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頭版聚焦 齊魯巾幗 腳踏實地闖新路

2023-08-08 21:02:06 字數 4480 閱讀 5057

編者按

近日,中國婦女報全**記者跟隨中宣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團前往山東多地。一路上,女退伍軍人返鄉當起村支書、女大學生接過父輩接力棒從事農業發展的故事令人動容,女農業科技工作者“把**寫在大地上”、女科技人才在山東創造“單項冠軍”的故事令人振奮。8月8日,中國婦女報頭版以《齊魯巾幗:腳踏實地闖新路》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

最多的時候,王成成往一戶村民的家中跑了50多次,她磨破了嘴皮子只為了完成一件事——利用村內的閒置宅基地做民宿。李悅悅深知父親所經營的農業企業缺乏管理型人才,在大學時毅然選擇了財務管理專業,並在畢業後返回家鄉,組建起一支大學生專業隊伍,投身高質量農業發展。劉鈺為了讓村民參與高標準葡萄種植,自掏腰包5萬元投資建設兩棟示範棚,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陳茹從甘肅來到山東,聯合多名志同道合的婦女姐妹踏上創業之路,終突破鑿岩機械多項重大工藝技術,成功研發新式快速鑿岩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榮獲國家工信部製造業單項冠軍。……在山東奔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扎根這片土地的5000萬女性從未缺席、屢建新功。她們手中緊緊握著的,正是屬於她們的山東的新未來。探路2023年,24歲的陸軍通訊兵王成成退伍了。因割捨不掉那份軍營情懷,王成成帶過軍訓、為孩子們做過拓展訓練。2023年,家鄉山東省臨沂市向王成成這樣的退伍軍人發出了乙份“邀請函”——臨沂市委組織部出台面向退役軍人招考農村黨支部書記的政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王成成報名參加了考試,成為沂水縣院東頭鎮西牆峪村黨支部書記。

王成成化身“小工”參與村級場所改造如今,在臨沂,“兵支書”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張“人才招牌”,像王成成這樣的“兵支書”,共有11140名。“軍人嗎,天生就有股不服輸的勁兒,不管做什麼,我一定要做好。”但對於懷有一腔熱血的王成成來說,西牆峪村絕對算得上是“一盆冷水”。剛進村,一條寬不到3公尺的窄路是這個村子唯一的路。村子地理位置三面環山,基礎設施條件很差,人均收入也只有1.2萬元左右。更讓她難受的還市村民不信任的目光和私下的討論。“這小姑娘也不是咱村的人,能幹好嗎?”上任後,王成成面對的第一場“考試”是颱風“利奇馬”。她一邊密切關注颱風的動向,一邊檢查路面房屋,並迅速轉移、妥善安置住在山峪裡的100餘名群眾。這場“考試”過後,安全度過颱風危機的村民們不禁對這位年輕的村支書多了幾分信任。與王成成同齡的李悅悅,也在2023年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學成歸來的她接手了由父親辛苦創辦的企業——東營市廣饒縣怡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一名農業領域的“創二代”。

李悅悅為種植戶提供田間指導年輕人的到來,為山村和村民賴以生存的農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2023年,西牆峪村發展農家樂8家、精品民宿12套、旅遊商品經營平台1處,38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實現村集體收入3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怡豐農業則先後投資7100萬元,致力於提公升農業的數位化、智慧型化管理水平,2023年產各類成品蔬菜瓜果種苗7600餘萬株。可在她們看來,村貌的煥新、產業的發展還不是最重要的變化。關鍵的變化,在人。王成成發現,村里從年輕人到老年人,思想觀念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最開始我們提出做民宿,好多村民不同意,覺得老房子就是他們的‘根’。”王成成帶上他們去蒙陰縣等周邊縣市區參觀學習,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有人對王成成拍著胸脯說:“好環境、紅色故事咱們村也有,真要做民宿,咱們肯定不差!”

蔬菜育種育苗博士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生活在怡豐農業周邊村莊的村民,得到了來自“蔬菜育種育苗博士科研工作站”的“管家式指導”,不少鄉村湧現出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的“土專家”“田秀才”。選擇遼寧遼陽人陳茹,曾在人生中面臨兩次重要的選擇。2023年,大學畢業的陳茹選擇支援國家西部建設,在甘肅天水風動工具廠工作,從普通工藝員做起,逐步成長為技術中心主任。20年的時間裡,她參與了多個鑿岩機械產品的研製攻關,達到行業領先水平。2023年,國企改制,陳茹再次做出了選擇——前往山東濰坊,籌建山東天瑞重工***回憶起那段經歷,陳茹仍滿懷激動。“我們多名志同道合的婦女姐妹,背井離鄉,拖家帶口,遠赴千里之外打拼事業。”陳茹告訴記者,“創業初期,乙個廠房,一堆零件,臨時辦公地點冬天沒有暖氣,四處漏風,所有人的腳上都起了凍瘡,我38碼的腳腫到要穿40碼的鞋。”雖然條件異常艱苦,但陳茹堅信“心有所想、所信,必能行遠”。

左)天瑞磁懸浮動力裝備,標註“新動能”;(右)傳統裝備,標註“舊動能”

2023年,陳茹和團隊開始進軍“磁懸浮”。她將那段飽含淚水的過去輕描淡寫,“經過多次攻堅克難,我們終於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關鍵技術,研發出磁懸浮鼓風機、真空幫浦、空壓機等一系列高效節能綠色裝備,廣泛應用於水泥、造紙、汙水處理等高能耗行業,填補國內空白,徹底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壟斷,成為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技術支撐。”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路上,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並肩作戰。在位於淄博市桓台縣東嶽經濟開發區的東嶽氟矽科技集團***還有這樣一支年輕而充滿朝氣的研發團隊——山東華夏神舟新材料***聚偏氟乙烯產品研發團隊。團隊核心成員杜延華告訴記者,這支團隊主要由“80後”“90後”組成,女性佔比64%。在我國新能源發展的關鍵視窗期,杜延華與團隊成員抓住機遇,選擇自主研發高階動力鋰電池用pvdf樹脂。經過長達16年的研發攻關,歷經幾千次的實驗摸索,上百次的挫折磨鍊,團隊最終實現關鍵製備技術創新突破。

杜延華(左)正在認真研究pctfe醫藥包裝膜材料效能據杜延華介紹,團隊先後攻克了超耐候塗料用pvdf樹脂、太陽能背板封裝膜用pvdf樹脂、注塑擠出級pvdf樹脂、水處理膜用pvdf樹脂、動力鋰電池粘結劑用pvdf樹脂等系列產品的關鍵技術,產品效能及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次打破國外壟斷,解決了我國塗料、光伏、注塑、水處理、鋰電等多領域關鍵基礎材料的“卡脖子”問題,並同步實現規模產業化,形成25000噸/年的生產規模,年經濟效益20億餘元,為我國產業轉型公升級、助力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23年,這支年輕的團隊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收穫站在費縣朱田鎮石溝村石滿玉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葡萄園裡,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藥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農藥精準施藥技術團隊青年專家劉鈺感嘆著今年的豐收成果。“今年園區畝產將達到2000斤以上,明年豐產期後畝產將穩定在5000斤,可實現年產值100萬元。”

劉鈺在石溝村與第一書記和村民**葡萄苗期種植管理於農戶而言,收穫的滋味總是甜蜜的。而對於投身在田間地頭的女農業科技工作者來說,收穫的意義卻不止如此——乙個對女性科技人才成長更友好的環境,能夠讓她們在實現夢想的路上越走越遠。記者了解到,在山東省婦聯的大力指導和支援下,山東省農科院突出思想政治引領,以黨建帶婦建,認真落實全國婦聯、科技部等聯合印發的《關於支援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落實全國婦聯開展的“科技創新巾幗行動”,在全國率先出台了《關於支援女性科技人才發揮更大作用的十條意見》。

十條意見”實施一年多來,有10名女性科研人員獲得了支援女性科技人才生育回歸**,11名女性科技工作者獲得了齊魯農業科技獎巾幗科技獎。在山東省農科院“3237”人才培養工程中,有14名女性科技人才因符合年齡放寬政策獲得支援。同時在全院實施了孕哺期女性承擔科研專案可延期結題或延期考評、哺乳期一年內女性科技人才實行彈性工作制等,女性科技人才幹事創業的環境更加優化。在青島,青島市三八紅旗手、巨峰科創副總經理沈芳也對女性的創新創業環境感觸頗深。2023年,由巨峰科創***開發建設青島人工智慧科技創新中心,該專案也是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園的重點支撐專案,計畫2023年12月竣工,將落戶多家擬上市企業及各級專精特新企業的研發總部,打造嶗山區標桿性“工業上樓”示範園區。收穫來自不竭的創新,也來自愈加友好的環境。

巨峰創客+”青島市三八紅旗手工作室合影記者了解到,在青島市婦聯和嶗山區婦聯的引導下,“巨峰創客+”青島市三八紅旗手工作室正式成立,該工作室以思想引領、示範帶動、志願服務、問需問效、團結凝聚婦女群眾為工作職責,充分發揮三八紅旗手自身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更大限度地引領、服務、聯絡人工智慧領域女企業家、女創客等婦女群眾,展現嶗山創業女性、科技女性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嶗山區婦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ai科技創新為女性發揮獨特優勢創造了新機遇,“巨峰創客+”青島市三八紅旗手工作室則為帶動廣大女性把握建設製造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機遇,銳意創新,追求卓越,為科技創新強國建設貢獻了巾幗力量。

來 源:中國婦女報 文/中國婦女報全**記者 姚建/**青。

《檢察日報》頭版關注!多方合力給事實孤兒找到代養家庭

2023年08月14日 檢察 頭版。小葵現在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有關單位也很關注她在代養家庭的生活狀況 近日,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檢察院檢察官在回訪中得知事實孤兒小葵 化名 一切安好,牽掛的心才放了下來。小葵的媽媽張某是一名再犯罪人員。2021年底,張某因刑事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2...

中國連續重擊美國情報頭子,狂妄叫囂不過乙個月!

挑戰國際間諜風雲,捍衛國家尊嚴。最近,國際政治舞台上一場引人注目的風暴正在醞釀。就在上個月的20日,美國 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上的囂張言辭,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他聲稱美國正在華情報網路重建方面取得了進展,特別強調正在構建強大的人力情報收集能力,以彌補其他情報渠道的不足。雖然各國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