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重燃,創業王國的魔法正在消失

2023-10-19 11:45:36 字數 4301 閱讀 9740

**:視覺中國。

*: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中國留學生張宇沒想到,自己在以色列上的第一堂課是學會「保命」。

正式開學之前,學校的工作人員會帶著留學生走訪學校裡每個shelter(安全屋)的位置及使用事項。每個留學生都會被要求安裝『redalert』app,以便提供實時火箭警報。

收到警報後,學生們大約會有60至90秒時間跑到最近的安全屋。

近幾年,以色列**出台更多吸引外國學生的政策,儘管區域性衝突和空襲依然不斷,但在此次巴以局勢徹底失控之前,像張宇一樣奔赴以色列留學的國際生正在快速增長。

據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員會(che)的資料顯示,2019-2020學年,共有44383名國際學生在以色列的大學學習,約佔學生總數的12%。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美國,其次是法國、中國、印度和俄羅斯。

che曾**,2023年有24000 名國際學生在以色列學習,同比增長118%。不過,這個增長勢頭即將被此輪「巴以衝突」打破。

「在此輪衝突之前,並不擔心去以色列留學的安全問題,但這輪衝突之後,形勢難以判斷。」多位剛剛離開以色列的中國留學生對《深網》透露。

據《深網》了解,隨著「巴以衝突」的公升級,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的部分學校已經停課或者延遲開學。據特拉維夫大學官網顯示,學校已經將開課時間推遲至11月5日。

10月19日早間,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發布公告稱,新一**規模巴以衝突愈演愈烈,以色列宣布進入「戰爭狀態」,當地安全形勢更加嚴峻複雜,建議在以中國公民利用商業航班仍在運營時機盡快回國或離境,以規避風險,確保安全。

籠罩以色列上空的戰爭陰雲,給當地高校的上公升勢頭潑了盆冷水,而更嚴峻的威脅是,教育體系背後,這個以創新聞名的「創業國度」,其發達的創投和科技產業前景也蒙上陰影。

空襲不斷,安全屋是建築標配

對於以色列本土的學生來說,小規模的空襲已經司空見慣,我5月剛經曆了一次空襲。」王梓告訴《深網》。王梓是某知名財經大學的研究生,於今年2023年3月前往以色列進行訪學研修。

5月10日晚上,正在吃晚飯的王梓忽然聽到防空警報,一分鐘後,一聲巨響就從天空襲來。隨後,鐵穹防空飛彈和火箭彈在空中炸開,化成朵朵「烟花」。

在得知火箭彈襲擊被攔截後,我當時的心情是激動大於害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火箭彈**的樣子。」王梓回憶說。

在王梓看來,在此輪衝突之前,在以色列留學的安全問題在可控範圍內。畢竟,與以色列的教育、創新、學術氛圍相比,地域衝突帶來的安全問題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從高校配置看,以色列不僅聚集了多所可以和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相媲美的大學。例如,希伯來大學有「中東的哈佛」之稱,以色列理工學院有「以色列的麻省理工」的美譽等,而且還和中國部分大學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係。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12月,對外經濟**大學在以色列籌建分校,並於2023年7月獲得以色列高教委授權的辦學資質。「如果不是這次衝突,這學期對外經貿大學會有一批選派生去以色列分校學習。」有知情的留學生對《深網》透露。

除中國大學在以色列開設分校外,以色列部分大學也在和中國大學合作辦學。

在李嘉誠的斡旋和撮合下,以色列理工學院於2023年在汕頭建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成為了中國第9所中外合辦大學。

多位去過以色列的留學生也對《深網》表達了類似觀點:由於此前的襲擊主要集中在以色列邊境,再加上以色列自研的鐵穹防禦系統,自己並不擔心在以色列中心城市留學的安全問題。但隨著此次衝突的公升級,形勢難辨,安全問題成為選擇去以色列留學的主要障礙。

希望戰爭能早點結束。」上述留學生表示。

消費堪比紐約,一瓶可樂14元

在此次哈馬斯和以色列衝突爆發之前,與安全相比,讓部分留學生比較煩惱的是當地堪比紐約的物價。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當地的物價成為去以色列留學的障礙之一。

據《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2023年全球生活成本指數排名顯示,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已經逆襲巴黎,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有以色列留學生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去以色列交流時乙個月花費大約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包括住宿費)。「普通商店一瓶可樂14元左右,公交車票價十元人民幣。」王梓說。

為了減少自己在以色列的花銷,使用者「林大力lindaly」曾在小紅書分享自己在特拉維夫大學內撿二手衣服的經歷。「一條牛仔短褲、三條連衣裙、一件長款羊毛衣、一條大圍巾,相當於節省了3000元人民幣。

據《深網》了解,雖然以色列的物價堪比紐約,但以色列大學針對留學生的學費普遍低於美國一些常青藤學校。

以特拉維夫大學為例。據其官網顯示,特拉維夫大學一年的留學費用大約在2萬美元左右。不同專業學費略有不同,其中國際mba課程最貴,一年的學費為41500美元。

特拉維夫大學部分留學專案的費用。

此外,以色列也會向國際學生提供各種獎學金,理工科碩士、博士生以及博士後可以申請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員會設定的獎學金。

有拿到以色列理工學院全獎的留學生分享,自己乙個月的補貼是大約5990謝克爾,按照當時的匯率,大約折合人民幣1.1萬元—1.2萬元。

對於以色列的物價,曾在以色列留學的李莉對《深網》透露,「豐儉由人,自己做飯能節省不少。」

在去以色列攻讀商科之前,李莉有大廠經歷,也曾創辦過少兒教育平台。據李莉介紹,除學生群體外,選擇去以色列讀書或者進修的還有不少創業者,李莉就是其中的一員。

與留學時體驗到的學術、創新氛圍及結識到來自全球各地的同學相比,高物價和學費尚在能接受的範圍內。」李莉說。

戰火重燃,創業王國的魔法正在消失

以色列周圍的危機和衝突,讓以色列人更明白努力和創新的重要性,它時刻提醒以色列必須掌握科技上的優勢,才能彌補國土面積小、人口少、資源貧瘠的的弱點。」王梓告訴《深網》,老師在上《以色列概論》這門課時,特意強調了這點。

與生俱來的生存壓力和安全危機,把創業精神寫入了以色列人的基因。

擁有以色列創業「教父」稱號的索爾·辛格表示,在以色列,創新精神首先來自生存的壓力。

以色列非常尊重創新,特別是根據實際需求來創新。因為我們沒有自然資源、沒有淡水、沒有土壤、沒有安全,我們是乙個移**家,146個國家的人來到這裡,我們沒有資產,唯一有的就是乙個個的創業者。」有以色列創投界人士總結。

王梓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以色列的創業和科技氛圍,源於一次農場參觀。一家面積僅十幾畝的農場,靠著滴灌技術種植生菜,養活了十多位工人。

按照以色列2023年最低5850新謝克爾的月薪計算,一位工人最低月工資約合1萬多人民幣。乙個十幾畝的農場乙個月要支出的人員工資就有10多萬,可見以色列的農業科技創新的厲害之處。」王梓感嘆。

重視科技創新的以色列同樣受風險資本的青睞。據《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經濟奇蹟的啟示》記載,「2023年,以色列的人均風險資本投資是美國的2.5倍,歐洲國家的30餘倍,印度的350倍。

就連從不收購國外公司的股神沃倫·巴菲特,也在2023年以45億美元買下了一家以色列的公司。

據《華商韜略》報道,2023年,李嘉誠的私人投資公司「維港投資」,在以色列一口氣拿下5大專案,包括**軟體開發應用magisto、資料流量壓縮應用ona-vo、移動搜尋everyting.me、網頁文字生成***應用wibbitz。

其中,waze相當於以色列版的「高德地圖」,維港以3000萬美元就投資入股,兩年後,谷歌以13億美元將其收購。

憑藉維港的多年布局和投資,李嘉誠在以色列創投圈被奉為「神級教父」。

創投市場的發達,又離不開教育和人才的支撐。以色列高學歷人才和工程師的比例很高,其科研人員占全國人口比例排名世界第一。

以以色列理工學院為例,超70%的畢業生都在從事高科技領域工作。

高比例的科研人員吸引了很多國際公司到以色列建廠,蘋果、三星、微軟、英偉達、marvell等眾多海外科技巨頭也在以色列設立了研發中心。

在創新及科技的加持下,高科技產業尤其晶元產業已經成為以色列經濟的支柱。據統計,以色列國內目前有近200家晶元公司,而全球8%的晶元設計師和研發中心都聚集在這裡。

資本青睞、國際大廠的布局,也成為以色列吸引留學生留下來工作或創業的重要因素。

據李莉介紹,和她同班的近20多個留學生中,有一半的同學在完成學業後選擇留在以色列工作或者創業。「不過,選擇留下來工作的大部分同學都是雙國籍,以色列是承認雙重國籍的,例如有同學拿的是墨西哥的護照,但有以色列的永居。」李莉補充說。

當然,這些都發生在此次衝突之前。以後有多少留學生願意留在以色列工作和創業,對於李莉來說,也是未知數。

就在哈馬斯空襲以色列之後,晶元巨頭英偉達便迅速取消了原定於10月15日在特拉維夫舉行的年度人工智慧(ai)峰會。

乙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隨著戰爭風險的放大,以色列「創業王國」的魔法正在消失。

俄媒 巴以重燃戰火 美國難辭其咎

參考訊息網10月16 道今日俄羅斯電視台 10月11日刊登題為 美國的 和平計畫 如何將戰爭帶到以色列家門口 的文章,作者是鐵木爾 福緬科。全文摘編如下 7日,哈馬斯決定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攻擊以色列,造成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以色列以全面宣戰和對加薩走廊的無情轟炸作為回應。10月15日,在加薩走廊南...

英超聯賽戰火重燃!切爾西迎戰阿森納衝擊三連勝!

2023 24賽季英超聯賽本週末戰火重燃,迎來第9輪較量,而第9輪對陣中,備受關注的是切爾西迎戰阿森納的比賽。10月21日。利物浦vs埃弗頓 19 30 曼城vs布萊頓 22 00 伯恩茅斯vs狼隊 22 00 紐卡斯爾聯vs水晶宮 22 00 布倫特福德vs伯恩利 22 00 諾丁漢森林vs盧頓 ...

投資戰火重燃 拜登令下的中美技術大戰

近日,美國 拜登簽署了一項針對中國的投資限制行政命令,這一行動無疑為中美關係帶來了新的挑戰。對中國來講,這一事件不僅是乙個挑戰,也是乙個機會。8月9日,美國 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授權美國財政部長監管美國企業對中國實體的投資。這些限制主要涉及三大領域 半導體和微電子 量子資訊科技 以及人工智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