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是懂流量的

2023-10-18 18:20:09 字數 1812 閱讀 8384

有時候看國際時政,就像在看一場又一場的大戲,有人從幕後走上台,而也有人轉身黯然離場。

而當哈馬斯抱著一大堆火箭彈走上台時,全世界先是一愣,然後很快地把目光從澤倫斯基的身上轉移到了這個「中東男孩」的身上。

我之前寫下了兩篇關於哈馬斯的短篇,文中我把哈馬斯比作「玩火的熊孩子」,讓如今的巴勒斯坦平民受難,不少人噴我,質疑我的立場,所以本文我將哈馬斯稱為「中東男孩」,希望大家別罵我了。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一聊烏克蘭**澤倫斯基。

俄烏戰爭打的時間真不算短了,而乙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打的時間越長,大家越是對這場戰爭失去新鮮感,現在似乎連**都不屑於報道了。

更要命的是,從10月7號,中東男孩哈馬斯一出場,就搞出了乙個新聞大爆款,以色列怎麼也想不到,曾經被摩薩德按在地上摩擦的哈馬斯竟然出手這麼闊,一次就是5000枚火箭彈。

懵逼之餘,以色列選擇報復,巴以衝突史無前例地被改寫成為巴以戰爭。

也就在這一天,普京低調地過完自己的71歲生日,拜登在白宮惴惴不安地想著平亂之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不戀權了,與幾位反對黨黨魁一同組建起了緊急聯合**,以應對時局。

而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澤倫斯基卻慌亂了。

他通過法國電台向拜登喊話說,巴以戰爭可能會讓世界減少對俄烏戰爭的關注度。

澤倫斯基在做**之前是一名演員,所以他應該是懂流量的,而如今的流量都被哈馬斯和以色列給帶走了,俄烏戰爭本來流量就在下滑,這下好了,流量要見底了,可沒有了流量還怎麼變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澤倫斯基與烏克蘭都需要流量,有流量才會從美國和北約國家換來資源、**彈藥,烏克蘭的坦克和大兵才能夠動起來。

可是巴以戰端一開,把烏克蘭這全球獨乙份的流量全給收割了,從美國要不到**,這戰還怎麼打?

所以,澤倫斯基通過電台向拜登喊話說,如果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時間會站在俄羅斯的一邊。

可拜登聽到了又如何?拜登雖然老了,可是以色列和烏克蘭誰更重要,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還有乙個訊息對烏克蘭也十分不利,據烏克蘭**報道稱,西方盟友向烏克蘭武裝部隊派遣的外國雇傭軍目前正在離開烏克蘭,前往以色列,參加以色列國防軍在加薩走廊的行動。

等等,連僱傭兵也去了以色列,可想而知,往後的日子,烏克蘭就更難了。而從這個訊息也能猜測出來,至少烏克蘭向僱傭兵給付佣金出現了一些困難。

其實,我們還可以將視野進一步延伸到亞太地區,因為哈馬斯對以色列的突然襲擊,打得以色列措手不及,防禦系統也漏洞百出,哈馬斯打了個樣,卻也讓南韓驚出一身冷汗。

因為南韓的旁邊可不是羸弱的哈馬斯,而是朝鮮,而朝鮮的一次齊射的炮彈還不只是5000枚,而是恐怖的10000枚,而且肯定也不是像哈馬斯發射的那種原始的火箭彈。

南韓一緊張,會不會也找美國來協同防務,試問美國還有多少精力去管烏克蘭?

我們分析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可以從巨集觀方面來分析,當然也可以管中窺豹將事物拉近,通過微觀的方法來對國際局勢進行抽絲剝繭,才能完全掌握事情的全貌,看待事物才能不至於片面化。

我們要看到哈馬斯孤膽英雄般地用5000枚火箭彈做火力掩護,而乘著滑翔機滲透到以色列的悲壯,也要看到如今的加沙平民被困在原地無法出逃的絕望,更要看到猶太民族巨大的向心力,乙個召喚,全世界的猶太人便義無反顧地返回祖國,奔赴戰場。

作為一名局外人,我們站在哪一邊都不合適,我們沒有親歷他們的所有故事,自然無法對孰對孰錯進行評判。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在這一次輪轉的過程中,澤倫斯基內心的慌張,沒了熱點和流量,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較量中就沒有任何勝算,這點他比誰都清楚。

但美國的流量池就那麼大,這裡分得多了,其他地方自然也就分得少了。

看到這裡,如果覺得不錯,點讚鼓勵鼓勵我這個冷峻中年吧,終於到1500字了,大家晚安!

美國打法對澤連斯基無用,澤連斯基將成為“光桿司令”

烏克蘭局勢陷困境 徵兵腐敗和地雷戰戰術。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執政 澤連斯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事實上,烏克蘭徵兵機構的腐敗問題只是問題的一方面。烏克蘭軍隊在與俄羅斯的地雷戰戰術中遭遇困境,導致兵力不足,戰線拉長,軍事劣勢愈發明顯。據報道,澤連斯基採取了大刀闊斧的行動,解雇了全國範圍內的徵兵負責人...

澤連斯基是烏克蘭之父還是烏克蘭之仇?

烏克蘭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最近,基輔市民舉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反戰示威,要求 停止對俄羅斯的軍事對抗。據網上報道,參與遊行的人數超過了數萬,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她們高呼 不要戰爭,要和平 不要犧牲我們的兒子 澤連斯基 等口號。烏克蘭 澤連斯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

澤連斯基顧問侮辱中印 你們是智力低下的種族

烏克蘭 顧問波多利亞克在一次採訪中侮辱中國和印度,稱他們智力低下。這種冒犯性言論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不僅僅因為其不當之詞,更因為它揭示了烏克蘭 的困境和無能。這一事件折射出烏克蘭 在國際舞台上的掙扎,以及其在衝突中的不負責任形象。烏克蘭 的困境與無能。烏克蘭 在俄烏衝突中的表現一直備受爭議。國際社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