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巴以问题的内在逻辑已经变了,战火能搅动“死局”吗?

2023-10-25 00:57:02 字數 3863 閱讀 9065

近期,美国国会的“战略态势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引发广泛关注的报告,提出了美国及其盟友应当密切关注中俄发展态势,认为中俄已经成为美国***战略的重大挑战。这一报告呼吁美国采取措施来应对潜在的中俄威胁,包括加强国防、保持与中国和俄罗斯的联系以及准备面对潜在的冲突。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战略。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美、俄这三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国家并没有确定能够单独击败其他两个国家的信心。每当某一国际局势让其中一方处于劣势时,它们都倾向于主动与中国建立更亲近的关系,因为中国的选择将成为国际政治竞争的关键。对于美国来说,一旦中国和俄罗斯建立联盟,美国将会失去优势,甚至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失败。

去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这场冲突在国际舞台上持续发酵。这一冲突很明显地是涉及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对抗,而乌克兰似乎只是美国的棋子,用来迷惑世界。俄罗斯对此有所了解,因为乌克兰能够坚持一年之久,背后一定有美国提供的相当数量的支持。尽管如此,美国仍坚持其能够同时与多个国家进行军事冲突的立场。美国的这一行为似乎并非盲目妄动。中、俄两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它们都拥有改变全球格局的潜力和实力。因此,美国采取了一种左右逢源的战略,不仅是出于对中、俄合作的恐惧,也是对中、俄关系的担忧。对于美国而言,联合打压中、俄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其最大利益。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俄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互动。尽管一些西方**不断渲染“中俄结盟”的说法,并警告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但这些声音并没有影响到中、俄之间的决策。中国一直坚守不结盟的外交理念,致力于与各国成为友好邻邦。虽然中、俄两国不建立军事政治联盟,但他们的合作在多边框架下愈发密切。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中国的访问和与中国外长王毅的会晤,再次强调了中、俄之间的合作。这种深度的合作有望在全球政治和经济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贡献了力量。

中国在这个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具备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一直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坚决主张和平发展,并为维护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立场不仅是为了应对美国及西方国家频繁提出的“中国威胁”论调,更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国际地位。中国希望联合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共同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发展。

从中国的角度看,与俄罗斯的合作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积极因素。俄罗斯的远东开发计划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也对俄罗斯经济的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中俄双方不建立军事联盟,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这种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中保持灵活的外交立场,与其他国家维护友好关系,这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美国国会的报告和中俄合作引发了广泛讨论。在这个全球局势多变的时刻,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合作和对话,以应对复杂的挑战。中、俄、美三国之间的互动和竞争将继续影响全球政治格局,各国应以理性和开放的态度,推动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在此背景下,中国将继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促进国际和平与繁荣的实现。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持续升级,局势愈发紧张,迄今尚未见到停火迹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100人在这场冲突中丧生,将中东地区推向深渊边缘。这一轮的冲突也在搅动着中东地区本就错综复杂和不稳定的力量对抗,以及外部势力在这场博弈中的作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与伊朗,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矛盾,以及土耳其与相关国家的关系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和当前局势,我们采访了上海社科院资深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中东问题专家潘光老师,他在这个问题上给了自己的看法。

需要明确的是,过去一直有人将巴以问题描述为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说法已经不再准确,因为中东地区涉及到众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争端。

自从中国在2023年与以色列建交后,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一直积极倡导和平对话。我们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自主权,认为“两国方案”是相对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一致认可。

过去,巴以关系出现过一个重要的转变,尤其体现在2023年的奥斯陆协议上。尽管很多人现在试图否定这一协议,但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的握手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开端,很多后来的事件都要从这里开始说起。虽然现在有人试图贬低奥斯陆协议,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现在美国采取的对策是试图将巴勒斯坦问题与整个阿拉伯世界分离开来。特朗普**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计划明显偏向以色列,后来主导的“亚拉伯罕协议”推动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摩洛哥建立关系。以往,阿拉伯国家通常要求在承认以色列之前,要建立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这一做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例如,在联合国大会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我长期以来一直寻求与巴勒斯坦人实现和平,但我也相信,我们不能让巴勒斯坦人对与阿拉伯国家签订的新和平条约拥有否决权”,“巴勒斯坦人可以从更广泛的和平中受益匪浅,他们应该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但他们不应该对这一过程拥有否决权。” 这表明以色列正在试图将巴勒斯坦问题排除出中东问题的大框架。

实际上,巴以问题的内生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巴勒斯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边缘化。巴以问题仍然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事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目前,巴以问题面临了重大转折,特别体现在2023年奥斯陆协议上。尽管如今有人试图否定这一协议,但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的握手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开始。奥斯陆协议对解决巴以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也使巴以问题的内生逻辑发生了一些变化。巴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但这并不代表问题不重要,它依然非常复杂。

我对于哈马斯挑起这次冲突后的解决前景持怀疑态度。一旦冲突爆发,受害的不仅仅是以色列,还包括众多无辜的巴勒斯坦平民。这不仅加剧了双方的仇恨,也可能得罪一些中东国家。虽然阿拉伯国家表示支持巴勒斯坛,但基本上不会明确支持哈马斯,也不会直接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因此,哈马斯的行动将受到不同中东国家的不同评价,这会使局势更加复杂。

巴勒斯坦人民对此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哈马斯的强硬立场在一些巴勒斯坦极端分子中赢得了支持,但它也遭到了许多巴勒斯坦人的批评,认为哈马斯破坏了巴勒斯坦的和平进程。与此同时,很多人渴望逃离哈马斯统治下的加沙地带,但无法逃脱。在当前的形势下,巴勒斯坦人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在巴以问题上,法塔赫作为国际社会承认的巴勒斯坦正式代表,受到欧美国家和中国等国家的承认。与哈马斯相比,法塔赫采取了更加温和的立场,支持和解,这有助于提高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这次冲突为法塔赫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它在巴以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的巴以问题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只能根据事态的发展来进一步评估局势。

潘光 巴以问题的内在逻辑已经变了,战火能搅动“死局”吗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发展至今,尚未出现停息迹象,甚至以方还一直对外传出更大攻击的信号。截至目前,冲突已造成双方超人死亡,中东正处于 深渊边缘 本轮冲突,也将搅动该地区本就错综复杂 且不稳定的力量,以及其背后外部势力的博弈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与伊朗,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内部矛盾以及伊...

10月20日,安理会就巴以问题表决,中国赞成,国际传来消息

趁中国开会,日本船队强闯钓鱼岛,中国海警捍卫主权 在亚太地区,一股紧张气氛弥漫在空气中。美国和日本的联合军演以及中国海警对钓鱼岛的强烈反应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这一系列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现代战争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绝不容小觑。国与国之间的微妙平衡,和平与稳定,都悬在一根缆索上。让我们首先聚焦于乌克兰的战场...

10月24日,巴以形势迅速恶化!就在刚刚,国际传来新消息

俄罗斯和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凸显了对加沙地区居民的关切和支持。这一行动也反映出政治复杂性和人道主义援助的巨大挑战,以及国际社会的决心解决巴以冲突,为地区带来和平和稳定。俄罗斯的援助行动令人瞩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向加沙地区运送了吨的人道主义物资,其中包括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