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不该被歧视

2023-10-21 05:06:28 字數 1492 閱讀 8725

期待尽快形成合力共治就业歧视的良好局面,破除“第一学历”执念,为各级、各类人才营造平等竞争、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社会进步。

*报道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

参加最近的“秋招”,李敏(化名)很是受伤——即将从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毕业的她,连续被几家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因为我本科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院校”。近日,经**调查报道,第一学历歧视再次受到关注。但这并非新近才有的现象,而是**经常关注、社会时有热议、利益相关者高度关切的问题。

第一学历歧视也叫原始学历歧视,是指用人单位不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岗位需求,而是根据应聘者取得的第一学历,对应聘者进行不科学评价和不合理筛选。《法治**》记者采访了解到,像李敏一样,在就业中因第一学历受挫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尽管第一学历歧视客观存在,但“第一学历”本身就是学历歧视下的偏执观念。此前教育部就一再回应网友提出的“第一学历”问题,强调国家教育政策文件及管理过程中从未使用过“第一学历”概念。用所谓的“第一学历”损害公民就业平等权,影响到的远非求职者个人。

无论是从求职者、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可能从事的相关事业来说,第一学历歧视显然都是不折不扣的发展“绊脚石”。它既导致求职者丧失入职理想岗位的可能,也会对其未来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而用人单位也会因为设置不合理的门槛,无形中失去了很多选择优秀人才的机会,这也必然会给单位和相关事业的发展造成损失。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第一学历歧视问题,下大力气破除这一不合理的就业门槛,既畅通人才个人价值实现的道路,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但要彻底铲除第一学历歧视这个“绊脚石”并非什么易事。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讲,虽然《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但并未将学历列入就业歧视范畴。这不仅歧视留下了“后门”,也加大了治理的难度。同时,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考时就学历设置不合理门槛,甚至被公众质疑为“挖萝卜坑”,也给其他用人单位作了不好的示范。综上,尽管造**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浪费的第一学历歧视客观存在,而要真正实现有效治理,还需要多方协同汇聚综合治理之力。

不能确定是因为第一学历而导致未被录用”“个体维权困难重重且往往收效甚微”,接受采访的2024届应届毕业生纷纷说出面临的困境,治理亟待深入。当务之急是立法机关应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或解释、修订现有法条,为社会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同时,劳动监察部门要强化约束监管,严格查处求职招聘中存在的涉就业歧视的信息,并畅通举报渠道,为个体维权提供帮助。司法机关则应高度重视平等就业权纠纷相关案件审判工作,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标准,以个案为抓手依法惩治用人单位实施的第一学历歧视行为。

个人、单位、事业,都希望实现更好的发展,但第一学历歧视这块“绊脚石”却把发展挡在了门槛外。期待尽快形成合力共治就业歧视的良好局面,破除“第一学历”执念,为各级、各类人才营造平等竞争、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社会进步。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第一学历歧视现象调查 教育成就成“污点”?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一个概念叫做 第一学历 指的是人们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的第一个学历文凭,通常是本科文凭。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却出现了一种基于第一学历的歧视现象。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仅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还要求其第一学历必须是或等名校毕业。这样的做法...

活该被歧视!专科生也能叫大学生?快看!最全解析来了!

活该被歧视!专科生也能叫大学生?快看!最全解析来了!当毕业季和高考季到来时,互联网上经常涌现出一种声音,最近,有专科生穿着学士服被疯狂吐槽 大专生也敢称自己大学生?专科生配穿学士服拍毕业照?学位证都没有,还出来卖弄!为什么非要冒用大学生的名号,称自己是大专生不行吗?在许多人看来,大学生就是本科生,而...

正观快评 “第一学历似乎成了 污点 ”,该如何解读?

多位届应届毕业生称,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 本科双非 非和院校 毕业的学生。面试时有hr得知求职者为 本科双非 毕业生后,匆匆结束面试。某求职者说 我的自尊心被按在地上摩擦,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我的 污点 月日 法治 招聘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都偏好选用第一学历为名牌大学的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