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张治中与蒋经国谈和平统一,叶剑英突然来电 赶紧撤退

2023-10-23 13:35:05 字數 6063 閱讀 4953

国共两党之间,过去有过多次的和谈,多数我是参加过的,我知道共产党的真诚。所以,我希望台湾方面能从民族大义出发,就和平问题进行会谈。两党有过两次合作,在历史上写下过光辉的一页,现在仍然存在第三次合作的可能。

2023年,有“和平将军”之称的张治中将军,在接受《团结报》记者的采访时,曾经说出过这样的话。这是张将军自建国以来,不知道第多少次为祖国的统一发声。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饱含着渴望两岸统一的真情。不过,他能在这时候说出这句话,真的是很不容易。

张治中。在蒋介石的眼中,张治中无疑是一名“叛将”,所以保密局特务对他的追杀,也从未停止过。就在2023年,张治中就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危险。如果不是***元帅的一通**,他是否能活下来真的很难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治中将军是安徽省巢湖人,生于2023年。他家的祖辈是农民,父辈是小手工业者,并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但是家里人对张治中的培养却是不遗余力的,这让他在私塾里一直读书读到了16岁。这之后,由于科举制彻底废除,张治中只能外出打工谋生。后来扬州地区的盐务缉私营招补充兵,张治中报名,从此走上军旅生涯。

张治中有文化,能算计,这在当时的军队里十分难得。他的长官很器重他,便将其送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张治中参加了**运动,一直做到了桂军师参谋长的职位。2023年,他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其间和政治部主任***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

张治中的一大优点,就是“敏于行而讷于言”,平时总是少言寡语的低调做事,从不乱嚼舌根子。同时,他的工作能力还非常出众,也非常清廉,从不贪腐。这些优点,让他在一群腐败官僚中鹤立鸡群。蒋介石因此十分赏识他,所以虽然张治中偶尔会跟他犯颜直谏,但他却始终重用张治中。

蒋介石和张治中。

张治中爱好和平,但是打起仗来毫不含糊。只不过,他并不愿意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虽然他参加过中原大战,但是目的也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的第一次军事高峰期,是在2023年。这一仗,是著名的上海“一二八事变”,也就是淞沪抗战。战役开始后,张治中以第五军军长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战争,给了侵略者不小的打击,并且最终促成了《上海停战协议》的签字。

2023年,日军再次兵临上海。蒋介石立刻调兵遣将,发动淞沪会战。战前,张治中是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他的立场非常鲜明:主张出击,先发制人。张治中认为,中国与日本交战数次,总是被动的原因,就是总是等别人开第一枪。而往往开战之前,日军的部署并不完善,如果此时主动出击,可能会以较小的代价,将其先头部队击败。如果成功,其后续部队就很有可能不敢行动。那么战争的危害,就会降到最低。

淞沪会战。但是,蒋介石却始终认为,如果自己先开第一枪,就会在所谓的“道义”上占不到理。届时如果再想争取国际调停,就更加困难了。于是他拼命地压住张治中,不准他行动。

事实证明,张治中的眼光是毒辣的,淞沪会战开始之初,日军的力量并不强,如果此时集中力量将其击败,可能就不会有以后的南京**了。

不过,张治中的判断再准确,也无法改变蒋介石的决定,最终淞沪会战,还是演变成了日军主动进攻、中**队被动防守的样子。从2023年8月13日到9月23日,张治中不分昼夜地指挥作战,几次因体力不支而晕倒。但是打到最后,日军打得越来越猛,他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斥责,说他作战不力。

淞沪会战。张治中气得七窍生烟,这个蒋介石,对自己的合理建议不管不顾,到最后却把战败的责任扣到自己的脑袋上,这样的人如何追随?于是他一时间心灰意冷,直接辞职回了安徽老家。虽然他从此寄情于琴棋书画,但是每天晚上总会失眠。

而国民党方面,确实缺少张治中这样忠勇而又大公无私的将军,于是不久之后便再次让他出山,取代杀害杨开慧的**何建,当了湖南省的主席。张治中上任后,开始与中共湖南省委开展合作,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一时间,湖南省成了国共合作的模范地区。

此时,一个巨大的黑锅正慢慢的向张治中的头顶砸来。2023年,蒋介石突然想要执行李宗仁的“焦土政策 ”,要在距离长沙城三百里之外的“新墙河”点燃一道火墙,阻挡日军的进攻。张治中传达命令之后,他的一些下属在执行时却以讹传讹,将“新墙河”误传为“新河”,而新河距离长沙仅有五公里。结果,这道火墙在大风的倒卷下烧向了长沙城,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肆虐了整整五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事后,国民**对事件的责任进行了调查,但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误传的源头。这样一来,就只能由湖南省的最高长官张治中来承担责任了。于是,张治中被革职。

2023年,张治中再度回到国民**,担任了政治部部长。在任期间,他再次发挥出他谨言慎行、踏实做事的特点,将政治部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他也在关键的时刻敢说话,甚至直接在军事、经济问题上向蒋介石提意见,乃至争论。蒋介石此时还能容得不同意见,所以将张治中视为自己的“诤臣”,对他更加欣赏。

2023年,蒋介石布下罗网,发动了皖南事变。一时间,新四军出现了重大损失,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牺牲。张治中上了一道万言书,力陈利害,主张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这道万言书中,张治中用词激烈,称蒋介石为“世界各国领袖中脾气最坏之一人”。结果没想到,蒋介石不但没有惩罚张治中,反而听取了他的意见,维持住了国共合作的局面。可见对于张治中,蒋介石确实是另眼相看。

张治中和蒋介石的关系就是这样,让人并不能十分看得懂。但是,他和共产党的将军***之间,却有着一种肉眼可见的友谊。两人的关系始于黄埔军校,**作为黄埔的军事研究委员会委员,以及军事教官和教授部副主任,对正直的张治中非常欣赏。两人经常一起讨论革命的道理,交情非常深厚。

后来,由于隶属于不同的党政体系,二人分道扬镳。由于张治中始终不愿意和红军作战,所以之后的几年,两人一直未能再次见面。直到2023年的西安事变之后,张治中和***才作为国共双方的谈判代表,再次相见了。虽然他们仍处于不同的阵营,但是曾经割断的交情,却在一点点恢复。

**。再后来,张治中主政和湖南,多次和***见面,商量如何配合进行抗日救亡工作,如何配合作战,可以说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们的个人友谊,也在这一时间段发展得非常深厚。

2023年,抗战胜利了。而国共两党,也必然要对日后的国家如何构成、如何实现和平展开谈判。共产党的期望,是可以建立一个联合**,两党凭借议会的席位共同参政议政。而蒋介石,则想着继续搞**。实在不行,就给共产党一两个边远省份,去那里自生自灭。

双方的分歧过大,眼看着就要再次爆发战争。而此时,美国却不希望中国继续开战。按照西方和苏联的默契,最好是能将中国“分而治之”。组建一个联合**,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于是,美国大使赫尔利开始居中调停,希望国共两党展开谈判。

**和赫尔利。

而此时,全国的和平呼声也越来越高,蒋介石不得不做出姿态,主动邀请***去重庆展开谈判。为了国家的和平,**不得不冒着被蒋介石扣留的危险,赶赴重庆参加谈判。而与共产党交情深厚的张治中,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国民党一方的代表,去延安迎接***

双方的谈判,可以说十分诡异。在气氛上,蒋介石和***非常友好,简直如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但是在具体的谈判条款上,双方的分歧却非常大,甚至没有弥合的可能。真正这个诡异的时刻,蒋介石却突然下命令,让张治中去甘肃省当主席。陪同***的***赶紧找到张治中,让他无论如何要先把***送回延安后再去赴任。张治中做出了保证:“是我把毛先生接来的,我一定将他安全的送回去。”果然,后来张治中将自己的赴任之期押后,直到《双十协定》签订后,将***送回了延安。

**。后来的历史发展,再次证明了蒋介石对和平的态度。《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他就发动重兵,开始向共产党的根据地发动进攻。而他这种不得人心的战争,最终来得快败得也快。到了2023年,江北的半壁江山已经全在共产党解放军的控制之下。国民党虽然还据有江南,但是主力军团尽丧,完全无力抵抗解放军的进攻。

这时候,蒋介石又玩儿起了自己的老把戏。他通电下野,将烂摊子留给李宗仁处理,自己则在暗中操纵一切。李宗仁上任伊始,便提出了“划江而治”的主张,想要国共双方就此罢手。张治中作为共产党人的老朋友,以及数次和平谈判中的代表,不得不再次承担起了谈判的任务。

李宗仁。不久之后,张治中来到了北平。此时,已经是**总理的***和北平市的市长***热烈款待了张治中。但是,划江而治的方案,此时已经是痴人说梦。国民党根本没有筹码,谈判也无从谈起,张治中此行,简直如同走过场。最终,和平谈判形成了一份《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其内容国民党当局完全无法接受。蒋介石暴跳如雷,立刻宣布开除张治中的国民党党籍,并发出通缉令。

形势既然至此,张治中已经断了回去的路。**和***趁此机会,力劝张治中留下来,真正的为人民工作。张治中又何尝不想留下了,可他的妻儿老小都被扣在江南,他实在是不敢留下。此时,**和***很诡异的笑了笑,让张治中不妨先多留几日,等等消息。结果几天后,一架飞机降落在了北平的机场,上面的乘客,正是张治中的家人。这位“和平将军”百感交集,立刻表示,自己要留下了,真正的为国家、为人民效力。

此时,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决新疆问题。新疆多年以来,都不在国民**的控制之内。镇守新疆的将军陶峙岳,以及新疆的主席包尔汗,都不是蒋介石的亲信。如果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人来传递信息,新疆就有可能和平解放。

而张治中曾经在新疆任职,与新疆政界的人非常熟,而且威望也高。于是***亲自出面,请张治中写封信,力劝陶峙岳、包尔汗等人起义,回到人民的怀抱。对于这样的事,张治中自然义不容辞。他提笔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指出:“新疆孤悬,望兄等为新省和平计,为新省人民及全体官兵计,及早表明态度,回到人**营!”最终在张治中的斡旋下,新疆和平解放。

陶峙岳。2023年初,人民解放军刚刚解放完海南岛,下一步就是解放台湾。为了争取最后一次和平的机会,**让张治中前往广州,去一座无名小岛上,与蒋经国、陈诚进行会谈。

为了保密,张治中以接女儿张素我(当时在香港生活)回大陆为由,来到了广州。到达之后,他带着儿子张一纯,还有几名工作人员,乘坐小船向香港出发。不过在小船刚刚驶出港口不久,便一掉头,向着无名小岛而去。小岛上有一栋二层别墅,正是预定的开会地点。

李宗仁。张治中心情比较着急,所以提前到达了一天。张治中决定,先在别墅休息一晚,等蒋经国到了再进行会谈。然而就在这天夜里,小岛上的**机突然响了。张纯一拿起**,话筒的另一头传来了***着急的声音:“我是***你们快离开那个别墅!赶紧走!敌人的特务已经知道你们的位置了,快撤!

原来,这是***从我党的地下人员手中,得到的最新情报。他担心老友,于是赶紧和***商议之后,给张治中挂了**。

张纯一不敢怠慢,赶紧将消息告知了张治中。张治中清楚蒋介石的为人,这种翻脸不认人的事情他绝对做得出来。于是,一行人赶紧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别墅。他们前脚刚走,敌人的飞机后脚就到了。几枚炸弹,让别墅瞬间化为了粉末。

此事之后,会谈可以说还未开始便已经失败。张治中回到北京,和***复盘了整个事情,觉得此次会议就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将自己“钓”过去进行刺杀。幕后的指使者,肯定就是蒋介石。但是,张治中却没有怨恨,反而是继续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努力。

2023年,张治中在**人民广播电台作了题为《告在台湾的人们》的广播,其中说道:“台湾的国民党方面要‘**大陆’是不切实际的妄想。我在此殷切希望,在台湾的老友、部属、学生及其他旧**的人员,能够主动地尽自己一切可能,靠拢祖国和人民。

2023年4月,张治中将军在北京病逝。即使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心系祖国的统一大业。虽然身为一个军人,但是他的一生,却始终在为不打仗而努力。他被人称为“和平将军”,可谓实至名归。

和平将军 张治中的坚持与担当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一位 和平将军 张治中,以他坚持的信仰和非凡的担当,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篇章。年,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内外局势紧张。然而,在这个时刻,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却在新中国国庆盛典上出现,他就是张治中。这位在国民党内部有着极高声望的将领,并没有参与 活动,而是被誉为 和平将军 张治中...

“和平将军”张治中 国民党八大金刚中的独特存在

在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涌现了八位备受信任的 八大金刚 其中独树一帜的和平使者张治中显得格外突出。与其他将领剿共战争的硝烟不同,张治中以和平为出发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张治中,生于年的安徽巢县,成长于动荡的晚清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当时 的腐化,由此激发起了他对国家责任的担当。他毅然加入了反清浪潮,...

张治中 坚守信念的“和平将军”,中国历史的不朽英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以坚韧 信念和合作精神书写了不朽的传奇。而今天,我们将聚焦一个独特的故事,那就是张治中的传奇经历,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被誉为 和平将军 因坚守信念与共产党合作,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贡献。张治中 一个农村孩子的坚韧成长。张治中,字文白,生于年,出生在安徽巢县的一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