壓、沒有官府欺壓的社會,這有錯嗎?為何天不容我?”,這時晴好的天空突然電閃雷鳴飛沙走石,而後狂風大作傾盆暴雨下了三天三夜……

其實,黃巢起義是被逼上梁山,是對當時朝廷腐敗勢力的武力抗爭,廣大的窮苦百姓竭力擁護,錯就錯在黃巢說了大話。黃巢胸懷壯志、氣度非凡,他指揮勇猛的起義大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準備直搗黃龍——一路過關斬將直達長安。在一次酒宴後,黃巢豪言壯志地宣布:“我大軍長驅直入,別說長安固若金湯我們可以攻陷,怒一怒我們可以打到天宮去!”不料這話被南天門前的守神“順風耳”聽到了,隨即報告了玉皇大帝。玉帝大驚失色,心想五百年前孫悟空大鬧天宮已經鬧騰得夠嗆,若再來乙個黃巢不就是雞犬不寧了嗎?於是立馬召集眾神商議對策,結論就是在黃巢沒成氣候之前把他除掉——讓他們瘟疫氾濫自取滅亡吧!說個冒犯的話,玉帝想出了類似當年日本鬼子七三一部隊製造瘟疫禍害中國人的損招,感覺有點不擇手段了。

黃巢死了,永遠載入了史冊,是非功過留與後人評說。而他的一首七言古詩《菊花》流傳至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甲。”讀此詩,似乎於時空中看到了乙個氣勢磅礴大義凜然的黃巢……

後來某年某月,黃巢殘部有人就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廟來紀念黃巢,命名就叫“天宮寺”。既是對黃巢的懷念和祭奠,也算是告誡和規勸人們黃巢遭遇劫難的深刻教訓。

據野史記載,選擇行軍路線時,黃巢不聽部下規勸,執意經過三塔集向西天宮寺一線。當時眾多部下進言:“這裡有三座寶塔,萬一各路官軍埋伏於此,對我們是極為不利。再說,此地傳說是上天仙界關注的重點,我們八百萬大軍途經此地,聲勢如此浩大,說不定天庭神仙以為我們是塞外侵犯之敵來這裡侵襲,會對我們的大軍產生誤判而遭到懲罰的!”

黃巢聽後馬上反駁:“我們是正義之師,天不怕地不怕!若玉帝惹怒了我,怒一怒我打到他的天庭去!唐僖宗自稱天子,玉帝就是他老爹。子不教父之過,玉帝難逃其咎!”幾日後,黃巢酒後再一次說了此話,被天神“順風耳”聽到了……事實果不其然,黃巢起義成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唯一的被神仙算計的一場“冤案”,造成的八百萬冤魂是誰的責任或過錯?是李唐朝廷還是仙界天神的罪責?或者說是那個不辨是非愛打小報告的天神“順風耳”之罪過呢?孰是孰非純屬傳說,留給野史評說去吧……(詩哥杜士成 收集整理,僅供參考)

一山一寺一傳說,被稱為晉陽古八景之一的「崛圍紅葉」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春去秋來,秋風拂過,落葉在風中搖曳,舞蹈。那一樹的金黃,漫山遍野層層疊疊的紅葉,在秋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美好,就像一幅優美的油畫,濃烈而極具有衝擊力。遠遠望去,山峰疊翠,山中紅葉燦若晚霞。層林似火,美的讓人忘了呼吸。素有 小香山 之稱。山中 一座隱藏於蒼松翠柏之中紅牆碧瓦若隱若現...

吸血殭屍的傳說

在乙個偏僻的小村莊裡,有乙個可怕的傳說,那就是關於吸血殭屍的故事。據說,在這個村莊的深處,有一座古老的墓地,埋葬著一位惡魔般的吸血殭屍。這個吸血殭屍曾經是乙個 的巫師,因為追求永生而陷入了黑暗的境地。每當夜幕降臨,吸血殭屍就會從墓地中甦醒,尋找新鮮的人血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它的身體蒼白如雪,眼睛發出紅...

孟姜女的傳說故事

相傳秦朝時,有一姓孟的人家種了一顆瓜,瓜苗順著牆根爬到姜家結瓜。瓜熟了,乙個瓜將在兩個院子分。開啟一看,裡面是乙個又白又胖的小女孩,於是給她取名叫孟姜女。孟姜女長大後,方圓十里八里的村子裡的人都知道她是個好姑娘,日子過得好,聰明,會彈琴,會作詩,會寫文章。這對老夫婦甚至視她為掌上明珠。就在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