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身心理是否健康?

2023-08-09 17:32:53 字數 1369 閱讀 4464

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首先應當考慮的標準。除了智力正常還有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首先應當考慮的標準。不論是民辦衛生組織提出的國際疾病分類體系(icd-9)還是醫學會精神疾病分類,都把智力發育不全或阻滯視為一種心理障礙。

人的智力根據其發展水平,可分為超學、一般和落後。心理學家通常用智力測驗來衡量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智力水平的高低用智商(iq)來表示。

一般來說,智商在90-110者為智力水平適中的人:智商超過140的人,表示才智出眾;智商低於70者,表明智力低下,稱為智力落後。

二)善於調節與控制情緒。

首先,要有合理的情緒反應。一定的外界客觀刺激引起相應的情緒是情緒健康的標誌之一。人非草木,敦能無情,如果乙個人對一切變化都漠然視之,無動於衷,那就不正常。如果乙個人受到挫折後反而高興,受人尊重反應憤怒,這也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其次,情緒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轉移。在正常情況下,引起情緒變化的因素消失以後,其情緒反應也應逐漸消失。

再次,情緒穩定性好,具有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周圍環境的動態平衡的能力。如果乙個女性的情緒經常很不穩定,變化莫測,與他人很難相處,這也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最後,心情愉快。心理健康的女性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

三)心理健康的意志標準。

表現在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等方面。意志的自覺性表現為人對自己的行動目的有正確的認識,並能夠主動地支配自已的行動,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乙個女性做事缺乏明確的目的,或者對目標朝令夕改,則是意志不健全的表現。

意志的果斷是指乙個人善於明辨是非,適時地當機立斷採取決定並執行決定。果斷性以有膽有識和勇敢的行為為特徵。與果斷性相反的是優柔寡斷與草率從事。意志的堅持性是指乙個人在執行決定時,能夠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自制力好,既有現實目標的堅定性又能克制干擾目標實現的願望、動機、情緒和行為,不放縱任性。

對現實環境能動適應和改造,是指有積極的處事態度,與社會廣泛接觸,對社會現狀有較清晰正確的認識,心理行為順慶社會進步的趨勢,勇於改造周圍環境,以達到自我實現與對社會奉獻的協調統一。

四)人格的完善與健康。

按照《心理大詞典》的解釋,人格即個性,是指乙個人的整個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標誌是:

1、人格的各個結構要素,即氣質、性格、能力和活動的傾向性方面的特徵,如動機、興趣、理想、信念都不存在明顯的缺陷;

2、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

3、人格的各構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錯綜複雜互動聯絡,有機組織合成乙個整體,對人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的。如果各種成分之間關係協調,人的行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調,就會造**格**產生不正常的行為。

心理健康小秘訣,改善身心健康的簡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因此保持積極的心態對於心理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保持積極的心態 心理那些事 1.轉變思維方式 嘗試看待每件事情的積極方面,而不是消極方面。遇到困難時,試著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困難。2.尋找支援 與朋友 家人或心理諮詢師分享問題...

心理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有多大?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無論是來自學業 工作 人際關係還是其他方面的壓力。雖然短期的壓力可以激發我們的動力和應對能力,但長期的心理壓力可能對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那麼,心理壓力究竟對身心健康有多大的影響呢?首先,長期的心理壓力可能導致身體健康問題。當我們面臨壓力時,身體會釋放應激激...

心理平衡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壓力和挑戰,可能會導致心理失衡。長期的心理失衡可能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如焦慮 抑鬱和人際關係問題。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們需要學會保持心理平衡。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積極面對壓力。壓力是現代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但並不一定是消極的。我們可以嘗試改變對壓力的看法,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