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以色列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背后主要推手?

2023-10-22 23:10:23 字數 4042 閱讀 2103

巴以冲突再一次激起了一场中文自**平台上立场针锋相对的大讨论。

很多人同情巴勒斯坦人的遭遇,为他们的家园不断地被蚕食,人民被打压鸣不平。

也有人支持以色列反击哈马斯针对平民的袭击。

不过无论是同情巴勒斯坦人的,亦或是支持以色列的,恐怕都还存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犹太人当时几乎是被全世界所排斥,同时人口、资源、军事力量对比又都处于完全劣势的情况下,能在巴勒斯坦地区成功建国,并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巴勒斯坦人有着包括几乎全部阿拉伯世界在内的大量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却变得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甚至至今也没有取得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席位?

国内自**中一种比较通常的说法是,是美国为了分化阿拉伯世界,控制中东石油资源而对以色列进行了毫无底线的扶持和纵容!

这种说法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很有道理,但其实与历史发展相去甚远!

这里我就和大家一起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去**一下,到底谁,或者说是哪些人,才是以色列能成功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大贵人。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自2023年开始统治巴勒斯坦,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严格来说奥斯曼帝国并未支持过犹太人,当时的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本身是极端反犹的。

2023年,当犹太复国主义领袖西奥多。赫茨尔带着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筹来的资金,想去用收买的方式说服哈米德二世给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自治权时,遭到了哈米德二世的断然拒绝。

之所以说奥斯曼帝国也算是以色列建国的大贵人,主要是源于哈米德二世搞的"坦齐马特改革",允许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进行买卖,这算是犹太人能够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合法”拥有土地的开端。

2023年100名犹太人凑钱买了一块4000平方米的荒漠沙丘,这里后来发展成为以色列的经济文化中心特拉维夫。特拉维夫在犹太语言中就是沙丘的意思,在这个荒漠上这么点领土,却开始迎**源不断的犹太人。

相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无心插柳,英国确实是犹太人最开始真正的大贵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斯曼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已岌岌可危,英国的势力逐步进入了巴勒斯坦。

这时候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敏锐地看到了这种变化的趋势,积极地向英国人靠拢。

犹太人获得英国的支持主要是靠出人、出力。除了有大量犹太人参加了英国对德的作战外,这里面最关键的人是以色列第一任**哈依姆·魏兹曼博士。

威茨曼博士原本是个科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发酵技术之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实验室,为英国赢得一战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

维茨曼博士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他与曾任英国首相的亚瑟·贝尔福爵士会面的时候,成功地说服了贝尔福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

贝尔福问: 你们为什么不能选择“乌干达方案”解决方案呢?威茨曼回答: 。先生,您愿意用伦敦来与巴黎交换么?贝尔福说: 你可不要忘了,伦敦本来就是属于英国的啊。威茨曼回答: 您说的太对了,巴勒斯坦本来就属于犹太人啊,甚至早在英国建国前就是了!

依靠威茨曼在一战中为英国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的政治智慧,犹太人最终在2023年从英国人那里得到了“贝尔福宣言”,也就是犹太人能在巴勒斯坦建国最早的依据。

二战以后,英国将巴勒斯坦地区交给联合国托管,美国这才逐渐开始成为以色列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了。2023年,联合国颁布了第181号决议,也就是俗称的“巴以分治”决议。

犹太人能够获得美国的支持,一方面是那时候美国国内有大量的犹太人,并已经开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政治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二战期间纳粹的残酷**,让美国民众普遍对犹太人抱有同情。

不过从**角度而言,在以色列建国的问题上,美国一开始态度暧昧。在那个年代,美国国内的反犹势力同样也很强大,包括很多知名的企业家,如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都是坚定的反犹主义者。

因此当哈依姆·魏兹曼博士想找美国**哈里·杜鲁门寻求支持的时候,杜鲁门一直躲着不见。当然最后魏兹曼还是想办法见到了杜鲁门,并成功地说服了他第一个签字承认以色列建国

美国对以色列的另外一项重要支持来自于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他们为以色列建国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2023年1月,以色列第一位女性总理,有世界上第一“铁娘子”之称的果尔达·梅厄,在美国芝加哥做了一次极为精彩的演讲。当她演讲结束后,马上赢得的不是掌声,而是一片哭泣声。

“没有精神的机枪是没有意义的,但没有**的精神将被消灭。”

不是要你们决定我们是否将继续进行抗争,我们将继续战斗。犹太社团绝不会举白旗投降……但你们可以决定一件事情——胜利属于我们还是他们。”

最终这位只带了10美元进入美国的犹太女人一共募集到了5000万美元,这相当于2023年沙特阿拉伯全年石油收入的三倍!

而这笔钱最后为他们买来了当时建国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

如果说那个时候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还是相当有所保留的,那么前苏联的支持显得更为直接,甚至是更为重要!

因为前苏联为以色列提供了美国人不愿意提供的**!

前苏联是第二个承认以色列建国的,甚至从法理角度来讲算是第一个。因为杜鲁门签字的时候,以色列国家尚未正式命名,杜鲁门签字的文件上面写的是犹太国,而不是以色列!

而且当时前苏联对以色列的支持从某种层面来讲是主动的。

这里面至少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当然是出于与美国竞争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以色列的支持来深度介入中东地区的事务。第二个原因也许是当时以色列的国家管理模式很像前苏联,如建立了集体农庄等,前苏联希望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前苏联的授益下,以色列通过捷克获得了第一批**,包括25000支步枪、5000挺布伦式轻机枪、300挺机枪,以及5000万颗子弹,后续以色列又从捷克购买到了坦克、飞机和大炮。

应该说以色列最终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是由英国、美国和前苏联联手促成的。虽然他们各自的目的完全不同!

然而,回过头来讲,即便是上面这几个所谓贵人,都是一直一心一意支持以色列么?

当然不是。首先说英国。英国在给了犹太人“贝尔福宣言”之后,很快就出于自身利益反悔了。2023年5月英国**发表《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当希特勒开始在欧洲大陆**犹太人的时候,很多犹太人乘坐的难民船在巴勒斯坦港口附近,被英**舰拦截,被遣返,甚至被击沉。

后来英国在2023年联合国巴以分治的决议上也没有支持以色列,投了弃权票,并在随后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给阿拉伯人提供**。当时阿拉伯联军中最精锐的外约旦“阿拉伯军团”就是由英国武装起来的。

再说美国,虽然有些不太情愿地签字承认了以色列建国,但一直对以色列进行进行**禁运。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在以色列已经全面占领了西奈半岛的情况下,美国迫使以色列无条件撤军,并将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交由“联合**”暂时管理。当然,这并不是出于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而更多地是想与英法争夺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与以色列的关系,那更是因为与美国关系的变化,而变得破朔迷离!

虽然以色列能建国,很关键的原因是及时得到了前苏联提供的**,但到了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它主要的对手,埃及军队的主要装备也已经基本都是前苏联提供的了!

最近的巴以冲突中,如果当你看到巴勒斯坦地区的示威群众中有不少人举着普先生和金先生的画像时,恐怕心里就有点数了吧!

这些都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老话,在国际交往中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通过对上面这段历史的回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色列之所以最终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最主要的还是依靠自己,是依靠自己内部的贵人!

西奥多·赫茨尔、哈依姆·魏兹曼、果尔达·梅厄等这些杰出的犹太领导人,在各个关键阶段统一了内部的思想,选择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之路,才逐渐让以色列自身变得强大。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最终还是自身实力决定了一切!

以色列 巴勒斯坦冲突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 宗教 政治和地缘等多个方面。自年以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就没有停止过,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地缘政治问题之一。从历史角度来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在历史上有许多互动和交流,但是在年以色列国成立之后...

巴勒斯坦不会有军事天才,以色列也不会有

巴以冲突旷日持久,引发了人们对于双方战略和指挥能力的讨论。然而,一个有趣的观点是,这场冲突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军事天才,无论是在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首先,巴勒斯坦没有经验丰富的现代战争指挥官,因为他们一直处于占领状态,面临着来自以色列的强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机会培养出像一些其他国家那样的军...

以色列军队围困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总统是否软弱?

大家都对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非常关注,有人称之为哈以冲突,而不是巴以冲突。然而,我们是否曾关注过代表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机构是谁?又有谁领导着这个唯一合法机构呢?我相信那些对中东局势非常关注的朋友们可能已经了解到这个问题。阿巴斯是以色列承认的代表巴解组织的领导人。或许大家对阿巴斯并不十分熟悉,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