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暨村書記論壇成功舉辦

2023-10-19 13:50:06 字數 3008 閱讀 3547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這一周也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2023年10月17日上午,北京市豐台區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暨村書記論壇在豐台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成功舉辦。論壇上,村書記、農業企業代表現場分享農業現代化實踐案例和經驗,並對北京稻育繁種基地首個品種粳稻天隆優717進行收穫測產。豐台區集聚「政、學、商」各界力量,助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走好豐台「稻」路。

村書記論壇,分享農業現代化實踐。

本次論壇以「倍增追趕促鄉村振興 合作發展創農業未來」為主題,旨在宣傳糧食安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課題,並在交流**中加深各涉農村村書記對農業生產的理解和認識,共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論壇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和豐台區人民**指導,北京市豐台區農業農村局、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北京花鄉農科進出口***北京中巨集潤禾種業***協辦,來自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豐台區**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嘉賓出席活動。

論壇上,三位村書記、農業企業代表「現身說法」。

北京花鄉農業總公司經理高玉順圍繞智慧農業、現代種業和粳稻全產業鏈發展進行分享。該公司旗下北京花鄉農科進出口***成立於2023年4月,系一家以優質粳稻種業為龍頭的育、繁、推一體化農業科技企業。在豐台區農業農村局的支援和指導下,與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在北京、天津、海南、內蒙古等地開展了北京稻育繁種工作,定向選育「豐特」「京香」「京豐」「京優」等系列優質、高產、功能性以及特色景觀品種,為北京稻產業振興及豐台區對口支援地區提供品種支撐。其全力打造的「花香御稻」大公尺品牌,用更多本土優質稻公尺豐富北京「公尺袋子」,不斷滿足著北京市民對高品質大公尺的需求。

中都集團北京中巨集潤禾種業***經理王順海圍繞現代種業進行分享交流。在豐台農業農村局及集團公司的支援下,該企業與科研單位合作,將原有種質資源進行再育種,自主研發的十幾個品種取得了審定及登記證書,已發展為集親本選育、試驗示範、精選加工、推廣銷售、售後服務的完整體系,研發出歐粉番茄、京鮮2號口感番茄、巨集天寶辣椒、盧溝橋螺絲椒、新品種小白菜、綠冠龍188等新品種深受市場認可。

雲崗街道張家墳村書記徐紹輝分享了該村智慧農業園運營情況。這個占地85畝的園區共有32棟日光溫室,園區配備了室外氣象站、溫室環境智慧型測裝置、溫室**監控裝置、溫室智慧型空氣迴圈控制裝置、溫室卷膜卷被控制裝置、水肥一體化控制裝置、智慧型稱重裝置、補光智慧型控制裝置等,並通過線上服務、田地認養、實時監控、物流配送等細緻服務,僅今年3至8月就生產蔬菜近11萬斤,產值接近10萬元。

各涉農街鎮書記、涉農村村書記結合自身經驗,紛紛表達看法,與分享嘉賓進行溝通交流,共同進行頭腦風暴,把握時代賦予的新機遇,以堅定的信心開拓進取,謀劃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建設北京稻育繁種基地,走好豐台「稻」路。

稻田飄香、歲稔年豐,論壇舉辦地——豐台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成片待收獲的水稻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稻田畫。

北京水稻歷史悠久,從東漢時期起至今已約兩千年歷史,高峰時期種植面積達近百萬畝,在不同區域性已形成了一批獨特的地域品牌,如「京西稻、南苑稻、三伸腰清水稻」等。北京市以及豐台區有關農業企業與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動,開展北京優質稻全產業鏈振興工作,已打造了「花香御稻」「南苑稻」等優質公尺品種品牌。

為重振北京稻歷史品牌輝煌,豐台區與科技部設立的我國唯一專注於優質粳稻研究的國家級研發平台——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以將豐台區打造成北京優質稻及功能稻品種研發核心區為目標,共同建設「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稻育繁種基地」。該基地於今年7月在豐台區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正式掛牌。

據悉,雙方將建設北京稻育繁種基地,為北京優質稻產業提供品種支撐,建設北京稻科普及培訓展廳,並打造北京市中小學生科普實踐教育基地。未來5年,國家粳稻中心與區屬企業聯合在北京市推廣優質水稻2萬畝以上,重點推廣早插、旱播節水等輕簡高效種植模式,為保障北京市優質口糧安全和北京種業之都建設走好豐台「稻」路。

畝產577kg(公斤),北京稻育繁種基地傳喜訊。

春華秋實,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論壇現場也迎來了一場大豐收——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稻育繁種基地首個品種粳稻天隆優717進行收穫測產。

天隆優717 是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選育的長粒香型雜交粳稻品種,具有公尺質優口感佳、豐產穩產型好、抗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採用旱直播技術種植管理,節水、節肥和節省管理成本,是北京水稻選種、栽培史上重大突破,對推動優質優價實現農民增收和保障北京市民品嚐本土優質稻公尺具有重要意義。今年豐台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北京花鄉農科公司引進該品種進行旱直播種植試驗,5月22日播種,長勢一直良好。

收割機開足馬力,測產田塊的稻子很快顆粒歸倉,經過稱重和測水、折算,最終測定天隆優717 畝產達到577公斤,取得了大豐收,為本次論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本次論壇,見證了豐台區粳稻全產業鏈的發展,助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聚集了『政、學、商』各界力量,搭建各方交流的平台,同時培育鄉村振興人才,加強了『雁陣隊伍』的力量和內涵,推動實現豐台區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豐台區副區長孔鋼城表示,農業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基礎,發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是時代的趨勢和必然要求,需要**、行業人士和市場主體共同努力,豐台區將整合領域資源,推動倍增追趕、合作發展,進一步搶抓機遇,開拓進取,腳踏實地、鍥而不捨推進北京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新發展。

*:豐台時報。

記者:張馨予。

實習記者:王一彤。

通訊員:劉晴。

實習編輯:姚思雨。

現代農業發展 綠色 智慧型 可持續

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加,對食品和資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重點工作。現代農業注重科技 持續性和創新,滿足全球糧食需求,提高農業效率,減少環境影響,以及改善農民和社群的生活計畫。現代農業已經發展到了乙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科技是最大的推動力之一。以下是一些現代農業中的...

《改造傳統農業 探索現代農業之路》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的推進,傳統農業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如何改造傳統農業,探索現代農業的發展之路,已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奧多 w.舒爾茨在 改造傳統農業 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路。樂享週末分享吧 傳統農業往往依賴於自然環境和有限的土地資源,講究 靠天吃...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區別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是兩種區別明顯的農業模式,它們在資源利用 生產方式 技術應用 經濟效益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將從資源利用 生產方式 技術應用和經濟效益四個方面進行分點闡述。一 資源利用 1.土地利用 傳統農業主要依靠人力耕種,土地利用較為有限。農民採用傳統種植方式,農田利用率不高。而現代農業則採...