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氣“立秋” “曬秋” “貼秋膘”,慶典與多彩飲食習俗

2023-08-08 22:12:09 字數 1298 閱讀 4940

八月八日,秋風淒清,正值中國傳統節氣“立秋”。這一節氣標誌著酷暑即將告別,取而代之的是涼爽的秋意,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習俗和慶祝活動,凸顯了中國人民對於季節變遷的敏感與獨特的文化情感。

立秋之際,南方地區盛夏的酷熱逐漸減退,一絲涼意在微風中襲來。南方的“曬秋”習俗應運而生,成為了秋季的一幅絢麗畫卷。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山區,人們借助自家窗台、屋頂,晾曬豐收的農作物,秋陽下的田野呈現出一片金黃,似乎在向人們述說著收穫的喜悅。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傳統習俗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幸運地保留了這一習俗,將“曬秋”凝聚成一場文化盛宴,不僅賦予了農耕生活更深的意義,也為遊客們提供了一次與自然親近的機會。

北方人則有“貼秋膘”的習俗,認為立秋之前的“苦夏”使得人體陽氣耗損,進補成為了必要之舉。在立秋之際,人們紛紛品嚐各類美味肴肉,以此補充體力,以迎接秋季的到來。尤其是河北一帶,燉肉、肉餡餃子等滋補佳餚成為了餐桌上的主角。這一習俗體現了人們對於養生保健的關切,也彰顯了中華民族注重飲食與健康的智慧型。

除了曬秋和貼秋膘,立秋還在不同地區衍生出豐富多樣的飲食習俗。在華北、華東等地,人們紛紛選擇咬一口時令的瓜果,如西瓜、桃子、甜瓜,以其清甜解暑。江浙一帶更有獨特的吃法,將西瓜與燒酒搭配食用,融合了時令水果與地方美酒,勾勒出一幅飲食的畫卷。而山東膠東地區則以“立秋的面”為代表,以麵食作為進補的方式,傳達著民眾對於健康和舒適生活的追求。

立秋不僅是飲食習俗的節點,還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浙江一些地區的人們通過吞服紅豆和飲用深井水,希望保持身體的健康,防止疾病的侵襲。而山東萊西的“吃渣”習俗更是別具一格,不僅蘊含著傳統的民間醫學智慧型,更凝聚了人們對於健康和福祉的美好願景。

總而言之,立秋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氣之一,不僅標誌著季節的變遷,更反映了人們對於自然界變化的敏感與回應。從曬秋到貼秋膘,從咬秋到喝秋水,每乙個習俗都深刻地揭示了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與和諧共生。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習俗或許會有所演變,但它們作為文化的瑰寶,必將在人們心中繼續發揚光大。

#立秋#

立秋貼秋膘吃什麼?

立秋,是秋季的第乙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雖然謂之 秋 但立秋卻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4 立秋這天民間素有 貼秋膘 一說。從前人們因為夏天天氣太熱,農活兒太累,消夏的能力有限,常常熱得沒有食慾,也沒有睡意,所以日漸消瘦,沒精神也沒力氣。立秋之後,得多一點油水,趕緊找補回來,謂之 貼...

立秋了,記得“貼秋膘”,5種“潤燥”食物正當時,秋天吃很養人

立秋是秋季的第乙個節氣,意味著夏季已經結束,天氣逐漸轉涼。在立秋時節,人們常常會提到 貼秋膘 這個傳統的習俗。這是因為在夏季高溫潮濕的天氣中,人們常常食慾不振,身體也容易消瘦。而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變得涼爽,人們的食慾也逐漸好轉,正是補充營養 恢復身體健康的好時機。貼秋膘 是指在立秋這一天,通過食用一...

躺秋摸秋曬秋啃秋,這些跟立秋相關的習俗讓人大開眼界

北京時間8月8日2時23分就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了,從此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立秋是秋季的第乙個節氣,是陽氣漸收 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但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我國歷史悠久,地域廣闊,傳統的農耕文明留下了不少有趣的習俗,除了全國都基本統一的 貼秋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