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經驗與啟示

2023-09-17 12:04:18 字數 3287 閱讀 7863

千百年來,古絲綢之路的文明之光始終熠熠生輝。2023年,**總書記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歷史記憶,賦予古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十年來,參與其中的國家和國際組織越來越認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越來越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深入總結共建「一帶一路」十年取得的重要經驗與啟示,對於進一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回答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課題。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能否探索一條超越西方狹隘的經濟全球化之路,成為一項重要課題。**總書記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走到了關鍵當口。是堅持合作與融合,還是走向**與對抗?是攜手維護和平穩定,還是滑向『新冷戰』的深淵?是在開放包容中走向繁榮,還是在霸道霸凌中陷入蕭條?是在交流與互鑒中增進互信,還是讓傲慢與偏見蒙蔽良知?歷史的鐘擺朝向何方,取決於我們的抉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正在並將繼續回答這些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

實踐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符合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群眾渴望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家園的憧憬和期待,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規律。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激勵更多國家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並從並肩前行國家的發展中獲取前進力量。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的種子正成長為參天大樹,結出了累累碩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為各國開創出一條通往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

推動搭建互聯互通的有效平台。

人類發展史就是人類共同努力探索聯通和交融的歷史。在共建國家的共同推動下,經過十年努力,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搭建互聯互通的有效平台,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世界銀行有研究報告指出,若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礎設施專案全部得以實施,到2023年,每年將有望為全球產生1.6萬億美元的收益,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3%。

十年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統籌謀劃的基礎上,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一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專案拔地而起,中國對外投資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和對外援助的專案覆蓋所有共建國。

2023年至2023年,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額從1.04萬億美元增加至2.07萬億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長8%。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規模佔我國外貿總值的32.9%。中國與共建國攜手建設了一大批陸海空互聯互通重大專案,打通了一些國家長久以來困擾經濟發展的堵點,為各國加強互聯互通、構建高效暢通的全球大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始終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機制,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50多份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檔案,與31個共建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一大批綠色務實合作專案落地生根。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能源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進展與成效。

促進文明進步和人類社會發展。

**總書記指出:「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型、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共建「一帶一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體現了各方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產生了共振式巨大能量。

中華文明以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廣闊胸襟,不斷吸收借鑑域外優秀文明成果,在漫長的歷史中,與相關國家共同書寫了絲路畫卷,符合構建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要求。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有利於各國在開放合作中實現共同增長與共同繁榮。據世界銀行預計,到2023年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有助於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共建「一帶一路」既有利於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又能吸引全球優質資源到我國來參加現代化建設。在推進高質量「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完善全球產業鏈**鏈,既能使我國產業「走出去」帶動國內產業結構公升級,又能使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形成新的產業布局,維護全球產業鏈**鏈穩定暢通。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在大國競爭博弈加劇、多邊**體制有待加強的背景下,我國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沿邊開放步伐,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伴隨多層次的一般**、加工**、服務**、採購**、口岸**和跨境電商等迅速發展,進而推動通道經濟、口岸經濟、樞紐經濟快速發展,形成了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共建「一帶一路」造福了共建國家、地區和人民,對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重大貢獻。例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大部分成員國已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加深了rcep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關係。在相互開放中,中國與亚细安進一步深化多邊**投資機制,持續向周邊國家和地區釋放經貿合作紅利,推動了亞太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序。

進入21世紀,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大部分處於工業化初中級階段,共建「一帶一路」為這些國家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提供了新契機。隨著商品、服務、資訊、資本、技術和人才在共建國家之間的共享、流動和重新組合,各國可以利用各自比較優勢,著眼於科技研究與運用、高技術產品研發與轉化,不斷以創新驅動發展。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在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中共享經濟全球化的成果。

紮實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從願景到行動,從大寫意到工筆畫,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我國在2023年、2023年召開了第一屆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領導人、企業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形成了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2023年10月將在北京召開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程序,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不管處於何種政治體制、地域環境、發展階段、文化背景,都可以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共商共建共享,實現合作共贏。儘管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但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戰略機遇,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國內和國際、統籌合作和鬥爭、統籌存量和增量、統籌整體和重點,積極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十年揚帆再起航。共建「一帶一路」給全世界築就了一條通向合作共贏、全球共同發展的道路。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總結經驗、擘畫藍圖,引領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向前發展,鋪就共同發展的康莊大道,繪就綠色發展的亮麗畫卷,書寫國家互利共贏、人民相知相親、文明互學互鑒的絲路時代新篇。

本文**:經濟**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法治力量護航數字中國 共建一帶一路網路文明

9月14日,2023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法治日主會場活動在福州舉行。本次活動以 法治力量護航數字中國 共建一帶一路網路文明 為主題,由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指導,福建省公安廳主辦 福州市公安局承辦,旨在增強廣大網民網路安全意識,提公升網路安全基本防護技能,推進網路安全相關法律及治理體系建設,營造安全清朗...

中老共建「一帶一路」 十載播撒滿園芬芳

唐維 攝 官兵 製圖 時報記者 唐維 羅曼。華燈初上,在寮國甘蒙省他曲縣亞鉀國際廠區外,結束了一天工作的人們,三三兩兩結伴而出,在攤販前流連駐足,在路邊小店裡喝酒聊天,在歌廳裡一展歌喉 這是附近人氣最旺的一條街,我們把它稱為亞鉀cbd。一名工人表示。這樣的生活看上去稀鬆平常,但對寮國普通人來說卻是彌...

義大利退出 一帶一路 ,荒唐的政治選擇

全球矚目 中意關係何去何從?義大利成為七國集團中唯一乙個加入 一帶一路 的國家,引發全球關注和討論。這一決定意味著義大利 對中意關係做出了重大的調整。而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全球經濟體系的危機使得義大利 和中右翼多數派不再具備續約的意願。然而,義大利 的這一決定並不意味著中意關係無法挽回。中國一直重視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