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會不會演變成下乙個俄烏衝突

2023-10-11 05:50:04 字數 1849 閱讀 7279

如今的世界還是很不太平,這邊俄烏衝突仍在持續,那邊巴以衝突有驀然公升級。

一時間**場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但大部分都集中在是支援巴方還是支援以方等主觀意識方面。

不是說這樣的論調不能說,而是說在國內討論這個屬實沒有多少意義。

因為口頭上的支援只是國際社會由西方主導的**場慣常玩的手段而已,衝突發生後,各方特別是以方都有意無意地逼著中國進行站隊表態。

更有甚者,還不斷突出「亞裔人質」,「在以色華人受威脅」等事件,企圖從道義上裹挾中國**以及民間意志。

實際上,除了被西方世界用來炒作,我們口頭上、表態上支援哪一方,對已經發生的巴以衝突沒有絲毫的意義。

所以,我們從來沒有亮明自己的立場,只是表態:希望衝突雙方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

但是,有時候,客觀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就比如,俄烏衝突剛開始時,俄羅斯還自信滿滿,稱其為軍事行動,他們覺得以自己的軍事實力搞定烏克蘭,解放烏東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可誰料,時間都過去接近兩年了,特別軍事行動仍在持續,更可氣的是,是其在付出了巨大代價的情況下,想求乙個明朗的局勢都不可得,甚至連部分本土都受到牽連。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部分原因是其準備不足(閃電推進,後續跟進乏力),低估了歐洲的意志(寧可自身承受損失,也要與其死磕到底),錯估了美國的決心(不懼威脅,一直力挺烏克蘭)。

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各種因素疊加、各方勢力角力之下,其錯綜複雜的客觀情況已不是任何一方能夠預見得到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從某個角度來說,導致俄羅斯深陷衝突泥塘的各種因素,在巴以衝突中似乎也能覓得蹤跡。

首先,準備方面,從哈馬斯組織取得的成績來說,以色列的反擊肯定是非常倉促的。

這一點也可以從「大部分以色列國民回國參戰」等報道也可以得到證實。

雖然從軍事實力,以及裝備的先進等方面來說,雙方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同樣的差距也存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但事實上打起來呢,還是大出俄羅斯的意料。

其次,俄羅斯陷入衝突,對歐洲、北約、美國等都是利大於弊的,所以他們才會對烏克蘭鼎力相助。

同樣的,以色列陷入衝突,對其它大部分中東國家,甚至是俄羅斯都是存在利好的。

那麼依葫蘆畫瓢,讓有「美國之爹」之稱的以色列陷入戰爭泥沼,肯定也是這些國家喜聞樂見的。

雖然以哈馬斯甚至是巴勒斯坦的實力很難與以色列長期抗衡,但是如果加上那些中東國家,甚至是俄羅斯,以色列想要短期結束戰鬥也不是輕易能夠做到的。

而且,中東地區的複雜程度無論從歷史淵源還是宗教信仰等方面來說都遠遠高於烏東地區。

這就讓以色列速戰速決之路更加的艱難了。

顯然,此次哈馬斯的突然發難,從其規模以及行動力度來看,肯定是有備而來的。

所以兩相比較之下,除非有強有力的鐵腕力量介入,巴以衝突很可能成為俄烏衝突的翻版!

#巴以衝突再公升級#

巴以衝突演變成戰爭 多國捲入的原因和影響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長久以來一直是中東地區的熱點問題。這場衝突的背後涉及到歷史 文化和宗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將分析巴以衝突如何演變成戰爭,以及多個國家捲入其中的原因和影響。巴以衝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由於歷史和宗教原因,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1967年,以...

波蘭為什麼要變成「下乙個立陶宛」?美國在背後搞鬼!

波蘭是乙個極端反俄的國家,但在中國看來,它曾經是乙個比較友好的合作夥伴。中國和波蘭都是中國 中東歐國家戰略合作框架的創始國之一,中國也曾經多次就俄烏衝突問題與波蘭溝通,希望促進和平解決。然而,隨著俄烏衝突的公升級,波蘭的反華情緒也越來越濃,甚至有可能成為 下乙個立陶宛 完全倒向美國一邊。最近一項民意調...

營養品正在剛需化,會變成下乙個奶粉嗎

文丨中童傳媒記者 木帛。很多品類都是從非剛需走向剛需品類的。母嬰行業的剛需品類 嬰配粉,就是最好的例子。營養品也正在這個道路前進。市場教育的助力 最早國內沒有嬰兒專用配方奶粉的概念,筆者小時候喝的奶粉基本都是5元一袋的奶粉,沒有 和嬰幼兒之分。進口品牌把嬰配粉的理念帶進來之後,推動國內嬰配粉品類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