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好糧 收割忙 多地「三秋」生產見聞

2023-09-22 14:08:34 字數 1993 閱讀 7877

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75%。臨近今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記者在湖南、江西、黑龍江等產糧大省看到,各地多措並舉種好糧、促增收,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高標準農田藏著豐收密碼。

秋分將近,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澧南鎮萬畝高標準農田裡,稻穗逐漸變得飽滿。澧南鎮高堰村種糧大戶胡景明站在田埂上,笑得咧開了嘴:「我今年種了1000多畝晚稻,預計能增產5%。」

胡景明告訴記者,今年的豐收密碼藏在新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裡。他算了一筆賬:「除了規整連片,**還根據我們大戶的需求,重新規劃了溝渠、機耕道,開展農機作業更便利了,每季水稻種植成本也降低不少。」

據了解,2023年湖南省共新建高標準農田175萬畝,提質改造170萬畝。

秋風吹拂,北大荒農業股份***寶泉嶺分公司的嶺常豐管理區,成熟的水稻翻滾著層層波浪。種糧戶李巨集偉告訴記者,他種的404畝水田去年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水肥管理、農機作業更方便,「去年還進行了格田改造,有效種植面積多出12畝,去年秋天糧食總產量增加12000多斤。今年又是豐收年。」

江西省石城縣琴江鎮琴口村的高標準農田裡,兩台收割機在稻田間來回穿梭。「小田變大田,種植效率高了,種植成本低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高了。」琴口村黨支部書記劉時顯說。

據了解,2023年以來,江西省共統籌整合資金530.1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1785.85萬畝,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基本實現「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耕地質量等別平均提高0.5等,畝均糧食產能增加100斤以上。

抓機收減損力爭顆粒歸倉。

金秋九月,北大荒千里沃野一片金黃。在北大荒集團軍川農場***福源管理區水稻地塊,一台臺收割機、割曬機正在進行收穫作業。種植戶楊明成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率先開鐮,採取直收和割曬拾禾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收穫。

福源管理區副主任陳述告訴記者,兩種收穫方式相結合,直收的水稻在曬場攤開晾曬,割曬的水稻在田間風乾,不但減輕了曬場的壓力,還能大大壓縮水稻收獲周期,避免收穫期間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帶來的損失。「現在部分水稻已經成熟,割曬拾禾收穫還能避免因成熟過度而掉粒造成損失。」陳述說。

秋糧生產,農機保障是關鍵。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副司長王甲雲說,針對「三秋」生產期間可能遇到的不利天氣,農業農村部近日部署農機防災救災工作,要求各地充分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和應急救災中的主力軍作用,全力做好「三秋」機械化生產機具與隊伍準備工作,為全年糧食豐收提供有力保障。

黃明強是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巖汪湖鎮紅菱湖村種糧大戶,也是縣里的「農機達人」。這段時間,他天天和農機手們蹲在自家機庫,對收割機的風機系統和脫粒系統進行除錯。

為提高效率、加快進度,一些機手會把收割機的風機功率調得很大,會導致很大浪費。」黃明強告訴記者,以往的粗放機收模式下,每畝浪費約50斤,現在通過精心除錯,把機收損失控制在2%以內,每100畝田就能多收約3000斤稻穀。

據了解,去年以來,湖南省農機事務中心持續在全省開展農機減損宣傳培訓工作,力爭將今年水稻機收損失率控制在2.46%以內,低於國家標準。

綠色化轉型拓展增收空間。

秋風起,蟹黃肥。江西省吉水縣盤谷鎮同江萬畝稻魚基地,村民們忙著捕撈今年第一批螃蟹。把乙隻只中華絨螯蟹倒入盆中,基地負責人王銀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2000畝田都採用稻蟹輪作模式,螃蟹畝產200斤左右,每畝毛利潤12000元,螃蟹的排洩物成為有機肥,水稻產量和品質更高。」

為帶動村民致富,王銀牽頭成立吉水縣潤澤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養殖戶」模式,帶動周邊14個村、507戶農戶入股,走上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江西充分挖掘宜漁稻田資源,發展稻魚綜合種養,整合推廣了稻蝦、稻魚、稻蛙、稻鰍、稻鱉、稻蟹、稻螺7種主要種養模式,規模從2023年的100萬畝增加到目前的275萬畝,畝均收益較單一種植水稻提公升1500元以上。

洞庭湖平原的稻蝦公尺近日開始迎來豐收。湖南省益陽市南縣明山頭鎮三立村的稻蝦種養面積有3000餘畝,是遠近聞名的「稻蝦村」。村黨總支書記張德輝2023年起開始嘗試稻蝦共作,心中有一本厚厚的「稻蝦經」:「蝦為稻鬆土、供肥、通風,稻為蝦供餌、遮陰,實現互利共生的良性迴圈,稻蝦公尺產量高、品質好,很受市場歡迎。」

目前,南縣稻蝦種養面積穩定在62萬畝,通過打造高標準集中連片萬畝稻蝦示範基地、稻蝦產業示範園,以綠色生產為農民拓展更大的增收空間。(記者周楠、周勉、於文靜、黃騰、金地、陳春園)

夏收現場 「夜戰」三夏收割忙

央廣網撫州7月20日訊息 記者鄧玉玲 近日,在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合市鎮車門村夏收現場,一台臺收割機在稻田中連夜作戰,穿梭不停。當地農民夜以繼日辛勤勞作在田間地頭搶收早稻,以便及時騰出田塊種植晚稻,力奪糧食豐產豐收。農民夜以繼日辛勤勞作在田間地頭 央廣網發 鄧興東 攝 收割機在稻田中穿梭 央廣網發 鄧...

政策密集出台後多地樓市一線見聞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題 政策密集出台後多地樓市一線見聞。新華社記者鄭鈞天 王優玲 劉金輝。從明確首套房 認房不認貸 標準,到延續實施居民換房個稅優惠政策,再到引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優化調整住房信貸政策 近期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不斷充實政策調控工具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 上海 鄭州 長沙 惠州 ...

「幫人三忙,霉運纏身」,這3種忙千萬不要幫,別等吃虧才後悔

人生在世,誰還沒有個遇到困難的時候,今天你幫我忙,明天我幫你忙,兩個人的生活都會更加輕鬆順遂,日子才會過得有人情味。但是幫人忙,要幫好忙,千萬別好心辦了壞事 也要學會鑑別別人是 真忙 還是 假忙 別太善良,什麼忙都幫,被有心之人利用踐踏。幫人三忙,霉運纏身 千萬不要不知好歹去幫這3種忙,會給自己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