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今年为何“来势汹汹”?如何用药?浙大儿院专家解读

2023-10-21 01:26:08 字數 1479 閱讀 406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祝姚玲。

近来,全国多地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数量明显增加,引发了家长的关注和担忧,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话题频上热搜。

支原体肺炎今年为何“来势汹汹”?出现疑似症状,如何检测与用药?潮新闻记者就此特别采访了浙大儿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大内科主任兼呼吸内科副主任王颖硕。

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医院接诊的发热患儿中,大约有10%-2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王颖硕主任告诉记者,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存在一定周期性,约每三到七年会迎来一次流行高峰,往年一般处于低水平散发流行状态。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为夏秋季节比较常见,随着天气渐冷会逐渐减少。

为何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多?王颖硕主任表示,可能与“免疫债”的偿还有关。“过去几年按照‘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和社会实行严格的防护措施,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人数显著减少,使得目前儿童群体处于普遍易感状态,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免疫债’。再加上今年气候到现在为止还比较热,为肺炎支原体传播创造了适宜的条件,所以今年呈现出感染基数大、流行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特点。到目前来看,还没有看到明显变少的趋势。但是与以前的流行高峰相比(如2023年)并没有出现特别的升高情况。”

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如何判断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王颖硕主任介绍,建议带孩子到发热门诊就诊。初筛可以采用抗原检测,一般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以出报告。“抗原检测速度更快,但阳性率可能没有核酸高。所以如果患儿抗原检测呈阴性,但根据病情又怀疑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以进一步测核酸,一般要24小时左右出报告。等报告的过程中,也可以先验血、拍片,如果明确有肺炎表现,同时年龄特征、其他临床表现也符合支原体肺炎特征的,可以先行**。

王颖硕主任介绍,一线**药物是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是阿奇霉素。二线**药物主要有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新型四环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属于抗菌类药物,应查明**后根据医生处方,遵循医生指导规范用药。另外,在药物**上还有一定的年龄限制。比如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18岁以下儿童中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仅针对重症患儿在家长知情同意的原则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用药。新型四环素类药物,一般要八周岁以上才可以使用。

支原体这种病原体比较特殊,必须借助宿主活细胞才能存活,不同于病毒、细菌,在空气中或环境中能持续存活一段时间。所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通过飞沫直接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王颖硕主任提醒,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病原体在体内可能持续存在1到3个月的时间,因此**后至少一个月内,在进入公共环境时还是建议戴好口罩,避免分泌物或病原体排出,引发进一步传播。

面对肺炎支原体,家长也不用过度焦虑。”王颖硕主任指出,对孩子来说,每一次抵御疾病也是免疫系统进一步完善、“升级打怪”的过程。日常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均衡饮食,帮助孩子建立更强的免疫力。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规范**,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请注明出处”

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专家解读

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病例增多,专家呼吁理性对待并加强防护。自今年以来,一种被称为 肺炎支原体 的呼吸道病原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多地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儿童尤其是岁及以上的儿童是这种肺炎的主要感染群体。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内科副主任印根权教授介绍,今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比往年更高,门诊...

专家解读 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是否会造成广泛传播

今年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往年更高,特别是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根据最新的诊疗指南,支原体肺炎是我国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不一定会得肺炎,但如果不及时 的话就会从上呼吸道传播,容易在幼儿园 学校等人员密集环境中发生。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

支原体肺炎今年来势汹汹 专家解读 如何预防

近期,支原体肺炎 和 阿奇霉素 成为了热搜关键词,多地疾控中心也发布公告,引起了一种名为 肺炎支原体 的呼吸道病原体疾病的关注。根据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年版 支原体肺炎是我国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月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印根权教授透露,今年的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比往年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