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打造智慧型海洋

2023-08-18 20:50:08 字數 1542 閱讀 8665

(記者 陳洲)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表面積71%左右是海洋。就在近日,《人民**》相關報道提到,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把高階裝備製造、綠色低碳、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在5g時代,如何利用好海洋資源,不斷用數字技術擴大海洋經濟新空間呢?

***攝圖網)

海洋強國建設正穩步推進

從自然資源部獲悉,2023年上半年,全國海洋經濟延續較快恢復態勢。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產總值4.7萬億元,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

國家海洋資訊中心副主任崔曉健表示,整體來看,上半年,海洋經濟延續較快恢復態勢,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構建加快推進,海洋資源供給保障能力不斷提公升,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公升向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上半年,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高,一批海洋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如海洋預報晶元“媽祖·海浪”投入業務應用;另外,2023年上半年,海洋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持續推進,如渤海生態預警與保護修復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海洋資訊科技與裝備創新中心等揭牌成立,都在助力提公升海洋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電信多維度助力海洋經濟建設

在助力各行業數位化轉型,讓資訊化、智慧型化在各個城市遍地開花的同時,中國電信更不忘這片藍色的海域。

就在近日,中國電信接到遼寧海事局網路建設需求後,第一時間攜手天翼物聯提供5g商企專網產品,基於中國電信5g網路為“海事藍”加裝了一張水上專網,可實現多點資料遠端內網回傳,為海洋藍色熱土的資訊化建設畫龍點睛。

江蘇如東海岸線全長102.59公里,為提高遠海訊號覆蓋,保障海上漁民與來往貨船通訊,中國電信多年來陸續在海上建立基站近20個,覆蓋使用者6000餘人,服務多家風電企業施工人員以及附近海域作業漁民,還與天通衛星全面協同,保障海洋漁業局應急救援並助力“智慧型漁業”的發展。

在福建的東山島,中國電信與華為共同助力東山島海上事業,當地漁民十分感謝中國電信的科技創新,改變了幾十年來必須常駐海上的夜間值守習慣,在家看看手機即可監控。

科技智賦海洋經濟數位化轉型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這一思路放在發展海洋經濟領域同樣適用。

對此,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何廣順表示,海洋自然條件複雜多變的特徵決定了海洋經濟發展對技術的要求比陸地經濟更高,未來海洋產業的發展將更多地依靠創新來驅動。

此外,中國海洋發展**會副理事長潘新春也提到,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海洋產業通過充分利用高新技術、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方式,完全可以實現向綠色、低碳、智慧型、高效、安全方向發展。“未來,海洋清潔能源開發、綠色海洋牧場與深遠海大型智慧型養殖、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醫藥與生物製品等海洋產業將大有前景。”

隨著數字經濟的縱深發展,海洋經濟也將掀起數位化轉型的浪潮。首先,海洋領域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如海洋通訊網路、海底資料中心、海底光纖電纜系統等會快速發展;此外,海洋大資料平台等也將成為短期內的重點建設物件。同時,數字經濟在海洋領域中的發展應用勢必會催生出促進海洋產業快速進步的新技術,並逐漸成為引領海洋領域的新業態。

數字技術打造慧民新生活

在剛剛結束的大運會中,我們能看見運用人臉識別 魔鏡ai等技術建設的5g數字孿生小區 在即將召開亞運會的杭州,步行在文三數字生活街區中,3d裸眼大屏可讓人們看見 活起來 的亞運吉祥物 當前數字技術已進入人們生活中,為人們打造了乙個便民的數智世界。攝圖網 數字技術激發各場景消費新潛能 我們在談論 智慧型...

智慧型印章助力數字鄉村建設,打造智慧型村章管理新樣本

用數字經濟賦能現代農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數字鄉村建設主要任務是加強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傳統基礎設施與資料元素的更多融合,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數位化公升級,推動鄉村管理數位化轉型。在這股數位化的浪潮下,印章管理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改變,智慧型印章作為賦能數字鄉村的重要一環...

如何打造智慧型社群 智慧型物業?這些核心技術與應用不可或缺

要打造智慧型化工園區,以下是一些核心技術與應用不可或缺的方面 物聯網技術 通過將感測器和裝置連線到網際網路,實現對園區內各種裝置和資源的監測和控制。物聯網技術可以用於監控和管理生產裝置 能源消耗 環境感知等,提高園區的執行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大資料與人工智慧 通過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生產和運營資料,應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