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微电网很好懂,一文了解什么是智能微电网

2023-10-20 17:10:13 字數 1265 閱讀 8989

微电网(micro-grid,mg)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lasseter.r.h提出,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以及用电负荷等构成的具备发配用电能力的小规模电力系统。

美国的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盟certs(consortium for electric reliability technology solutions)最早对微电网进行定义并提出了典型的微电网结构,即微电网中包含重要负荷和可中断负荷两类负荷,重要负荷支路装设若干分布式电源,若大电网发生故障则隔离开关断开,由分布式电源继续为重要负荷提供电能。

微网具有以下特征:

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融合储能、控制和保护装置的一体化单元;

靠近用户终端负荷,就地源网荷储互动;

接入电压等级一般为0.4/10kv/35kv;

系统能够工作在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

能够实现最大需量控制,消峰填谷等智能控制。

可以实现经济最优的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控制。

微电网的主要元素:

微电源主要是分布式电源的种类,如风电、光伏、储能等;

负荷,包括可中断、可平移、可调节负荷;

源、荷、储局部电气聚合,与配电网一般有一公共连接点pcc。

快速开关与保护,用于将微网与主网分离与再并网;

微网控制调节、能量管理ems调度系统。

微电网具有并网孤岛(离网)两种运行模式,并且应能稳定切换于两种模式间。并网模式下,微电网具有“负荷”和“电源”双重身份,经由公共连接点接入电网,依靠电网维持自身的电压和频率,若微电网自身发电量小于负荷,则作为负荷从电网补充电能;若微电网发电量超过负荷用电量,则可作为电源向电网供电。孤岛模式下,微电网自治运行,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电压及频率的稳定。

微电网行业发展与新能源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微电网概念的提出旨在保证供电稳定及分布式电源灵活、高效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微电网的技术主要还在试验和示范阶段,但在国外其技术推广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