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第四次石油危機會來嗎

2023-10-19 08:10:27 字數 2220 閱讀 8252

當前各國**報道對於形勢的報道,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但是對比歷史,很難說會簡單重演。

作者|徐瑾知名青年學者、**徐瑾經濟人》主理人

本文首發和訊網

中國人十一假期剛結束,巴以新一輪衝突就爆發了。根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7日凌晨,加薩走廊武裝組織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發起突襲。以色列隨之對哈馬斯宣戰,全面封鎖該地區,對加沙發動地面攻勢,目前雙方已有超過2000人死亡。這是近年以來雙方最嚴重的一次武裝交火。

巴以雙方衝突長達數十年,其伏脈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英國**承諾「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民的民族家園」的《貝爾福宣言》。數十年來,無數能人強者為這一問題殫精竭慮,在付出了幾十萬人生命代價之後,迄今仍沒有找到各方滿意的解決方案。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問題不僅有和平與生命等問題,也密切關注這一衝突對市場影響,其中關係最大自然是石油**。在衝突爆發之後,石油**一度暴漲,10月9日兩大國際***指標都出現了超過4%的**。其中,全球基準布倫特***4.2%,每桶高達88.15美元,而美國基準西德克薩斯中質**(wti)**4.3%,每桶86.38美元。這一態勢讓人不安,乙個很自然的問題是,石油**是否會繼續**?也有專業人士**石油**很快就會超過100美元。

這該如何看待?目前來看,巴以衝突的確會對石油**有沖擊,但中長期影響不宜過高估計。為什麼這樣說?第一,目前衝突區域並不是石油的核心區域。

加沙地區與**生產關係不大,市場之所以如此緊張,主要原因在於擔心哈馬斯背後是否有伊朗的暗中幫助甚至推波助瀾,進而引發中東局勢糜爛。但是截至目前,伊朗並無公升級衝突之意,甚至伊朗***發言人明確表示否認,說伊朗沒參與「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其他國家的決策」。那麼,市場為何躁動?歷史上,每次中東發生戰爭,基本都會影響石油甚至全球經濟。這次襲擊正好是2023年中東贖罪日戰爭50周年,而那一次戰爭雖然為日後的巴以和談開啟局面,但是留給了發達國家非常慘痛的記憶,那就是石油危機。

石油危機總共有三次,除了1973的石油危機,此後在1978以及1990都有類似危機,但是都不如2023年那次那麼印象深刻。從阿拉伯國家發現並且掌握石油**的秘密之後,石油一直是重要的鬥爭**。2023年9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地阿拉伯等國都是成員,此後的三次石油危機,多少都與歐佩克有關。隨著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當時掌握石油自主權的阿拉伯國家以石油為**,將石油**提高三倍,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導致全球經濟備受打擊,不僅美國等國大為受傷,遠在亞洲的日本的工業生產也下降了20%以上。也正因此,當前各國**報道對於形勢的報道,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但是對比歷史,很難說會簡單重演。

一方面,未來爆發新一輪中東戰爭可能性並不大。更嚴謹地說,發生衝突的雙方甚至不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至少在目前,擺上明面上的衝突雙方是以色列和哈馬斯,目前國際社會對於哈馬斯這樣的行為還是普遍報以譴責態度,阿拉伯世界的實力與團結程度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美國以色列未來要掌控局勢,困難並不太大。

第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石油供求局面和2023年代已經大相徑庭。

三次石油危機衝擊之後,中東之外的國家吃了教訓,一方面努力降低自身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另一方面努力拓展新的石油供給渠道,努力增加能源的自給自足。從2023年全球十大石油生產國名單來看,美國已處於第一位,產量是2021.3萬桶/日,基本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美國頁岩氣等新能源技術已趨成熟,只要石油***隨時可以擴大產出。沙地阿拉伯位居第二,俄羅斯排名第三,目前日產量1093.8萬桶。目前主要的石油輸出國家大多面臨經濟乏力的壓力,各自都有激勵去生產更多石油,在石油限產提價等方面達成攻守同盟的紀律性很難得到保證。

說完供給,再看需求。石油是經濟的潤滑劑,這意味著經濟態勢決定了石油需求烈度。當前全球經濟正在退出疫情刺激政策,且承擔著治理通脹重任,經濟面臨下滑壓力,imf剛剛下調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2.9%,可見經濟需求依舊不旺盛。從這個意義而言,石油的需求也會相對**,可以說中期來看,石油**沒有大幅上公升的動機。石油如此重要,大概沒有一種商品比起石油更能激發大家的諸多情感,渴望與狂熱,恐懼與貪婪,陰謀與權力,妄想與理性,同時充斥著石油市場。但是我們如果能夠穿越現象的迷霧,也能洞悉一些趨勢。石油在21世紀自然還是很重要,但其重要性顯然比20世紀有所下降。

回到中國來看,中國在2023年左右逐步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石油進口國。目前中國雖然也是前十大產油國,但是需求大於內部供給,相當依賴石油進口,也正因此,國際石油**如果企穩,對於民眾以及國家,是乙個好訊息。

中美科技博弈,中國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想贏也贏不了!

科技領域的中美博弈,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美國想要在兩個關鍵的領域,阻止中國的發展,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一旦失敗,就無法挽回。而中國正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沿,這意味著什麼呢?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工業革命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765 1840年,英國是它...

第四次奪得最高榮譽!中聯重科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中聯重科作為一家知名的裝備製造企業,不僅在產品研發上擁有先進技術和創新實力,還在智財權領域獲得了多項殊榮。最近,中聯重科再次斬獲中國專利金獎等5個大獎,其中中國專利金獎更是已經第四次被授予。本文將詳細介紹中聯重科獲得的這些榮譽,並進一步 這些專利對於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意義。中聯重科此次獲得的中國專利...

第四次教育革命 未來的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正在逐漸改變教育領域,可以被看作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方式,說明了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教育 個性化學習 人工智慧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 興趣和學習風格,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通過分析學生的表現和資料,教育機構可以為學生提供定製的學習計畫和資源,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自適應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